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到莆田是不用...GOOGLE一下..也大概就200出頭而以..不過跑到上海去..就真的夠遠....XDeric62 wrote:漳州開到莆田是幾公里...(恕刪) 說實在的..吉利的車....品質..真的不好....同樣50萬..不如去買二手車來的好用咧...XD
LarryChen2117 wrote:福建到莆田是不用.....(恕刪) 在大陸工作的台幹,不想花太多錢但想買台車能代步就好,熊貓在3,4年前還算不錯的選擇阿只不過當時去試開過手排,感覺他排檔桿的角度不合我味口
從樓主起樓,到目前我看到的為主,Tobe失敗收攤的理由可歸納為1)中國貨2)賣太貴3)裕隆爛老實說,我個人的看法裡,這三點只是部份原因話先說在前,Tobe的維修點並沒有收攤,只是部分車種不繼續國產未來有吉利車種引進,可能會國產,也可能代理;未來確定國產的車款應該只有電動車但我覺得Tobe的確是一個非常失敗的品牌,以下說說我個人的想法Tobe成立的緣起是1)裕隆沒辦法推出50萬等級的新車2)馬英九上台,台中關係良好,中國車可能可以進口3)Luxgen需要一個在大陸搶佔電動車市場的管道所以Tobe成立的目標就是1)有機會作為裕隆的低價品牌(不僅是納智傑)2)代理中國車銷入台灣,尤其是ECFA勝利在望3)Luxgen可組裝並外銷電動車在大陸搶規格占市場但有很多變數,也許有些裕隆想過了,但比預期嚴重許多1)國民黨政府無心推動電動車2)ECFA並未包含中國車整車進口,或是台灣車整車外銷3)吉利非常弱勢,完全無法替裕隆在電動車市場說幾句話4)國產化中國車種,卻因為要通過部分法規要改東改西投入成本5)即便使用中國零件組裝也無法壓低價格到台灣人認同的地步6)台灣車主非常瞧不起中國車品牌所以Tobe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甚至傳出嚴凱泰對於電動車法規立法速度心灰意冷的消息其實某部分就表示裕隆對於投資太多在Tobe電動車卻無法回收感到無奈Luxgen電動車因為車體大,所以設計上較為容易但Tobe的車體小,結構安全以及線路安排難度較高偏偏吉利在中國電動車市非常弱勢,不知道是層級不夠還是走錯後門面對吉利無法通過今年底的五期環保表面上裕隆決定暫時停產Tobe車種,但另一種解讀就是裕隆決定跟吉利攤牌以吉利的能力來說,現階段無法在中國電動車法規或市場有作為銷售量也岌岌可危,甚至有可能被中央以政治理由與其他公司整併裕隆面對國內政治、對岸車廠、以及全球電動車接納度的押錯三個寶(押國民黨可以讓嚴凱泰的電動車發光、押吉利有機會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聲、押全球電動車需求急遽提升)結果就是Tobe失敗,非常失敗有些情況,車廠可以在失敗中取得經驗而提升自身的能力但在Tobe這個案例中,裕隆面對台灣政治的樂觀態度面對中國市場的評估錯誤而沒有採取避險是不可原諒的(怎麼會有人相信台灣政客?相信中國的政治?)加上吉利本身的車體結構並非設計完善,讓裕隆耗費精力在無法回收的Tobe電動車我完全找不到裕隆在Tobe這個戰役中能夠得到什麼?好吧~寫結論,我認為Tobe失敗收攤的理由就是1)裕隆誤判政治情勢2)裕隆誤判中國情勢3)裕隆誤判電動車情勢
zhihao2168 wrote:先不論內部做了甚麼安...(恕刪) 沒錯...我同事的女友買了台tobe就是因為它便宜又可愛然後不懂車的母女倆看了看就買了也完全沒徵詢過任何人的意見結果現在我同事在開小毛病一堆害他每個星期都要跟業務問候一下開得幹幹叫還要被公司的其他同事挪揄真的是花錢找氣受.....看了看有同樣的錢我寧願買台口碑好的二手車至少毛病不會那麼多
Kevin4931 wrote:不是價格的問題, 是...(恕刪) 終於有看到比較中肯的言論了哪裡設計的車真的很重要,雖然有一堆人嘴巴不承認,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阿再者說,賣15 20萬,員工都不用拿薪水就是了,銷量又不是幾百台幾千台向大陸那樣,人力、廠房、原料一堆都比台灣便宜情況下,誰做老闆誰曉得,有一堆機器設備跟人要養,卻還要滿足鍵盤車手的15萬底價~~那不如收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