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LED植物燈其實是在於波長是否有紅光及藍光,但為何市場上都是一棵紅一棵藍的SMD去組合而成的植物燈?
廉價植物燈市場:
SMD為較便宜低瓦數之LED元件,每棵LED約在0.2NT左右價格,故使用SMD是最便宜的因素。
最容易混光搭配下,但一棵紅一棵藍的配置其實對於正確波長是有很大的誤差,故使用植物燈管
所測出的波長,真假可真是自由心證了?
SMD植物燈管:
取自網路

波長迷思:
使用SMD陣列下的植物,其實擺放位置對植物所接受到的波長很不平均。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植物燈的正確波長迷思?
市場上有很多利用多棵紅光及藍光LED或便宜SMD 所打造的植物燈,大家有想過一棵紅一棵藍的位置排列,會對波長有影響到嗎?
其實用這樣打光方式其實波長會不準確,就像是從遠方打燈跟前方打燈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除了光的強度及質量分佈會完全不同,更不用說紅光及藍光波長是否均勻分配到植物身上這是從原理上可得知的。
更跨張的是廠商更能提供波長圖?
可想而知波長數據用想的也知道是真或假?
正確的LED植物燈波長,其實是先從光源經由積分球測試出光的波長及相關電位及流明數據,才是真正的數據。
目前只有COB 集成封 LED 才可算是準確性較好之植物燈光源,因其分光點屬同一位置發光,及光質量分佈也較平均,也是目前市場上品質最佳的光源產品。
LED全光譜波長圖:

具備高顯色性及全光譜波長:

全光譜LED是為因應不同種植物生長波長,而設計出彷太陽全波長範圍,所以大部份的植物皆能適用為其主要。
COB 集成光源:
(台灣億光-集成封裝LED)

LED光強度:SMD其實發光強度並不高,所以要使用更多棵及更近去照射植物才能勉強滿足仙人掌或多肉等日照較高植物,防止徒長。
但由於SMD屬於較低價LED故廠商不會使用光學或更不會使用光學技術加強光強度的提升,其實任何LED都需要經過二次光學去提升正確的投射目標及範圍,才是一個LED真正發揮節能省電效用。
使用COB光源+二次光學元件設計產品:
(28CM下測得約 11070Lux照度)

簡單小方法,測試光照度問題:
光照度其實是植物燈很多人所忽略部份,其實光強照度如果夠高,其實也可以避免徒長,只是普遍性家中所用的led燈管白光強度(照度植不足才會沒作用),白光led其實本身就有藍光波長,對綠色植物有成長作用,只是在照度計下測得才約200左右的照度植,在植物上至少要破千以上會較有影響力。
(大家可以從google app下載照度測試計使用看看)照度高的led其實對植物較有作用,只是這類的led通常會使用二次光學元件。
二次光學元件:
台灣第一大廠雷迪克/同世界第一大

二次光學文章(出處:ledinside):
https://www.ledinside.com.tw/knowledge/20090507-9841.html
目前歐美日主流植物燈:
使用全光譜COB LED:經由紅藍晶片並存或利用螢光粉創造出紅藍光波長達到彷造太陽光色。
優點:高顯色性、低藍光、光強度高、植物能顯現本來色彩(同美術館等級照明),紅藍光波長準確性高,可搭配二次光學應用達到小瓦數高照度(避免徒長)。
LED植物燈: COB LED(台灣晶電封裝)+光學元件+高顯色 CRI>95 (台灣設計)

解析: 使用全光譜除了可以讓植物成為藝術品展示,並且減少直接使用藍光未混光下的傷害,並且利用COB封裝將紅藍光控制
在同一發光面,讓波長更精準及照射到植物的面積更為平均,並搭配光學元件提升目標照明範圍及照度,對於植物徒
長更能減少,在小瓦數上方可達到節能效用。
購買植物燈重點:
1.真正有波長數據(真假只能用儀器或自我判斷了)
2.高照度(光強度高PPFD也會較高),可以上Google Play 下載照度測試app,實際去測試比較看看(手機元件測試僅參考光照度那一
個較高,但實際與照度計比較仍有落差)。
3.提供一年以上保固(二年以上最佳)
以上是個人對於植物燈設計的見解分享。

大家可以想像,一棵小小仙人掌在室內長達一年半的全光譜植物測試下的樣子? (圖片為某植物店家放置店內實測一年半的結果)

(照射時間、水份、溫溼度控制是必然的,但也可以控制植物的成長大小,不徒長的因素基本上還是取於光強度大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