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9

威士忌高校


yawyaw wrote:
應該沒有最棒,只有個...(恕刪)


好的,謝謝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十郎 wrote:
香港並沒有 sing...(恕刪)


謝謝,老威普及,政府要調整一下酒稅

多人買到好野,就有品味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十郎 wrote:
威士忌愛好者才會普遍推介 single malt
因為Single malt 的口味比較有特色...(恕刪)


沒錯,single malt跟blend最大的差異,就是single malt有差異性,不同酒廠,不同系列,不同批次,不同桶.....產出的品項有差異性,獨特性.
Blend講求一致性,儘量延續相同的色澤,風味,口感......讓喝習慣一種品項的人,不要在不同時期買相同的東西,感覺有明顯的差異.
最近常看到在討論酒的價格,一直在想幾個問題:

1. 威士忌的”成本”到底占售價的幾%?
2. 同一天做的酒,同樣原料同樣製程,有的放10年、有的放20、30、50年,製造時成本都一樣,售價卻往往天差地別?甚至翻十幾倍?
〈註:每年天使分享2%與窖藏的花費,似乎與價格的成長速度完全不成比例〉

在網上goo了帝亞吉歐, 一間美國伏特加酒廠的財報~
發現其年報毛利率落點範圍很大,從30%~65%都有,較不具代表性。

直到發現了麥卡倫的財報~
https://www.duedil.com/company/SC024068/the-macallan-distillers-limited/financials

The Macallan,真的很厲害
員工54人,年創造1.5億英鎊營收,毛利率達55%,一年花不到50萬英鎊在所有管銷費用上,毛利率55%、稅後淨利6千7百萬英鎊相當於31億台幣,淨利率高達42%!

備註:DIAGEO這個酒業巨人,光2011在Marketing Exp.上就花了15億英鎊。
〈續~〉

於是歸納自己心中對於威士忌的價位決定認知簡化公式:
一瓶酒售價 = 成本 + 行政規費 + 無形價值

成本是原料、木桶、製程中的消耗、直接工人薪水等;而行政規費就是貨物稅、關稅、甚至煙酒消費稅等,這是國家或地區先天立基就不同,所產生售價上的差異;

另一大塊就是「無形價值」,當然包含品牌價值、
與透過話題、行銷、廣告,創造消費者心理認知的差異,轉化成提高售價的營收

建議聽聽看這個廣告公司英國總監16分鐘的演講,很有趣也很實際的講「無形價值」這玩意兒
一個廣告人的領悟Rory Sutherland

歸納小結,
酒價的決定、波動當然是回歸市場供需
而在酒商可以控制供給之下,打造與創造市場的需求就是戰場了~
其實說穿了就是去改變每個消費者的感官認知~
尤其是對「品牌」、「年份」、「特殊性」、「話題性」、「包裝」等~

舉個例子來說,近年來麥卡倫、多納、山崎等酒廠不約而同都要推 “無年分” 的基本款,
站在酒廠方面,除了可以繞開法令對標示的限制,滲入低酒齡做調和
猜測也是因為看到10、12年的基本款供給有限,
無法滿足未來複合成長的威士忌需求,進而引導消費者做情感的移轉。

移轉後消費者對基本酒款的認知,將會慢慢變成這些無年分酒款
只是這樣的改變,廠商成本看似是下降,酒的售價卻是往上調…. … ..

<續~>

最後補充,做為入門的消費者,還是要張大眼睛多看多聽
一樣20, 25年的原酒,有3-4k的、也有10k、20k的~

搞投資,要買無形價值有機會能大幅成長的品項,反而不用考量現在的價格;
如果只是買來喝,餐桌上或在天地間與好友共享的,就可以好好比較與衡量CP值~

當然,對於預算無上限的朋友… 就不用管那麼多了~~


還有,錢花了就花了,好好喝它~ 品它~ 感受它~ 才能物超所值!!

GDJSkimo wrote:
最近常看到在討論酒的...(恕刪)


這篇講得真好!!分析得很透徹.
請問有人喝過百齡罈17年scapa限定版嗎?可以分享一下嗎~~

chrisyang0813 wrote:
請問有人喝過百齡罈1...(恕刪)


這考倒我了,百齡罈17年scapa限定版~沒喝過.

GDJSkimo wrote:
<續~>...(恕刪)


受益非淺,商譽重要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 739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