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者杜鵑盆栽請教請教

最近迷上了園藝,但老實說還是個十足十的門外漢

然後在看了好多好多的皋月杜鵑盆栽後,整個園藝魂都燃燒了

話雖如此,也知道依自己的程度是不可能種到這麼美的

所以,就是抱著玩票性質,想試試看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



在下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定位在玩票性質

所以想說先別花大錢,真的失敗了也不心痛

盆栽是打算買大賣場(大潤發、家樂福)的那種,像是1盆樹苗39元的杜鵑

當然有些問題浮現了

我很喜歡很喜歡皋月杜鵑盆栽那種根很粗的造景

上網查了是說要用寬大但不深的花盆

(問題1:請問...這是對的嗎?或是起初最好先用大花盆?這樣才有足夠空間讓樹根生長?等到了一定

粗度再移盆?)

然後可以用赤玉土、鹿沼土、珍珠石做底之類的,而泡煉石是拿來鋪蓋在最最最上層,以免水分蒸發太快

(問題2:請問...這是正確的嗎?所謂做底,是指說鋪3分之1嗎?剩餘3分之2用普通的培養土就夠了是嗎?)


接著為了讓根變粗變大,所以要遏止枝枒成長,剪枝,大致上就只留一些些枝枒,而且還不能讓他們向上生長太快

(請問這是正確的想法嗎?)


謝謝大家~~~~


2015-04-20 9: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初心者杜鵑盆栽

我也喜愛皋月杜鵑(尤其是3色花,例如:朝櫻/浮雲之月/旭之泉/.....等品種),3~4年前我就迷上皋月杜鵑,但本身住大樓又朝北,根本沒有半日照以上的陽光,很不適合此花種,所以種的很辛苦.

我的花苗來源為當地的假日花市,每年4~6月為大宗(因為於五月開花也稱五月花或皋月牡丹),其他季節則很少商家在出售,我的預算成品樹1~2仟元,小苗則佰元都接受,畢竟自認環境不適合下,砸大錢購入簡直是憨人一樣.

底下2個連結提供你參考,這是之前我練功的地方:

http://flowers.hunternet.com.tw/forumdisplay.php?f=536

http://yours0936552583.pixnet.net/blog/category/3270809



品種:浮雲之月(同盆開3色花)/主幹徑約1.6cm/植株高約24cm,右飄寬約50cm/購入價1500元/盆養約7~8年生






品種:若惠比須(重辦粉紅花)/主幹徑約1.2cm/植株高約25cm,寬約32cm/購入價1000元/盆養約4年生
我迷上這個品種(最愛這個紅色),等了/找了1年(隔年)才買到喜歡的.


如果一開始直接用大盆養雖然比較快,但精緻度就沒有從小盆養得漂亮,有些人好像用偷吃的方式去養(底部讓植物的根往地面跑),如果直接用大盆養到後面,你要上小盆的難度就很高。
當然我自己也是新手,給你參考@@


cogiman wrote:
最近迷上了園藝,但老...(恕刪)


小弟接觸盆栽(BONSAI)約3年

大賣場賣的多為西洋杜鵑

皋月在花市或是盆栽專賣店比較容易找到

或是上沒屋頂拍賣搜尋“優勢””杜鵑“

此網拍賣家專攻皋月杜鵑,品種眾多

皋月杜鵑葉小花小

較適合小型盆栽

日本也常作為圍籬使用

話說皋月不是很好種(少數品種除外)

我前年買了十幾棵小素材

去年第一次換盆時就死了好幾棵

算是中階以上難度

日照:半日照即可

肥料水分:好水好肥,水給多一點沒關係

剪定:一般為花後修剪,但小苗不必過度修剪,耐心讓其徒長幹變粗後再剪,一方面枝幹營養夠萌芽容易,另一方面是多留枝幹觀察,構思出最佳生長角度。修剪主要是平衡強弱枝以及造枝。有人會剪定和換盆一起操作,但是花前剪定會連同花芽一同剪掉,有時候是為了讓植物不開花休養生息。

換盆:皋月棉根很容易導致排水不良,結果就是植物生長不好。1~2年換盆一次,春天3月的時候很適合,也有人花後再換盆。當然換盆時枝條也要修剪一下減輕植物的負擔。發黑死根盡量清乾淨,剪掉粗根,盡量保留細根。以鹿沼土為主,摻些赤玉土以及竹炭。有些人會全部使用鹿沼土。

消毒:使用農藥及殺菌劑尤其是春夏之際,杜鵑容易病菌感染。

較詳盡的修剪換盆技巧您可以買本盆栽的書回來參考。大概是這樣。




cogiman wrote:
最近迷上了園藝,但...(恕刪)
補充....


上網查了是說要用寬大但不深的花盆(問題1:請問...這是對的嗎?或是起初最好先用大花盆?這樣才有足夠空間讓樹根生長?等到了一定 粗度再移盆?)


小苗(素材)一開始不必擔心這個問題,皋月生長不快,如您的截圖那顆成品杜鵑看來也有30~40年樹齡,用的是觀賞盆都會較小。

要讓幹及根粗就是肥培,選擇盛土量多點,深一點的或是稍大的盆子(大約2~3寸盆),注意盆子的排水孔可選擇大一點的,或自己加工挖大,一般塑膠盆即可。隨著樹變大當然盆子也要加大。

------
然後可以用赤玉土、鹿沼土、珍珠石做底之類的,而泡煉石是拿來鋪蓋在最最最上層,以免水分蒸發太快(問題2:請問...這是正確的嗎?所謂做底,是指說鋪3分之1嗎?剩餘3分之2用普通的培養土就夠了是嗎?)

不要用培養土,盡量使用不易崩解的顆粒土如鹿沼土。下面鋪的顆粒土較粗而上方較細。但是小苗全都用細的無妨因為根很細的緣故。
避免水分蒸發太快就是盆子大一點,澆水勤一點。

------

接著為了讓根變粗變大,所以要遏止枝枒成長,剪枝,大致上就只留一些些枝枒,而且還不能讓他們向上生長太快(請問這是正確的想法嗎?)

不太對。初期小苗應該讓它徒長帶動幹及根的長勢,等到一定粗度及適當季節再行修剪,剪除忌枝,有人喜歡模樣樹型,有人喜歡懸崖樹型,控制各枝條生長方向及速度(造枝)。可留犧牲枝(徒長枝)讓它帶動整體生長及往自己想要的方面生長。剪粗根並非全部剪掉而是留下一段讓其再發細根,這樣慢慢的,根部由上至下為粗到細,粗細有致,形成根盤,細根越來越多,枝葉當然也就繁盛。太頻繁的修剪反而容易讓小苗死亡。盆栽由素材至成品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需要耐心。
說到皋月杜鵑, 我就覺得啼笑皆非...

當初因為常到陽明山賞杜鵑, 所以就想在家裡自己種... 上網買了一盆700元... 朋友們還嘲笑我, 怎麼花市幾十元的東西, 我竟花了那麼多錢?... 一直到後來, 我才知道自己買的不是西洋杜鵑, 而是皋月...

而因為我什麼都不懂, 所以它現在也被我種成了巨無霸(每年大概都開花數百朵)...
50嵐的珍奶真的比較好喝~~~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