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29 實拍
#34 夜景實拍
#39 長焦微距
#40 續航實測

#41 戶外使用體驗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五月,從五月天的一首歌開始說起。

Sony手機一直都是不怎麼樣,最好的形容就是理工直男,旗艦產品比別人晚半年出,軟件想做好但在任何用家的角度完全不及格,主流做什麼能不跟就不跟。由於我的Xperia Pro-I主機板故障所以放棄維修,改回雙iPhone實在是太痛苦所以還是得要換新的。至於為什麼是VI而不是V,接下來請讓我娓娓道來我選擇大降級的原因。

如果對降級的VI沒興趣,建議看到這邊可以先離開,不用浪費時間看一個小丑。

Xperia 1 VI這個設計語言用了5代,在蘋果跟三星boy的角度自家產品是好設計不用改,但這群人覺得Sony就是在偷懶,你說的真對。反正就是合不合自己的口味的事,我個人覺得Sony平實樸素不誇張就已經夠。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這代一樣是三鏡頭組合,感光元件跟上代一樣所以沒什麼好說;長焦又双叒進化,等效焦距85-170mm純光學變焦鏡頭組,新增微距(手動對焦)功能,這個長焦我不抱期望的會拿去測試。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正面還是一樣因為不開孔不用異形螢幕而保有三星boy叫做大黑邊上下巴,螢幕比例放棄了倔強21:9換成主流的19.5:9所以跟三星boy一樣眼睛自升級成自適應影片比例無黑邊,解析度1080 x 2340官方表示叫做FHD+,妥協了沒了4K換來是LTPO 1-120Hz刷新率,更亮的螢幕,BRAVIA技術基本上每台都有的但今年有強調AI,有待驗證。要說FHD+是不是真的差很多嗎?因為用過更差的iPhone XR所以平常使用距離下其實沒什麼問題,近看會有顆粒感。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跟掛掉的Xperia Pro-I對比一下。
IMG_4912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IMG_4908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這點相信是很多潛在升級用戶介意的點,我覺得4K妥協沒了換來更好的戶外使用體驗換來主流都有的LTPO沒問題,但解柝度換成FHD+就是一個痛點。所以4K沒用換FHD+又太極端了合理嗎?我倒是覺得還好,總不能只看降級點對吧?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老樣子,免工具開啟的SIM卡卡托,港版老樣子雙實體SIM卡或SIM卡+Micro SD卡,官網雖然有提及eSIM但不在港版台版販售,雖然我個人偏好是eSIM版多一點,畢竟我保有iPhone 13 mini 也是因為eSIM帶來更多的方便。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拿到實機之後用了一週幾乎該試都試了,我們直接去看一些我跟網友們關心的。

1. 續航

堅持了5代外加Pro-I用4K螢幕,來到了6代終須堅持不下去了一下子砍到FHD+,續航終於是正常的,我們來看看其中兩天的用量。

第一張是全程開熱點、GPS跟藍牙這些最耗電的功能,中間看了兩小時電影全關了大約能撐12小時我覺得會是乎合我日常使用習慣的表現,是不是足夠好那就各位看官自己判定。

第二張是從早上在飯店梳洗完去吃早餐開始使用,這天主力機依然是這台,看地圖拍照刷IG為主,偶爾有需要會開熱點給iPhone 15 Pro,中途在下午1點多借用餐廳的電源多充了5%不到,到我人在夜行列車上的時候剩電量一半有多,那算是有交代了吧。

2. 螢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Sony Xperia 從Z5 Premium開始在真·旗艦用4K螢幕,除了續航最為人垢病的是亮度不足影響戶外使用體驗,你如果從Z5 Preimum那代開始用就會發現4K螢幕亮度有很緩慢的進步,這代直接降到FHD+換來更好的戶外使用體驗,對於我這些常在戶外工作的人來說真的有感,終於等到這天在北九州放晴了,我們對比一下iPhone 15 Pro。

說到螢幕降級了解析度降到FHD+,我對於有些人說2K對於Sony來說資源不夠FHD跟4K多了,早在Z4 Tablet那時已經打臉直到5系列也是一樣有在用2K螢幕不是嗎?降級是事實不能否認,但我要拿多近才開始看得到像素?那可能要等我在很狹窄的空間或是沒戴眼鏡才會發生了,眼見為實自己去體驗一下,受不受得了自己說了算。

3. 全新相機App

從Xperia 1 II開始Sony 搞了個Photo Pro相機App出來,主流意見認為真要用Pro模式實在不好用,也對那些不懂拍照的人來說不友善。這代把三個app整合在一起了變回普通相機App,功能上簡單了也更適合單手操作,有些改變跟我的使用習慣不一樣需要再學習。

專業模式就沒有Auto了剩P/S/M,一般來說用P模式調一下EV值就足夠我使用了。

有點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功能要塞在一個不就手的地方,跟以前一樣做一個功能選單按鈕打開再選不就好了嗎?而且有兩個是主打功能,我更不懂Sony開發團隊的邏輯思維。

