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206970 wrote:
38度白金龍、30度八達樓子、92年28度金龍,都低於45度,也沒有變成乳白色,照您的論述,這些酒都「不含酯類酸類」囉?...(恕刪)
這些酒在勾兌的過程理論上應該都有變乳白色,但你敢買乳白色的高粱酒嗎???....所以一定會經過過濾把這些被稀釋出來的酯類酸類給拿掉....
世界一 wrote:
我來解釋一下何謂"液態製程"
傳統的高梁酒製作是使用固態釀造,就是3次蒸煮(蒸餾)高梁米都是維持米粒的型態,但液態製程是將高梁米煮成像稀飯一樣的糊狀再加糖去發酵,問題在於加糖,他少了糖化菌將高梁的養分(澱粉,蛋白質)轉化為糖的過程,直接用糖轉化為酒,
酒是酸性物質,酸度介於3~4之間,為何酒喝起來不是酸的,是因為酒中有酯類與酸類,而這些酯類與酸類的來源就是由澱粉,蛋白質轉化而來,酯類與酸類修飾了酒的酸味並穩定酒質,酯類與酸類越高酒的品質越好,越經得起存放,所以才說好酒是越陳越香
加了糖的高梁酒,其實就跟加酒精是一樣的道理,目的是增加產量,所以白金龍的高粱酒喝起來特別辛辣是有原因的,也因為這樣加水才不會變白濁
id1206970 wrote:
哪邊來的資料,該更新...(恕刪)
世界一 wrote:
麻煩看一下何謂「粒狀」的高粱飯是可以落麴、發酵製酒的
世界一 wrote:
所以你沒看現在越來越多人都說金酒的酒越來越難喝,金酒已經放棄品質改採用產量較大,酒質較差的液態發酵,只為供應廣大的中國市場....酒
世界一 wrote:
發酵製酒的,傳統的做法就是用「粒狀」的高粱飯,
世界一 wrote:
是的,我還真不是引用金酒的資料
id1206970 wrote:
大大好像很了解高梁,請教一下:38度白金龍、30度八達樓子、92年28度金龍,都低於45度,也沒有變成乳白色,照您的論述,這些酒都「不含酯類酸類」囉?您大概沒有進過產線吧?釀酒間流程依序是蒸煮→拌麴→發酵→蒸餾,在蒸煮時加入穀殼,用意是避免高粱飯太黏稠而加速冷卻,是每一鍋高粱飯都必須按照1000:20比例進行的「必須」流程,和煮爛不能蒸餾有關係嗎?能否解說呢?
iori1015926 wrote:
高梁成本一定是低於199很多 最主要是品牌的問題!! 這是小弟愚見供你參考~^^...(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