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原因如上影片
目標以最節能的手段在寒冬取得最高品質的空氣!
開 冷暖氣機還是比不上 開燈的省電!房間溫度有20室外剩下12~14度
我不是專業人士 是剛好房間監視聽室有氣密窗 有緊密的隔音條,
下班時間約晚上9點半 開燈後 關門窗後 房間CO2濃度由500ppm 二小時後飆升到 1200ppm
通風後降到530pm 離開房間半小時去吃東西 回來後降到525ppm
可見袖珍椰子與黃金葛效率不高,虎尾蘭處在開燈狀態下也沒有顯著移除CO2的效率!
今天的結論是我的植物絕對不夠多!但實際測試時升到550ppm時又降低回540ppm
如果密閉室內完全沒有植物是不太可能會降低的!
室內有一個人
個人忍受極限不想明天見不到01網友!

開窗10分鐘後降到500多ppm
此時虎尾蘭也是消化CO2但移除能力不優越
引用
五十種淨化室內空氣植物名單
第12頁
但屬於龍舌蘭科的虎尾蘭為常見的
景天酸代謝(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之室內植物,圖2 顯示
虎尾蘭二氧化碳沈降速率於夜間明顯增
加,而強光下同樣可提升其對二氧化碳的
吸收(陳,2007)。
第16頁
吊蘭 200~1200ppm 的二氧化碳濃度有移除作用 詳情可看66頁
黃金葛 50~700ppm 的二氧化碳濃度有移除作用 詳情可看88頁
袖珍椰子50~1200ppm 的二氧化碳濃度有移除作用 詳情可看63頁
照片很糟糕使用USB視訊拍的各位客倌免強看看吧!

左CO2監控器最大偵測能力3000ppm 中 照度計最大讀值 20000lux 右 LED植物燈 5紅1藍6W總耗電為8W還未納入實驗階段

目前使用主光源 天朗4200K 3波長省電燈泡 非常靠近虎尾蘭約10公分
虎尾蘭照度約1400上下
葉高90cm 有3葉 80~60cm 有5葉 60cm以下 10葉以上含嫩芽
黃金葛約32片葉子算比較小的葉子
高度約80cm 靠近根部還有300lux的照度
粗肋草+黃金葛 約 600lux 袖珍椰子約1000lux


第一天變化量
無人下半小時減少5ppm與再房間2小時增加到1200ppm
算350ppm+10ppm=360ppm 為一小時個人製造量我的環境下
當然開門關門都會影響到!CO2濃度所以只能參考!
2011/1/22
今天上午 上班去時CO2濃度630pm 關緊房門後 結果被我媽把房間門打開無法確定實驗結果!
2011/1/23
今天也會繼續實驗同樣的條件!再跟各位報告!
2011/1/25
由於房間無法繼續執行密閉測試,半通風下
但發現通風下平均CO2濃度低於其他房間 我爸的房間也高達500ppm以上
早上534ppm我離開房間最後一次觀察
早上
10點半481
11點 444
11點半461
12點 452
12點半458
下午1點每半小時一點442,439,472,449,479,483,499,445,
發現日照完全不足時 CAM植物發揮功效!
五點438pm
五點半434
六點421
六點半416
七點410
七點半423
八點 412
八點半420
九點433
九點半我回家435
發現太陽下山後房間的CO2濃度卻相當的低!
白天CO2含量反而比較高!
我目前有個疑問那就是光合作用對植物而言是一種進食應該會飽合(吃飽)吧?!
2011/1/27
26號購買4盆虎尾蘭3吋盆多了2葉高30cm左右的 6葉15cm左右
把袖珍椰子移出室外先不納入實驗
早上10點20分出門前492ppm 關門形成一個密閉空間
房間悶住後 十點半514ppm,之後數據每半小時記錄一次
507,510,516,517,502,471,478,472,481,473
464,五點後463,467,482,467,448,449,467,457,454,
回家9點半433ppm 把房間與室外通風也差不多在410以上得數據!
2011/1/30
近期發現 室內密閉下光合作用會變差!
可能是CO2濃度偵測器無法靈敏感應 或者其他耗氧因子所造成!
我把2顆120cm以上含盆高的黃椰子放在採光最優的 家中頂樓 佛堂(普通時500lux 下午1點過後1萬lux不難)
面向西方
與戶外稍為通風門只開一點點約不到2cm (落地窗)
近期幾天會嚴密觀測CO2濃度變化
當初一顆時有太陽的時後濃度最低其中一點記錄達409ppm 現在放2顆
此實驗地點有時會點香
我夜間測試過戶外CO2濃度達2小時重未看過低於400ppm的數字!
未來打算拿一個 空魚缸 來作小密閉測試!
由於完全不通風內部放台小散熱扇這樣應該會比較準確一點
2011/2/1
無添加人工光源下但是採光很好 下午1點過後光照度破萬LUX 我的黃椰子X2 實驗組 在下午 3點時測出 398ppm 是前所未有測過的數據!!
室外空間也沒測試過的最低數據!!我認為影片中所說的虎尾蘭
單人CO2呼出量6~8盆 應該單盆 密度超過百葉80cm 才能有完全淨化的此效果 且基本照度破800lux
我的虎尾蘭實在太少太少了!!
2011/2/2 除夕 無記錄
2011/2/3
CO2濃度最低點達378ppm 約下午時段 濃度在378~410 ppm 飄移
2011/2/4
CO2濃度最低點達376ppm 約下午 時段 濃度在376~408ppm 飄移
黃椰子無人工補光下 淨化效率遠高於虎尾蘭!
但是亮度要很高得室內我家用馬賽克型落地窗
整體感覺一天比一天淨化能力,好也有可能是太陽比較大所以比較好!
黃椰子還沒拍招真是抱歉!
近期所觀測的 黃椰子 組 在晚上無補光下CO2濃度也沒有高於 500ppm 顯然耗氧量不大!
2011/2/5
黃椰子組
CO2濃度最低點達370ppm 約下午 時段 濃度在370~400ppm以下 飄移 夜間最高記錄為505ppm
又出現新低點但是今天天氣顯然更熱了!
2011/2/6
黃椰子組
CO2濃度最低點397ppm 約夜間11點測試出數據,最高濃度475ppm 晚上測試出數據
今天的數據很弔詭,但其實我不意外,今天 迎神日有燒點金紙與 與落地窗開全可以說非常接近戶外測試數據了!
2011/2/7
黃椰子組
CO2濃度最低點353ppm 約下午4~5點測試出數據,最高濃度515ppm 晚上測試出數據
今天也是很熱!下午太陽也很大!
CO2濃度儲存點 又創新低紀錄!
可見擺2盆黃椰子效率很優!
2011/2/8
黃椰子組
CO2濃度最低點360ppm 約下午4~5點測試出數據,最高濃度475ppm 晚上測試出數據
今天早上到下午有8個儲存點都在390ppm以下而晚上慢慢升高!
2011/2/9
無植物無住人通風優良的房間(同樓層我的房間有虎尾蘭)
一整天下來的偵測CO2濃度 393~459PPM
2011/2/10
無植物無住人通風優良的房間(同樓層我的房間有虎尾蘭)
一整天下來的偵測CO2濃度 382~445PPM
2011/2/10 晚上11點30分開始小密閉測試 以 袖珍椰子 與天朗21W4200K省電燈泡 作為實驗
一樣以傷人眼睛的USB視訊拍的很方便可以電腦螢幕隨時看到偵測濃度
內部有小風扇以增加密閉空間裡的 濃度正確度
魚缸大小 約30cm X 30cm X 60cm=54000立方公分
0.054立方公尺



