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OBE 銷售2011/ 1-11月

wanga wrote:
裕隆現在是打雙品牌納...(恕刪)

喔 我可不這樣認為
從電視或雜誌上 tobe廣告與文章打得很兇
可以看出裕隆對tobe的重視 很積極的要將tobe做起來
裕隆不是不在乎tobe的銷量
而是tobe 對國人而言 還是個比較陌生的汽車品牌
尚須要些時日建立品牌的口碑 我想這絕對在裕隆估計的範圍內
日系車在台灣經營了數十年 所以有現在的成績
tobe上市到目前才一年多 想要現在贏過他們 當然是不現實的
但是你最後一點講對了
那就是tobe的後勢絕對看俏


...拿TOBE跟當年的日本車比..有些奇怪吧...

TOBE現在賣不起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是一台國產的中國車,即便我相信裕隆花很多心力提升品質,不過,在台灣人心目中,他還是一台中國車...有了這個偏見,價格再有優勢,再強調品質提升...要扭轉中國車的既定形像...我不知道要花幾年? 況且,TOBE現在的價格並沒有真的便宜到讓人掉下巴..品質也...我就不說了,基本上我是很希望台灣有自有品牌,LUXGEN光主打台灣自主設計,就激起很多愛國情操的買家..但TOBE擺明就是改良的中國車..裕隆這步真是險棋..我其實有點同意,裕隆會引進TOBE其實是跟匪區政府的利益交換,而不得不為的無奈..

韓國車現在其實已經進步很多,跟日本車的落差相信已經趕到5-10年.說價格有優勢,說品質也不差.野國產化了..但在台灣為什麼還戰的這麼辛苦? 說穿了,大家還停留在韓國做爛車的陳見,更重要的,台灣對韓國就是一肚子火..

回過頭來說..韓國車國產化..中國車國產化...你想買哪台?

汽車市場不比其他商品,10年20年前,法國 Renault Peugeot 德國Opel 還有前幾年的Buick 你説他們不好嗎?人家也都是國際大廠設計再加台灣工藝代工,在台灣市場最後還不是落的草草結束下場•••

就算直接從歐美進口,西班牙seat 法國 Citroen 意大利 fiat Alfa Romeo lancia 甚至眾多美國車等一樣在台灣市場吃不開•••尤其韓國車其實在台灣市場也努力超過20年了•••

結論是,台灣車市經過多年來廝殺,現今能存活下來的僅有日本車及德國車,另外台灣自主品牌(中國設計台灣貼牌不算)或許可以一拼外,其他恐怕很難•••

台灣市場太小了卻又是個很成熟市場,民眾都太精了,除德日外其他國家品牌汽車要在這裡生存真的太難了!

leoslcheng wrote:
汽車市場不比其他商品...(恕刪)


你說到一個重點了..能夠在台灣存活的剩下日本車跟德國車,美國不用說,韓國車都苦戰了..拿如何期望台灣人會接受"中國車"了.TOBE充其量就是輛貼台灣牌的中國車,如果裕隆一直用貼牌車的策略在經營TOBE,能有多少前景,我實在擔心! 我衷心希望,TOBE拿匪區設計的車導入國產只是初期的策略,中遠期還是能以台灣自主設計為主..不要一直貼牌貼下去...但我不知道會不會時間久了,台灣人也會開始覺得,哇! 超屌超酷! 你開中國車耶..

muenter wrote:
你說到一個重點了.....(恕刪)


為什麼總是有你這種人出現? ,,不喜歡就滾,,這裡不歡迎你
說話客氣點...請問你是版主嗎?
我是理性的在探討TOBE的市場趨勢罷了...韓國車幾十年都沒辦法真的站穩台灣,一個拿中國KD件來台灣組裝的品牌要如何在台灣成功?我也說了..我希望TOBE拿中國KD件來組裝只是短期的手段..而非長遠之計..請問我哪裡惹到你了/

再者,看看你自己以前發的文,你自己都不考慮M'car了...那請你也滾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5&t=2079095&p=1
韓系車雖然沒有賣得很好 但也不差
事實上韓系車已在台灣汽車市場站穩了腳步 它每月在台灣都有平穩的銷量
尤其是Hyundai ix35 每月平均銷量500台 銷量不會比納智傑SUV差
雖然韓系車在台灣的成績沒有失敗 但也談不上非常成功 那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很重視台灣市場
為什麼?因為台灣市場太小 餅不夠大
韓國車把亞洲的重心放在中國市場 因為那是世界屬一屬二的汽車銷量市場
一年可以賣一千多萬台車 而台灣一年差不多只有數十萬台
對商人而言 孰輕孰重?會把較多的資源投入那個市場?

