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的問題我也有在想,本來想拜託老婆幫我車塊厚厚的保溫布,讓我可以拿來緊緊的包覆糖化鍋。僅要在加熱時拿下來,加熱到目標溫度後停火就再套上去,這樣應該對溫度控制有正面效益 ... 無奈老婆對我的釀酒沒興趣外加不祝福 ... 看您的網誌,還看到您自製壓蓋機,真是了不起,我雖然還會一點簡單的 diy,但是看到這個就只能舉雙手投降... 只能找找哪裡能買個便宜好用的。您網誌上貼的鏈結很棒,但是 Yeast Wash 那個好像有點問題,可以麻煩看一下嗎?應該是這個看完這個洗酵母,覺得好像不是頂困難,只要小心消毒問題 ... 這次裝瓶後,就拿底部的酵母來玩這個,等有結果後再來跟大家報告。
沒興趣外加不祝福+1所以很多東西都要自己想辦法,拿起針線自己縫囉!做那個壓蓋器也只是覺得好玩而已,剛好公司有這些材料可用,順便打發時間,時機壞壞,能省則省,壓蓋器還比較用得到(必須品),如果只是為了做Starter而去買個幾千元的電磁攪拌器太划不來了上一批我是有洗一瓶備用,但是....我不敢拿來用,我只是隨便沖一沖就裝瓶了,大概只能拿來做成面膜給老婆美美的,看她會不會給點祝福囉!(連結改好了,謝謝)
借用一杯醉兄的地盤一下,最近把國外另一個常見的糖化方法(BIAB-Brew In A Bag)試了一次,這個方法所需要的裝備較少,也較便宜畢竟一開始就要花錢買糖化鍋或改造冰桶,對想要嘗試的人來說是一項負擔只要家裡有個大一點的鍋子,再去買個過濾網就可以開始了(過濾網可以用洗衣袋代替)因為我很懶得再PO一次文章,就勞煩有興趣的朋友移駕小弟的Blog如果文章內有任何錯誤也請指正,謝謝自釀啤酒-BIAB (Brew In A Bag)
灑水的動作在英文叫做sparge (不知道怎麼翻譯)又可分為batch sparge 以及 fly spargefly sparge是在你流出糖化完成的麥汁的同時,緩慢的加入熱水(80度左右)加入的速度要調整到和流水的麥汁流量相近,並保持水量比麥芽高5公分左右而batch sparge則是糖化完的麥汁(第一道麥汁)流出後,再以熱水倒到鍋子裡,並攪拌,讓殘留在麥芽上的糖分溶到熱水裡然後再收集這些麥汁(第二道麥汁)
james_peng wrote:大大, 請問一下你所謂灑水的動作指的是什麼?? 因為最近有在看這方面的論壇, 但是還沒非常深入了解,所以想請教一下 其實這原理很簡單,比重高的液體會往比重低的流,因此你在把麥汁倒出糖化鍋後,剩下被麥殼吸住的麥汁你很難要他吐出來,但是你加了熱水後,麥殼就會吐出被他吸住的麥汁而溶在我們加入的水中。其實加水的用意無非是希望把麥芽糖給全部逼出來供我們所用,因此國外一些 homebrewer 會去比較各種糖化方式的糖化效率,也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