初始CO2濃度661ppm

一小時後CO2 濃度 572

二小時後CO2 濃度524

第三小時 CO2 濃度
500ppm

後記 661 一路降到 500ppm 代表
此燈泡效能還不錯
第一小時降低 89ppm
第二小時 降低 48ppm
第三小時降低 24ppm
天朗省電燈泡4200K能使植物行使光合作用!!這點是確定的!!
一點推論
植物由晚上開始人工補光代表一件事,在人工補光之前行呼吸作用
植物剛睡醒時前幾個時段最會吃CO2 但一段時間後就吃的比較慢
可能植物也有分早餐晚餐用餐時間與周期變化!
可能要全年監測才會有更完整的收穫!....
2011/2/11
露天買的 ( 不是君沛 )
8W植物燈泡波段為630nm~640nm+455nm~475nm
實際上LED只使用了6W電力 賣家宣稱可以是一般日光燈的5分之一電力這點是誇大的!
我的袖珍椰子沒有做好適當的種植排法 長條行好像是針對日光燈的排法...
這點也會影響到!
整體

初始值503ppm

一小時後470ppm

二小時後446ppm

電腦怪怪的因素 第三小時懶得拍了 426ppm
雖然只淨化了77ppm的CO2濃度 但耗電量一算 假設此款LED是 作成21W含AC轉換電力
跟天朗燈泡一樣的消耗電力的話 可能表現也不俗!超過天朗的效能不無可能!
畢竟天朗用了21W才淨化掉161ppm
若以同耗電推估下作成 15R+4B 含電路轉換消耗
作成21W的LED燈的話效能可能也會很優異!
但沒有價值700多元的感覺!
2011/2/19 到20號半夜2點半
也是同一顆袖珍椰子
採用君沛 12W 9紅主波長 650nm 3藍主波長450nm
整體圖一樣光源在魚缸外跟之前的實驗

初始值為593ppm才對不過開燈並且按下拍照時已經降到585ppm

一小時後 481ppm

二小時後412ppm

二小時半370ppm

已經非常晚了且明天工作比較多,無法繼續到3小時完整 終止實驗時2小時又42分左右 降到349ppm
但已經在收拾東西了所以沒有拍照!
585一小時後變成481 降了104ppm 二小時後又減了69ppm 又過了半小時減少42
共減少215ppm
使用12W的燈具含電力轉換應該需要13~14W電力!
顯然效果比 21W的4200K省電燈泡優越 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