有些人認為只有德系車 日系車 在台灣才能成功....這種對事物的判斷太過浮於表面
歐洲有些知名的汽車品牌 並沒有來台灣擴展市場
除了歐洲距離台灣太遠 對亞洲地理環境文化並不熟悉
一方面也是台灣的汽車市場有限 人家根本沒有興趣來發展
有的就算來了 也沒有放很多資源或很重視
純粹只是看做亞洲市場的其中一點 人家並不是很在意這塊小餅

最後說到tobe 目前沒有賣得很出色
道理很簡單 那就是它還是個成立不久的新品牌
它才一歲多 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對大部分國人來講 tobe還是比較陌生 不熟悉的 所以當然不會有太大的銷量
所以這跟所謂是不是中國車 根本沒有太大關係
當然我相信有部分人有這種想法 但不是左右tobe銷量的原因
就像有人可以嘗試花幾千塊去買各種不同品牌的衣服與電子產品
但是汽車 難度就高的多 因為汽車不是小數目
一般人不會花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去買一個不熟悉的品牌
例如 某些在台灣沒有那麼主流的日系車 像速霸路 輸輸去 在台灣的銷量也沒有很出色
因為對台灣消費者而言 相對Toyota Nissan而言 他們比較陌生沒那麼知名
消費者在購車時 比較不會考慮與選擇
現在tobe欠缺的就是品牌知名度與口碑 因為它還是個很新的品牌
汽車行業靠的是長時間的耕耘 靠服務與質量來吸引顧客 而不是靠百米衝刺短時間就可以成功的
只要裕隆有心做tobe 持續的完善服務與質量 tobe要成功是遲早的事
不但會成功 而且可能比想像中來得還要快速
台灣市場小規小, 但一年市場量30-40萬量其實也不算少(在亞洲僅次於中日韓並可與泰國一拼,比起 新加坡 香港 可是多的多, 也比馬來西亞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等市場大)!

再說,有錢賺國際大廠不可能不要賺,只是你有沒有本事賺, 人家 Toyota Nissan 還不是每年在台灣市場賺飽飽, Benz 和 BMW 也一樣從台灣大賺回德國, 現在 VW 也很積極賺台灣錢..

所以囉,說什麼不重視台灣市場啦..市場太小啦..沒放太多資源啦..這都是藉口, 其實是沒本事在台灣市場站穩啦!

TOBE 雖是新品牌, 但裕隆可不是新品牌, 熊貓車的知名度可能比 TOBE 還出名, 聽到熊貓消費者就聯想到中國車而不敢買, 這無關 TOBE 或裕隆(因為同樣裕隆生產的 Nissan Luxgen 消費者就很捧場)

結論是, 不是 TOBE 做不起來, 是中國車在台灣做不起來啦!(中國車在國際市場則更難..非洲也許有機會)
一年30~40萬的汽車市場規模真的很小
中國大陸一個月就可以賣超過150萬台車了
就連東南亞國家 泰國一年都有80萬輛的市場
印尼2010年汽車銷售總量超過70萬 就連馬來西亞都有近60萬 都比台灣來的大
重點是 這些東南亞市場還在快速的成長中 不像台灣早已呈現飽和狀態
特別是泰國 國際知名汽車品牌 包括日本都把泰國視為進軍東南亞市場的重要跳板與製造中心 而不是台灣
這次泰國水災 國人才發覺 日本把重要的汽車零配件工廠設在泰國...
豐田也已在泰建立其第三大海外研發基地 三菱也把皮卡研發中心從日本直接轉移到泰國
誰重視誰 比一比 不是很清楚了嗎

當然 有錢國際大廠也想賺 問題是 台灣那麼一點銷售額 投資資源下去符不符合經濟效益?
那些國際知名汽車品牌 一年可以賣數百萬台車
例如韓國現代汽車2010年全球汽車銷量574萬輛 台灣那點微不足道的市場 他們會放在眼裡?
商人都是精明的 汽車進入世界各國市場都是經過事先評估分析的
要投放多少資金資源行銷 大市場與小市場的投入當然是絕大不同
誰會花大把鈔票 只換取無法充飢的小餅吃?特別是附近還有山珍海味的高級料理店做選擇時?
正常人都不會 更何況是精明的生意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不懂?

德系車對台灣很重視很積極?答案當然不是
德系車 如福斯 奧迪 賓士 BMW逐漸在中國國產化 尤其是福斯 在中國國產化超過20年
請問至今 有哪家德系車來台灣設廠製造組裝國產化?答案是沒有
中國大陸是德系車的天下 光是福斯在中國一個月的銷量就超過十幾萬輛
你覺得德系車會對誰比較重視積極?

熊貓車很知名?這我聽了就更想笑了
我的朋友同事們 根本就不清楚熊貓車是甚麼
他們知道土耳其發生地震 卻對貓熊車印象模糊
更別提父母親戚那一輩 tobe與熊貓車是甚麼 他們根本就沒聽過
所以tobe沒有賣得很出色 跟是不是中國車沒太大關係
純粹就是名牌知名度不足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tobe這個品牌的存在 所以怎麼可能賣得太好

所以所謂做不做的起來 可能隨著他們的主觀意識 有不同的自由心證與定義


最近太忙沒注意到更新...

月底感覺好像是買車淡季?

可能有折舊關係...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