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way後懸吊好眼熟

引擎看起來差不多~~
後懸吊也差不多~~

真的很...正常阿~
中國大陸最會抄了!

idmeow wrote:
M'way後懸吊真的...(恕刪)
又一艘小船出港了.

jimmy2002y wrote:
引擎看起來差不多~~...(恕刪)


台灣人最愛批評別人山寨。

但是,想請問一下,

我們偉大的台灣人到底在汽車工業方面做出了什麼東西?有什麼資格批評!?

孝裝太后 wrote:
台灣人最愛批評別人山寨。

但是,想請問一下,

我們偉大的台灣人到底在汽車工業方面做出了什麼東西?有什麼資格批評!?...(恕刪)


台灣都是代工
絕對沒有山寨這回事...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jcpapa wrote:
我翻一下資料大多是多...(恕刪)


你其實根本不太了解
拖曳臂
扭力梁
扭力桿
這些東西的差異吧?


這台車上的就是日系車常見的扭力梁
現今小車幾乎9成都是屬這種配置
進口小車當然也不例外
一台一百多萬的A1也是,評價極高的操控之神車fiesta也是
polo,fabia,C2,307,107,RCZ說不完......
各家車廠可能會稍微改一點名稱,比較好聽?但其實就是扭力樑的設計
實際一看就知道了

至於你提到的半拖曳臂
我只知道SAXO跟206這兩台算是扭力桿(沒彈簧)與半拖曳臂的組合
有幾台法國中大型車也是這種設計,中間會有一根大砲管

正統拖曳臂已經沒車再用了
你要去找老PORSCHE,老BMW那些後驅車


現在扭力梁的常被說成是拖曳臂
可能拖曳臂念起來比較順吧
原文是不同的,結構差異也很大,中文混用了

jcpapa wrote:
我翻一下資料
大多是多連桿或者是半拖曳臂
沒有有加扭力桿的
是否可以舉例車型


小弟以前的雪鐵龍ZX 1.8就是後扭力桿

最大的好處是後行李箱超完整

因為少了避震器來佔用空間

后座打平非常好用

想到以前去南橫看流星雨...
除懸吊好像我開的9代altis-1.8,連引擎內部如:空氣芯、動力方向油壺,進氣歧管、引擎腳...,形狀及放的位置都幾乎一樣,搞不好我的9代altis可以改成電子節氣門連定速都可以搞定

0091 wrote:
除懸吊好像我開的9代altis-1.8,連引擎內部如:空氣芯、動力方向油壺,進氣歧管、引擎腳...,形狀及放的位置都幾乎一樣 ,搞不好我的9代altis可以改成電子節氣門連定速都可以搞定


經你這麼一說,跑去找了一下 altis 的引擎室照片,也真的太像了吧,連空濾外殼的設計都一樣!機油尺、進氣歧管形狀等等,抄得真是徹底啊!

altis (非廣告,純粹借用圖片連結)
http://www.autobling.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239&page=2

tobe m'way
http://www.tobe-motor.com.tw/event/mway/special/article5.htm

我說的是官網中"惡路"的定義,如果你要曲解成我酸TOBE也沒辦法了!
酸TOBE對我有什麼好處嗎?
目前在中國出差
路上所看到的大多是gm旗下產品居多
台灣進的這幾台車 少見到不行
對岸還是有很高檔的車
我們總是進些爛東西進來
還賣那麼貴 真不知道在想啥

熊貓車五萬人民幣左右 換算也才20多
tobe是在搞啥鬼東西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