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cw wrote:長大後的小夫可是帥氣...(恕刪) 真人版的小夫.怎麼有點娘泡??yawyaw wrote:施大善人小弟我等...(恕刪) yawyaw大~72會的日期就由校長跟章大哥.曾兄說的算...
louislitw wrote:72會怎麼突然聽起來...(恕刪) 大亂鬥沒錯我就是在旁邊搖旗吶喊那一位 阿國仔哥哥)))))))))您幾時有空呢?小弟已經先去台南王家燻羊肉探勘過了等著幫您補身,好出國宣揚國威喔
美國肯德基州的波本威士忌Parker's Heritage collection 27yo.這回難得有最低價入手的機會.已經剩沒幾瓶了.連同去年買的10y小麥版(原料組合裡強化小麥比例).TWE的無年分原酒,就已經這個價位了~http://www.thewhiskyexchange.com/P-11260.aspx
pathos5850 wrote:"好"的定義是什麼?...(恕刪) "嗚嗚嗚~~!!!!"讚啦!輕井澤 優優優!這是昨天晚上夢見小夫到輕井澤酒廠參觀時,喝到輕井澤1977#6994,4747...的反應,真正是讚啦~~至於夢境中小夫的嘴,嗯,借用一下李大的圖,就像這樣的啦自己覺得,其實大家現在玩的酒,縱使是所謂2~3K以內的酒,對一般人來說,都是單價很高的酒,若每支酒都要拿到做比較,真的會"企屎輪",還記得自己剛踏入這圈子時,曾拿波摩的風暴與其他單價較高的做比較,結果...被某位資深學長(福大或是B大)笑稱是"拿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確時是如此,不是每一種酒都可得拿來與頂級的酒做比較,否則,每支酒都會被打槍.小弟有幸"娛"(不是"誤")交了許多"酒肉朋友",再加上小弟"國字臉 大面神"的個性,得以"賴"到幾杯頂級佳釀嚐嚐,再回首一路上所買的酒,去年已陸續將部分入門酒款後送給家人,但自己每每都郊外踏青,或是與好友初次分享威士忌品飲世界時,都會用分享瓶多帶幾支不同年份,風味的酒,這些酒入手單價由2K以下到4~5K,甚至更可高都有,無論是自己獨飲或是與友人分享,每每由入門酒款開始品嚐時,放掉心中對那些"頂級佳釀"的印象後,單純以"欣賞"眼前這杯酒的"美好"時,總會發覺眼前這支酒的好~~~~;當然,可能還不夠好,甚至幾項好的背後,若用更嚴謹的角度看待,會發現出更多不足之處,但喝酒總是要喝出快樂,用快樂的心情去喝酒,去欣賞酒的好,會比拘泥於這支酒的缺點來得更快樂些.這幾年下來,自己買的,從好友處分享的,或是在酒專中嚐試過的威士忌,品項絕對在3位數以上,當然,小弟承認,在遇上神人級好友分享的頂級好酒,自己總會"應景地"去配合主人家的品酒哲學"人蔘短短,肝只有一付,當然要用來分解好的酒精",因此,逮到機會,當然是多吸收一下"好"的酒精~~,但說真的,這幾年下來,小弟看待威士忌,大致上是用價格來看待或品評這支酒,比如說,2.5K以內的酒,小弟絕對是以"挖掘"優點的角度去看待一支酒,在品飲中找這支酒的"好",而不是她的不足;就去年波摩所出的15年原酒(LAIMRIG)54.4%為例,其濃郁的木桶香氣與雪莉風味,對照其2K左右的價格,縱使不是單桶原酒(但也是全球限量1.5萬瓶),小弟即認為是支值得多買幾瓶的初級好酒!至於3K~7K之類,7K至10K的酒,小弟則會努力地找其優點與缺點,差別在於,隨著單價提高,優點的加分愈少,而缺點的扣分愈多;最後在10K以上的品項,"優點"是基本必備條件,"缺點"則一定得嚴格放大檢視外,這種單價的酒,還得與其他頂級好酒做嚴格的比較;換言之,不僅缺點一定會被扣分,甚至"好的不夠"也會被扣分!這是小弟小小的心得,與近來眾多初入學的同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