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的一些入門資料,提供給新手參考。老手就跳過啦! ^_^

心得與淺見供參考:
1.氣泡區溶氧量高..自然而然蝦子食慾、活動性會較高..然而蝦子本身又是不太喜歡水流過強的地方..那...矛盾之下的折衝點呢?
兩個氣泡區的中間..浮標飄到那邊就定住的地方..無論是在磯釣、釣蝦場..這種地方是蝦子群聚的地方..因為那些水裡的有機物都會自動跑到這邊來..他們只要窩在那邊就可以有豐富的食物!
2.因為水流比一般緩流區強..你確定你的餌料可以貼底嗎?,除非加咬鉛..要不然,就是把子線稍稍放長約5~10公分..從緩流區慢慢拖到氣泡中間的停流區,如果看過水族箱打氣機的樣子就知道..氣泡冒出時.因比重關係,氣泡會隨著水流往上..然而對流..在氣泡旁的水會怎麼樣?答案是由上往下捲..所以浮標的浮力調校要比一般緩流區多一點點..不然浮標都滅頂了還玩個頭啊!..把子線拖長,除了要讓他貼(拖)底,另外對於因水流造成的上升與下沈不穩定浮力,會使子線連同鉤子亂飄..增加搜尋範圍。附近的蝦子一旦觸鬚(蝦子有六根『天線』..)觸碰到餌或線..就會馬上『青』過來...所以在流區的釣法不是還拿著蝦竿在那邊逗..而是用懶人釣蝦法..定住不動,水流反方向『銜線』..如果浮標突然下去..八成就是蝦子夾餌..馬上放鬆.讓蝦子自由發揮...心中默數約20秒..將蝦竿輕輕往上提一些些,趨近於線繃緊時,立刻用手腕的力量往上頓挫,然後保持原姿勢不動..讓蝦竿的反發力抵銷蝦子的掙扎力道..等到蝦子不動..就是我們把它提起來的時候...這種揚桿法對於半釣挫式釣法脫鉤率幾乎可以降到很低很低...重點在於能伸能縮..偶而讓一下線..縱使釣到螯也能輕鬆的釣上..
PS..鉤子與竿身齊為標準,如釣快速者(蝦母)就將線剪比竿身短,如果是超大池或蝦公『戰龍級』的..把線加常可以有效減少斷線機率..
另,餌料的部分:
我推薦的餌料:虱目魚腸..先用鹽巴醃10分鐘,用水洗淨,
把腸子旁的絲膜給清除乾淨..然後用紅色食用色素(俗稱『紅番米』)染色1分鐘....取出立即丟到鰻粉中吸乾水分..
使用的時喉切段即可。
還有另一種餌料也不錯,就是細紅蚯蚓,拿一碗鹽巴,先把蚯蚓放下去等蚯蚓掙扎再切段鉤在鉤子上,效果也不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