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自製魚菜共生系統


sunflower9325 wrote:
上回說到虹吸管製作,...(恕刪)


當我們把種植床和養魚桶連接好,並按順序裝好虹吸管後,接下來就是安裝沈水
馬達的部份,沈水馬達的部份你只要選擇最少能1小時內將所以的水循環1次就可以,但實際
操作下我建議可以選擇大一點,這個錢不會差太多,因為 如果你種出興趣來難保不會擴大種植面積
,到時候又發現沈水馬達太小顆。那如何選擇適當大小的沈水馬達呢?首先你要計算總水量,再考慮
沈水馬達到種植床出水口的高度+總水管阻力(家庭式可忽略不記),算出總揚程。
舉例來說馬達到種植床出水口高度為1米,總水量為120公升,120公升/60分鐘=2公升/每分鐘
也就是說選擇揚程為1米時出水量為每分鐘2公升的沈水馬達就可以了。
在我的系統裡選擇了零揚程時最大水量為38公升/分鐘



再來就是種植床的出水口,在每個出水口處要加裝水量控制閥,來控制水量大小,使虹吸正常作用。



我在每個出水口加裝了用寶特瓶做成的過濾器,可以用電烙鐵燒出洞洞來,裡面放過濾棉,來過濾魚糞
及固體物



這個系統裡共有4個養魚桶,我用3/4”PVC管將它們連接起來,做水位平衡之用,但實際使用後,
發現管子太小,水位來不及平衡,所以又在最左邊及最右邊養魚桶加裝1”PVC管以平衡水位
所以這個系統中只使用一顆沈水馬達。

系統正常運轉會有水量的散失,所以在其中之一的養魚桶,加裝水位浮球控制器來控制總水位,達到自動補水功能。


待續。。。。。。



sunflower9325 wrote:
當我們把種植床和養...(恕刪)


種植床,養魚桶,沈水馬達,都連結好後,接下來就是放入發泡石,首先發泡石買回來必須要清洗,直到水變乾淨為止,但不要急著一股腦兒把發泡石全倒入,因買回來的發泡石有大有小,為了不阻塞虹吸管,你必須準備一個大桶子將發泡石倒入並把水注滿,用勺子把浮在水面的發泡石撈起放在虹吸管周圍,並以虹吸管為中心用勺子向外填入發泡石。因為浮在水面的大比例都是顆粒比較大的,這樣可以減少虹吸管阻塞的機會。記得發泡石要比水位最高點再高約5公分左右。




至於管耕的部份,除了之前有提到可利用65mm圓孔鋸開孔,孔與孔相距12公分
小盆栽為21/2”並在底部利用電烙鐵燒出洞洞來,這樣可以增加根部所需的氧氣量。


安裝管耕時必須用水平尺量水平,或先綁上一條水平尼龍繩作為基準線,以方便管耕的安裝。



再來就是管耕進水管跟出水管的製作,我是用1/2”PVC管,進水管按裝在管子上緣


出水管在管子下緣,並將出水管安裝成U字型狀,只要更換圖中標記為H的管子,就可以根據蔬菜生長情況改變水位高度。



如果你不是安裝在陽光充足的遮雨棚下,那你就必須加裝可以透光又可遮雨的棚子




說到這裡整個系統的建置已重點式的說明完畢。

以下為今天早上收成的大陸妹,茼蒿菜及前後生長情況與大家分享。







一個禮拜前





一個禮拜後






哇!太帥了 好想叫社區弄一個 共生系統太棒了 只是夏天的時候會不會太曬了 請問需不需要遮陽的東西?
ben0731 wrote:
哇!太帥了 好想叫社...(恕刪)


我看了詳細的說明 發現有遮雨和遮陽的設備了 謝謝版主無私分享
好幸福喔XDDDDDDDDD

sunflower9325 wrote:
之前在陽台種菜總是...(恕刪)
太帥了~~!一直想要弄個魚菜共生系統~看見大大的解說後~~!決定自己來試試看

ben0731 wrote:
我看了詳細的說明 ...(恕刪)


植物的成長大都需要充足的陽光,所以遮雨浪板重點在遮雨而不在遮陽,因為過多雨水進入系統中會影響水質,將導致魚菜系統失效,所以浪板的選擇最好是透明無色的。但如果你種的是屬於半日照的植物,那可能就需要在遮雨浪板上面再加件黑色遮陽網,
以利植物生長。



clare0414 wrote:
太帥了~~!一直想要...(恕刪)


歡迎你加入魚菜的行列,自己動手做從無到收成,這種喜悅也唯有自己真正做過的人才能體會,希望你能成功。
sunflower9325 wrote:
因為過多雨水進入系統中會影響水質,將導致魚菜系統失效

其實不是,全世界第一座魚菜共生農場,至今已運作約五年了,這座在夏威夷的露天實驗農場,從設立至今不曾換過水,自然蒸發流失的水則靠雨水及自來水(或地下水)補充。
我的魚菜共生系統已經運作一年了,系統位於未加蓋露天的頂樓,據我的觀察,每周約蒸發10%的水量,所以大概一周補充一次水量。
這一年來經歷過幾次豪大雨,沒有所謂過多的雨水進入系統而導致魚菜共生系統崩潰的問題。起初我擔心的是大量的雨水灌滿魚桶,導致魚跳出缸外,不過在我加裝了魚缸防護網及水位上限溢流系統之後才解決問題。
為了測試系統的極限,我在大小4*2*2尺,約250公升水量的魚桶裡養了25支巴掌大的吳郭魚、50隻未滿一冬齡的鯽鯉魚、上百隻的野生孔雀,每日早晨投入一日份大量的飼料,也不見系統崩潰。但現在吳郭魚已全數移除,原因在於吳郭魚製造大量的糞便,搞得每周須清潔沉水馬達及管路系統,太麻煩了。
魚菜共生標榜無毒無害,蓋網室通常是要防止菜蟲及其他病蟲害問題,總不能噴農藥防菜蟲,否則系統恐怕會崩潰。

其實也不一定要虹吸管,一個魚池,一個箱子當硝化系統(裡面白棉跟生化棉,陶瓷環跟發泡鍊石...等等)
然後再一個水池做浮耕。
沈水馬達抽魚池的水上去,到上面的過濾系統(其實可以在一個箱子,沈澱用),過濾後再流入水池(浮耕)
再流回魚池。

www0319 wrote:其實也不一定要虹吸管,一個魚池,一個箱子...(恕刪)

嘿,我的系統也有這個,簡單,就一個百元的四方塑膠水盆,兩片保利龍板浮在水面上,挖幾個洞,插入空心菜就行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