「洗標籤」應該是多年來大家都知道的吧~MIT誆進口紅酒 海削千萬 2014年12月19日 甘嘉雯/桃園報導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9000858-260114「洗標籤」賺暴利!國內十大紅酒進口商笠宇國際酒業公司,涉嫌從2013年自澳洲進口少量紅酒後,取得進口發票證明,再逕自在台大量生產紅酒,貼上自印標籤佯裝國外進口,每瓶僅10多元成本賣200多元,銷往家樂福及OK便利商店賺取暴利。檢警18日掌握業者生產近30萬瓶山寨進口紅酒均銷往通路,漏夜要求下架回收清點數量,初估業者獲利近千萬元。主任檢察官王以文、檢察官康惠龍指揮刑事局偵九隊、楊梅、龜山分局、高雄港務局等單位,會同縣府工商發展局及財政局金融及菸酒管理科人員到笠宇位於楊梅市的總公司、酒品製造廠及新北市三重區的印製標籤廠,現場僅剩樣品酒,餘均銷往通路,檢警查扣相關帳冊,查出共計生產近30萬瓶山寨紅酒。山寨紅酒品牌包括喜若、卡本內、卡斯汀、蘿曼陀、亞歷士、軒特莫、邦都門等7項,酒精濃度約13.5%,主要銷往家樂福及OK便利商店,價格平均約200元。據了解,業者從國外進口,每瓶成本約80元,如果在台自製酒再貼上國外標籤,成本降低僅剩10多元,混充進口酒價格販售,賺取20倍利潤。據了解,這種手法在業界叫「洗標籤」,業者自國外進口少量酒品取得進口發票證明後,在台大量生產酒,雖然有取得國外授權印標籤,業者卻將標籤貼在台製紅酒上混充國外紅酒販售,賺取暴利。有消費者發現紅酒品質有異,向地檢署檢舉,檢方將紅酒送往台灣綜合研究所檢驗,檢驗結果為真酒,但卻是MIT並非來自國外。檢方漏夜偵訊業者傅秀榮,他坦承酒為台灣製,被以詐欺、商標不實送法。
今天又開了一瓶去年買的MURET 2010...感想是,還是再擺兩年吧完全輸給昨晚喝的西班牙當然後者貴三倍但渣多味美老實說我已經忘記去年喝的感覺是什麼了目前只覺得酸度比較突出隱約的有些香草味飄出來今天溫度還行繼續耗下去看看
hgman wrote:今天又開了一瓶去年買的MURET 2010...感想是,還是再擺兩年吧完全輸給昨晚喝的西班牙當然後者貴三倍但渣多味美老實說我已經忘記去年喝的感覺是什麼了目前只覺得酸度比較突出隱約的有些香草味飄出來今天溫度還行繼續耗下去看看 看來我的Muret還可以再放下去.....
昨晚又開了一瓶La Croix de Beaucaillou 2006這次的感覺是,上次喝的時候冰鎮過頭了所以香氣整個縮了起來這次再喝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沒有刻意醒酒,隨著時間過去一股淡淡的櫻桃、草莓類的果味就飄了出來之後的尾韻有點dry但不影響順口度因為我覺得它做得很平衡,不像某些高分酒容易膩。前後喝了大概3個小時,後半段果味就轉淡多了點煙燻、香料的味道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因為太順了喝到後半忍不住切了片前兩天沒吃完的烤火雞雞胸來配整瓶喝完後好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