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714458 wrote:封溪的意義是啥封溪:..封溪:拒絕讓外來人濫捕濫釣濫抓,只讓在地人抓信不信由你.(恕刪) 我百分之百同意..我們這裡封了好幾年結果比封溪之前還慘那地方要進去還得辦入山證說..外人根本不容易進去
少爺別這樣,老爺也一樣 wrote:這隻魚是不是在生悶氣...(恕刪) >>>應該是吧 ^^!為了拍牠 , 鏡頭都噴到水了說這魚力氣很大 , 溪釣竿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拉上來>>>你不說 , 我還沒注意~不過牠仍然在深山野溪中優遊早忘了這事吧 !野溪釣魚真的很有趣 , 也很花體力及時間
louislitw wrote:溪釣沒有違法之虞,我...(恕刪) 真的嗎那你改天去 雪霸 或 梨山 釣看看另外 苦花 是不是高山鯝魚阿聽說前幾年 高山鯝魚 是保育類現在好像 除名 那這樣 台灣獼猴 何時要除名阿要釣的 話 去水庫釣泰國鱧(魚虎)順便 掃除外來種
不要釣禁釣區或國家公園的範圍內,沒有違法的問題.高山鯝魚不是高身鯝魚,以前是保育類的是"高身鯝魚".苦花加上高山兩個字,只是給他抬抬身價,就像水果或茶,叫高山水果或高山茶一樣,高山兩字是形容詞,不是名字的一部分.
louislitw wrote:和氏棘爬以前也很常玩南投水里現在也有,大概是水族業者棄養後繁殖的吧.恕刪) >>>我是在花蓮玉里釣的哦 !這魚很兇猛 , 我認為爆發力不輸苦花 (也許我苦花最大也只有2x公分)我也是用袖勾 (6號)這次去勾子被拉直了二次 (地形有點落差)但是有拉到就好 , 沒釣上來的魚最大 ^^!>>>另外提醒版友高身鯝魚(高身鏟頜魚)跟苦花(台灣鏟頜魚)是不一樣的台灣目前列入保育的魚類如下:台灣河川魚類全 世 界 的 河 川 魚 類 約 有 8400 多 種 , 而 台 灣 產 者 有 220 多 種 , 其 中 特 有 種 有 30 餘 種 , 經 行 政 院 農 委 會 公 告 之 保 育 類 有10 種 , 瀕 臨 絕 種 保 育 類 有 櫻 花 鉤 吻 鮭 、 巴 氏 銀 鮈 、飯 島 氏 銀 鮈 等 3 種 , 珍 貴 稀 有 保 育 類 有 台 東 間 爬 岩 鰍 及 臺 灣 副 細 鯽 等 2 種 , 而 其 他 應 予 保 育 類 有 埔 里 中 華 爬 岩鰍 、 南 臺 中 華 爬 岩 鰍 、 臺 灣 梅 氏 魚扁 、 大 鱗 梅 氏 魚扁 及 臺 灣 魚回 等 5 種 。http://tesri.coa.gov.tw/view.php?catid=1820>>>中文名:台灣俗名:高身鯝魚、赦鮸、鮸仔大陸名:高體白甲魚型態特徵:幼魚期與台灣鏟頜魚極相似,隨成長而漸有變化。成魚體延長而近於紡綞形,尾部側扁;體高而隆起,背鰭前方為體之最高處。頭小而短圓,頭頂略隆起。吻短而圓鈍;吻褶向下伸展而蓋著上唇。口下位,口橫裂而寬廣,上頜達眼眶前緣,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前緣平直而成鏟狀。具兩對短小口鬚,不易察覺,成魚甚至退化。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鱗片中等大,腹鰭基部具狹長的腋鱗;側線完整,略成弧形,側線鱗數45-47。背鰭最後一枝不分枝鰭條為光滑之軟條,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青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的頭部及體背側呈暗灰綠色,側線下方的腹側粉紅或淡橘紅色。吻部前方具白色縱帶。所有鰭條淡灰黑色;胸、腹、臀鰭鰭膜為粉紅色。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水流湍急,水流量大並且分佈有巨石及巖壁的中上游溪流中棲息。以附著於石頭上的藻類為主食,也攝取水生昆蟲。地理分佈:台灣的特有種,分佈於南部及東部的溪流,曾文溪、高屏溪、卑南溪、秀姑鑾溪及花蓮溪等流域均可發現。漁業利用:食用魚,唯數量日益稀少已列入保育的魚種。資料來源及圖片: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4410>>>台灣鏟頜魚俗名:苦花形狀特徵:身體延長略圓,吻較短,圓鈍而突出。口寬而橫裂之於下方,略成弧形;上額前方之吻褶頗發達,下額呈鏟狀,有二對極小的吻褶和鬚,不易察覺。體背黃綠色,腹部淡白。生態習性:愛在水質清澈且石頭長滿青苔的環境,以水生昆蟲和底藻為食,繁殖季節雄魚吻端有追星,雌魚則腹部肥滿且柔軟,體長最大可達45cm。棲地分佈:大部分在海拔較高,水溫約20─24度之清澈河川上游出現,全省除恆春半島上短小河川外,幾乎到處都有。該魚目前沒有保育資料來源及圖片:http://hlab.hl.gov.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7B934ACEC4-4246-4A79-844B-9BA7C3D1365F%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