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列傳]非釣客的側記

先聲明,我不是釣客,只是最近發現釣魚是生態調查與釣法是水中生物錄影的好方法,因此才開始關心這領域。

要利用[釣法]錄影,先做功課,網路交換資訊快速真方便的,看到不少人釣魚專攻[大物],各種釣法與魚類都有大物。覺得好玩,對釣大物的人的智慧、運氣與意志力等相當敬佩。因此就把網路上看到的[大物紀錄]整理一下貼出來分享一下。

放長線釣大魚,果然是大物。

看到紀錄最[大]的是[釣到鯊魚],且數量不少。但釣到300公分長,重120公斤的鯊魚,是我目前看到岸邊、人工釣魚的最大、最長的吧。

重量120公斤是釣客自己說的,315公分是我根據照片釣客的臉寬26公分按比例推出來的包含鯊魚尾巴的長度。

2013/1/3的紀錄喔,在台東花蓮。

台灣西岸是放長線釣大魚釣客眼中[小物]的地方,但在去年屏東新園鹽埔漁港港區曾釣到2公尺、重60公斤的海鱺。當場被海鮮店10000元買走,但其他人說一萬元台幣太便宜了。




2013-03-25 12:32 發佈
台灣山高水短,荒溪型,年年有颱風豪雨與地震,瞬間洪流與土石崩落等,溪流面貌變化大,經常性水流與大型水潭等變化也大,溪流要有大物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沒有人工水庫、引水灌溉蓄水池等,體積上的大物要超過一公尺的魚類更加稀少了。

臺北盆地的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基隆河等因為潮汐的關係,加上過去工業污染河水水中魚類沒人敢吃,變成了大物的天堂。

最近在新北市新店溪流域、台北市的基隆河等都有人釣到一米以上的[大物]。尤其新店溪的米鰱、米船的魚訊消息不斷,目前釣上岸紀錄最長的125公分的大頭鰱居榜首。

據釣客們分析,上游有翡翠水庫畜養大魚、中游不少堰體,還有放生團體放大頭鰱等淨溪等,加速大物的產生。而中下游的新店溪釣到米鰱的次數變多了。

除了溪釣外,台北市碧湖也是[大物]的天堂,這邊因為水池整頓後,要淨化水質與鼓勵周邊的將軍嶺的居民的釣魚興趣等,市政府放養不少大頭鰱、草魚等,只知道這邊只要有大物被釣上來馬上吸引大批遠投杆的進駐,上百隻沿湖邊釣魚區排排站是這裡的[常見景觀],可惜沒查到大物的長度、體重資料等。

chin11072002 wrote:
台灣山高水短,荒溪型...(恕刪)


好棒的記錄!!!

請問是您個人的研究嗎?
看您有研究海與溪
可否多介紹溪的相關內容
例如北部溪、中部溪、南部溪的差異與近幾年的變化

我本身是專攻溪釣,但可惜這十年來已經極少文獻記錄台灣溪的生態變化了
所以不知道您是否可為大家多介紹一下台灣溪流現況的情況

我雖然有認識一些生態協會的朋友,但他們研究的方向偏向昆蟲
我比較想多了解與溪生態有關的研究

像從以前就開始在台灣各地放流香魚
我就很好奇日本香魚為什麼無法在台灣繁殖(有人說是沒有上溯產卵的地點)

還有以前著名的卡社溪的現況
現在哪裡還有虹鱒的踪跡?


若大大您有這方面的研究,還望您能幫小弟多介紹些,謝謝^^
上百隻沿湖邊釣魚區排排站是這裡的[常見景觀],---小弟釣了一陣子..此湖還從來沒看過上百隻遠投杆
另外此湖上百隻遠投杆應該不用釣了線會纏到爆..
目前還沒看到草魚大物
不少垃圾魚.錦鯉,藍寶石就是了

除了溪釣外,台北市碧湖也是[大物]的天堂,這邊因為水池整頓後,要淨化水質與鼓勵周邊的將軍嶺的居民的釣魚興趣等,市政府放養不少大頭鰱、草魚等,只知道這邊只要有大物被釣上來馬上吸引大批遠投杆的進駐,上百隻沿湖邊釣魚區排排站是這裡的[常見景觀],可惜沒查到大物的長度、體重資料等。

chin11072002 wrote:
台灣山高水短,荒溪型...(恕刪)

幸福很簡單 wrote:
但可惜這十年來已經極少文獻記錄台灣溪的生態變化了...(恕刪)


不是研究者,只是收集資訊寫寫側記。

各地都有土地公,這十年是台灣本土生態的大革命時期,個地方都有不少的生態調查與人文調查等。
溪流破壞最大的應該是[治水工程]吧。

超多的預算壓死溪流了。

至於溪流中的魚類,在前十年的生態文化大革命中少數有涉入魚類。今年應該是繼登山熱、露營熱、單車熱、照相/手機熱之後接手的[釣魚熱]的第一年,會熱幾年呢?水體中的生物應該這幾年會有不少的物種發現的。

大家一起努力吧~

yamahappp wrote:
上百隻沿湖邊釣魚區排...(恕刪)


非假日記錄到的景觀。圖書館往曲橋方向這邊。問他們說釣大頭鰱、草魚。
chin11072002 wrote:
不是研究者,只是收集...(恕刪)


了解!!

工程大多只破壞了暖溪,冷溪破壞到不大

但比工程更可怕的是外來種
工程做好後,那怕是攔砂霸,溪魚在該水域仍可以生存
但外來種不但會以本土魚做為食物,更會趕出生活地域
最常見的鴨霸外來種=香魚、捲仔
更可怕的是台雷這類兇魚
牠們對生態破壞更大

離題了,SORRY




幸福很簡單 wrote:
了解!!工程大多只破...(恕刪)


看工程做到哪裡啊。

治水工程破壞的不只有溪流,工程車進出還要開路的。人員工作期間的打獵行為等。

深山裡不少工程的。有些是需要、有些是分權分配預算消化預算的工程。

溪流是連續不斷的,但防水工程切斷這些連續性。不少生態還沒被瞭解已經被改寫了。

另別妖魔化外來種,我們都是外來種,沒有外來種,你我都不能生存。

生態與生命都一直在演化的。面對這些過程都習慣當個紀錄者,無所不拍的紀錄者。

chin11072002 wrote:
看工程做到哪裡啊。治...(恕刪)


妖魔化...呵
外來種對本土魚的傷害只要是有在釣魚的都知道
我不想做無謂的口舌之爭
那就持續看您的側記囉

幸福很簡單 wrote:
妖魔化...呵外來種..外來種對本土魚的傷害只要是有在釣魚的都知道.(恕刪)


謝謝捧場啦。會繼續整理各種魚種的[大物]紀錄。其實餌料也很有趣的。 蠻值得寫的。

外來種的問題,我是抱著[冷冷]的看著[演化]。畢竟這是個無法回頭的只有往前紀錄囉。

會用[妖魔化]來形容,(不是指受到影響的各位)是看過太多類似的生態事件的頭頭們的一些[思維]-不少跟[預算分配]或[利益團體]的掛勾、或自己名利或持續性的工作需求等做出非專業倫理的舉措、利用媒體造勢達到一些目的,也因此才會[冷冷地看著]全紀錄事件的,當然也僅僅是[紀錄]留待後代去評斷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