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魚菜共生,和用魚缸水耕,二者效果有什麼差別?

魚菜共生有個麻煩的地方就是虹吸鍾(我知道這只是魚菜共生型式的一種)。
自己有DIY一組,成功運作了三個月,因揚水馬達端有阻塞,
流量變小,虹吸鍾就失效了(虹吸斷不掉)。
我知道清一清恢復流量後可以再正常運作,但......
我很懶~不想要每三個月清一次!
最好看到水幾乎流不出來時清一下,而不是擔心流量變小虹吸鐘隨時會失效。

虹吸鍾的好處,我想得出來的大概就增加溶氧。
高溶氧不只魚需要,對植物的根和好氧細菌都很重要。
那如果我用別的方式增氧(例如打氣機或文氏管),可以不用虹吸鍾了吧?

於是我試著在魚缸上的過濾槽種植物,過濾水一直流過介質不間斷。
理論上,即使以虹吸鍾形成旱澇交替,植物長出的根應該也是水耕的根。
所以我才在想,只差在溶氧效果吧?

有些植物長得不錯,像鐵線蕨、腎蕨、蘋果樹、鳳梨、馬拉巴栗、黛粉葉(對,我都亂重)。
但失敗的也不少,像竹柏、山蘇、袖珍椰子(有死有活)、吊蘭(但純水耕的吊蘭反而長得不錯)。

虹吸鍾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談到魚菜共生,一開始就是面對那個麻煩的虹吸鍾。
但如果它可以用打氣機或文氏管取代,為何現在搞魚菜的還是都虹吸鍾?
是否還有其它好處呢?
2020-06-05 14:53 發佈
這裏好像比較少人討論魚菜共生。
其實我是養魚為主的,想加上植物來吸收代謝後的硝酸鹽,達到生態平衡。
不想種水草是懶得放太多心思,可以想像種水草後長滿藻類的情境。
目前已動手實驗,再看看成果怎樣吧。
意思不都一樣?有魚然後讓水循環到菜盆就是魚菜共生了
不用拘泥於業者規劃的設備,那都是他們賺錢的方法而已
當初我老婆養了一池吳郭魚,從小養到大也不忍心吃掉都送人了
24L-II wrote:
意思不都一樣?有魚然(恕刪)

我是覺得一樣,但如果真的一樣,大家幹嘛還要弄麻煩的虹吸鍾......
話說我養的小吳郭魚也長大了,缸子已經太小,
吃也不是放生也不是。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