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fe0211 wrote:
基座的尺寸

這是我之前劃的圖..我是用2mm的鋼板..給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過,有些南方松的大小會差個幾釐米,所以內俓可以再多加給釐米應該OK.
至少在上樁時,若是基座有偏差也有可以調整的空間.
因為我有些南方松沒有剛好14cm有些比較大
後來我只好刨掉一些才放上去.
icewalker wrote:
請問當初立鋼板基座時.......
講到這個可真的花我很多時間...我想我連帶將[定位線]的部份也一併概略說明..也就是從頭講起...大約分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先確定左右兩邊的寬度要多少,然後拿[尼龍線+鋼釘]先將左邊的線做好釘在地上後,再從左邊線的位置量前後的寬度尺寸後定位出右邊的線,接下來就要做橫向三條線..(因為有六根柱子所以要拉三條)...而我沒有買量角度的尺....所以我只好先定位最前面一條橫線..然後再定位最後一條橫線..前後兩條橫線定位好後拿尺量測對角長度...長度不一樣時就看橫線是左或右..那邊要退或那邊要伸...一直到對角長度偏差很小即可..而當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差不多時應該也差不多是各90度的直角..接著再拉中間那一條..中間這條基本上只要量好距離位置原則上角度是不必理會的..因為前後已經確定好位置了.中間鐵定也是90度直角
2.線拉好後..各個基座的交叉點已經出來..然後就開始挖土
3.接下來將基座放入基座孔..大約抓一下要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夠高的部份再把土回填到底部..當然太高的部份就把底部多挖一些土囉..原則上我當初是抓露出地面15cm..其他幾個基座依樣劃葫蘆...大約抓一下高度即可..因為接下來第4個步驟還會做一些調整
4.接下來拿出一支樑跨在左側的前中後基座上面...然後開始測量該樑的水平以及基座內側的垂直..原則上就是用水平尺量囉..一支很便宜到建材行買就有了..而且水平尺都具備有量垂直與水平還有45度角的....當垂直與水平都量好後...此時我是拿幾個我後續準備鋪走道的花崗石板...先借用拿來頂住已量測好基座讓它不要跑掉..反正只要拿重物卡住基座不亂動都可以,OK後再拿另外一支樑橫跨在右側前中後的基座,此時不僅要重複剛才的量水平與垂直,另外還要拿一支架木橫跨在兩支樑上面量測兩支樑的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水平上...若不在同一水平的話..那就要重複第3個步驟把基座墊高或是挖低..這樣的方式即可讓樑的垂直與水平完成.並可確保兩支樑都位在同一高度的水平上..到時候架木放起來才不會有高低不平...講得有點抽象..但願你可以了解.
5.開始攪拌要填基座的混泥土...攪拌OK後放入混泥土..全部放好混泥土後再量一次水平與垂直..確認有無跑掉..若有跑掉..就拿個鐵槌輕敲一下回復原來位置即可..不過水泥乾得有點快速度要快一點
大致上這樣囉..我非土木專長..可能手法有點蠢請勿見怪..若有專業人士也可提供一些好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