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條就是紅斑?和燕尾紅條一樣? 台語紅桂 ? 煮熟筷子夾不起太Q

紅條就是紅斑?和燕尾紅條一樣? 和東星斑一樣嗎?

紅條如何分辨最快? 好像有白色點 黃色點 黑色點 藍色點都是紅條???

我去買老闆是說不一樣燕尾紅條和紅條很像,可是它的尾巴像燕子尾,且有部分黑色

一般紅條尾吧是扇子型,有的是全紅有的也有一些黑

因為我有買過1.5-2斤大的紅色的魚,應該是紅條或紅石斑類

怎麼煮熟後覺得它的肉非常Q,Q到無法用筷子夾起來,它的皮非常Q脆,是太大隻太老???

新手應該會誤以為沒煮熟?因為筷子夾不起來,可是肉都是變白的,煎的話不易熟,它會翹起來不好煎熟,所以我都紅燒15-20分

我覺得最好有剪刀輔助或者叉子比較好用

這應該是燕尾紅條,可是我把尾巴切掉看不出來,外觀和紅條很像
紅條就是紅斑?和燕尾紅條一樣? 台語紅桂 ? 煮熟筷子夾不起太Q

這上面是紅條,下面是紅桂
紅條就是紅斑?和燕尾紅條一樣? 台語紅桂 ? 煮熟筷子夾不起太Q

謝謝
2017-06-17 18:52 發佈
首先紅條是俗名而不是學名 所以各地的說的紅條可能不是同一種魚

另外紅條種類難分是因為台灣紅條大多數都來自進口或是養殖的

而且同樣一種紅條會因棲地食物而有不同的顏色

有印尼的 菲律賓的 香港的(不夠吃應該不會流到台灣來)


台灣有野生紅色石班類有可能被稱為紅條的

首先有 花斑刺鰓鮨 中國大陸稱 豹紋鰓棘鱸 也是香港說的東星斑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2589

體型細長 除全身有藍點(魚身下半部腹部藍點較少) 魚背到魚尾端上半部有白色小點如雪花樣

尾巴 微微內凹 略帶黑緣

養殖佔大多數 國內還開發出讓東星斑 體色轉紅的技術

台灣本島野生的 市場上一般是看不到 倒是澎湖產量較多 送到台灣拍賣也有可能


第二種 青星九刺鮨 中國大陸稱 青星九棘鱸 俗名也有人稱紅珠鱠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2517

全身都有藍點 連腹部都有 體型比較圓形寬廣

重點是尾巴是扇型(向外凸的)


第三種 星鱠 中國大陸稱 側牙鱸 也有人俗稱燕尾紅條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2611

這不用說了 尾巴極度內凹 像燕子尾巴一樣


第四種 宋氏九刺鮨 中國大陸稱 紅九棘鱸 俗名也有人稱紅珠鱠

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14981&queryString=%E5%AE%8B%E6%B0%8F%E4%B9%9D%E5%88%BA%E9%AE%A8%20%E9%AE%A8%E7%A7%91

因棲地不同 某地方的這種魚 會有很漂亮的紅色 尾巴扇型 頭在眼睛處會有內凹的情形

========================================================

我目測你的第一條第二條 都像是東星斑

第三條 可能是燕尾紅條 有可能產自印尼

除此之外 市場上還有一種紅條 臉上有藍條紋 有人稱虎班紅條 據說來自菲律賓

另外 新鮮紅條適合清蒸 用來紅燒有點浪費 若怕太大條蒸不透

可以把魚肉片下來蒸

若堅持紅燒 也是可以用片魚的方式 縮短料理時程 以免魚肉過熟 影響口感

以上是小弟概略心得 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hilro wrote:
怎麼煮熟後覺得它的肉非常Q,Q到無法用筷子夾起來,它的皮非常Q脆,是太大隻太老???
...(恕刪)


>>>

有些石斑魚 , 口感的確會Q,Q到無法用筷子夾起來,它的皮非常Q脆

並非太大隻太老 , 而是肉質就是這樣

我也是建議用蒸的

先把魚身的二片肉 , 像生魚片一樣取下

容易切成一塊塊 ,易入口大小

再逐片排至魚骨之上 , 這樣蒸起來也很漂亮

而且很方便夾 , 不易砰裂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