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我們吃的地瓜葉和吃的地瓜是不同品種的,並不是地瓜的地瓜葉不能吃,而是纖維太粗的,現在沒人在吃那個,而吃的地瓜葉,是改良過的,纖維比較細,目前市場買到的地瓜葉,大多是不用剝絲的品種了,這種品種三四年前才由政府的農改場改良過,所以現在在市場買的地瓜葉,回家不用去煩惱剝絲的問題。
其實種大部份的蔬菜,只要土夠營養,排水和保水夠好,幾乎都可以種成功,地瓜葉比較不挑,但是土質也不能太誇張。如果無法拿到大量夠營養的新土,至少也要和舊土混合。選擇夠粗的梗,要用土埋起來,或是直插都可以,重點是一定得讓他長根,樓上有前輩說泡水,這是不錯的方式,但是只要一看到有根出來,就得要快點插進土裡。其他的,就只要天天固定澆水,不要讓土乾掉就行了。
我種地瓜葉可以說是隨便種,到市場去買一包地瓜葉,因為現在地瓜葉都只看到分好一包包的,所以裡面粗梗並不多,挑了十幾支還算粗的種,最後只有大約三四根有長葉子出來。土的話,我相信版上一定沒人用得比我差,我用的土是已經種了十幾年像是蕨類那種樹的土,土已經結塊了,要用鏟子敲,才會 "碎" 掉,這土之前除了那幾棵蕨類以外,上面長不出任何東西,也就是說,這土已經是死土了,混合了一些已經種了大約十年茉莉花的陽明山土,再加上一些獨門肥料,大量地澆水,和翻土好幾天,才把地瓜葉種下去。同時,還有種大約十顆紅蘿蔔~~今年二月底開始,大約到四月,已經可以看到有兩三株很堅強地活下來,開始長葉子,隨著氣溫變暖,六月的時候可以收成做一盤燙青菜的量,現在我已經在煩惱讓地瓜葉生長的地方不夠多了~~~
如果重口感的話,盡量採新葉,不然葉子長得愈大片,纖維會愈粗,如果想要擁有很大量的地瓜葉,那採收的時候,用剪的,把需要的葉子剪下來,不要剪莖,並且讓莖可以平貼接觸到土壤,會再從失去葉子那部份的節點,再冒出新的根和芽的,這樣子,有多少節點,就可以再長出多少的莖出來~~不用多久,也會和我一樣煩惱要多闢一些地方讓地瓜葉生長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