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e0708999同學您好...小弟基本上是2K以下85分以上的品項都會選擇嚐試,至於CP值高不高,小弟是覺得以OB品項14YO約1.8K算偏高一點(當初入手價約1.9K),但百富基本上14YO及17YO品項均屬於特殊桶,非一般10YO..12YO..15YO..21YO..30YO之類的常態品項,所以遇到有大咖在出貨時就會想買個一支來嚐試,小弟是住台北市中山區附近,如果您也住這附近,可以自備分享瓶,小弟可以分享50ML或100ML給您試試,不收費的...以上 祝 日安
louislitw wrote:剛到的 Tomati...最近半年出現不少瓶Tomatin 1976/2011 .(恕刪) 1976年~~民國65年~~屬龍老外的威士忌進桶陳化也跟我們生小孩要"龍子"的期望相仿來個"龍桶"嗎~~`那麼多桶~~~
cloudkimo wrote:酒還是拿來喝比較好....(恕刪) 好喝的酒當然不分OB與IB,但那是要建立在你喝過的情況下。在面對沒有試喝的高價酒時,該如何選擇呢?我想還是以OB比較保險,撇開喝不好喝,就價值而言,尤其是單筒的OB原酒,喝掉一瓶就少了一瓶,以後絕對只會更貴,不會更便宜,對於一般人來說,進可攻,退可守。年份酒更是如此,除了對了自己的特殊意義外,還有擺設的價值,畢竟除了有在喝的人以外,一般的人對於IB的品項絕對是非常的陌生,沒人欣賞,在感覺上就會少了點什麼。
就喝酒的角度,相同價錢IB比OB選擇更多.OB某一些高年分酒,已經不是給一般人喝.或是給人喝的.只是給人收藏.某些IB的品質並不會比OB的差.像MG的高年份的longmorn.希望多一些喝酒的人,少一些收藏酒的人.最好不要有炒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