普通模式下明明以前就一個按鈕可以單手調整色溫光暗,現在就要點一下對焦才會出現而且不能單手操作,是對自己的相機演算法調教很有信心嗎?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Xperia 1 VI拍照有進步多少,這部份我交給大家去評論。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0.7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0.7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長焦微距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2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2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1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3.5x 全自動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7.1x 全自動

但是,有些問題還是老毛病沒改,照片色溫會偏冷,陽光充沛的時候可能會有發紫的問題,都來到8 gen 3了為什麼還沒有實時預覧效果?夜景模式有了但很難觸發,什麼時候會啟動多禎合成這些我還是覺得沒辦法搞懂。

4. LTPO真的假的?
Xperia 1 VI 體驗:賣的與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全部整合完畢
官方宣稱是1-120Hz,但實際上只有15Hz 48Hz 60Hz 120Hz,高刷新率模式下其中120Hz是常駐的,15Hz會在靜止時才偶爾跟120Hz來來回回,60Hz是在遊戲增強器中選擇可變FPS才能按遊戲本身要求長期穩定在60Hz,所以Sony虛標了嗎?這個問題跟Pro-I的1.0型CMOS一樣,要先證明硬件有沒有才是負責任的說法,但直接說Sony虛標觀眾老爺們愛看嘛。至於最近又開始吵PWM調光的問題,我沒法測我也好像分不出來,大降級了我也表示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子做。

5. 熱不熱?
先說打遊戲。由於火龍888用2年了在升級到8 gen 3會很有感,不知道為什麼IDOLY PRIDE這隻遊戲會很吃效能,Pro-I玩沒多久就會過熱掉幀,但1 VI有改善了玩半小時也只是溫溫的,多了VC均熱板有人說功用不大,我看主要還是CPU真的幫忙了不少。至於4K120p錄影,拍19分鐘我按停止才出事,大熱天大太陽曬又要4K120p在Pro-I那時只能撐7分鐘進步很多,但我沒1 V無法對比。

結論:賣的買的都是倔強的憨人

Sony今年的功課還是這樣,很倔強的去做一些他們認為對的事,打後發佈會的產品開發團隊負責人從相機部門調派來的其實已經涼了99%,今年好像進步了一點又好像沒改善很多點,他們堅相信自己交出了最好的功課覺得自己可以賣到這個價錢。買的人也是憨人,明明Sony各方面都比不上其他品牌,Sony Mobile早就該倒了,但這群人還是很倔強會每代升級隔代升級,我們明白我們應該要選最優的,但每個人對什麼是最優持有不同的意見,別人認為最優真的是適合我嗎?最重要的是買的人花自己的錢又不是花你的錢,這個價錢是不會多多付一點去買蘋果嗎?我主力機早就用蘋果了,怎麼了?

雖然說Android手機是我的副機,於是我也懂得妥協,我可以為了螢幕色彩Sony更適合我而去買,我也可以因為Sony那個相機介面適合我用而買,我會因為那個過於原生的系統而買。我不是沒嘗試過其他人認為最好的選擇,主要還是三星boy嘴臉有夠嘔心,Pixel對我來說有很多限制,中國品牌都在比誰家設計更醜,既然如此我還是當那個憨人繼續用Sony。
2024-05-22 21:59 發佈
好像講了什麼,卻又好像沒講什麼
jason360

本來想說坐下來好好看這一篇文....結果看完我的心得跟你一樣...

2024-05-23 11:25
szeto903 wrote:
Xperia 1 VI...(恕刪)


好像講了什麼,卻又好像沒講什麼 不過很期待你在日本的心得
KAWAIYAYOI

樓主的那不是叫體驗, 單純只是對事物的看法, 所以文章才變像看了後可有可無

2024-05-23 18:26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在這2024年中那裡找可插sd card的旗艦機,好機值得入手!
我沒看錯吧你已經拿到了
szeto903
szeto903 樓主

香港5/22發售,台灣是5/23陸續發貨5/27才正式在通路上市,阿不然我就直接買台灣版紅色了

2024-05-23 9:46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改 19.5:9 是回到主流 ....
主流是指上下等窄,然後螢幕不完整吧!
跟幾比幾什麼的無關 ..

批評者常嘴的是:大到可以停航母的上下巴!
雙喇叭是否對正朝前則不是他們要的 ...
szeto903
szeto903 樓主

異形螢幕是其一,從Xperia 1 開始吵螢幕比例比較多

2024-05-23 9:45
之前有敲過如下的想法... 就比例梗的話,應該是這樣的思維:

比例梗?
跟它交互的,卻更多的是外在影音源~ 你說只看21:9電影... 其他人勒?...呵~

so...若是真改了? 也就,改了!
比例梗... 其實,習慣了,就好!

索友Care的索機味裡,21:9 其實說多忘不了?~ 它也就只佔了索曆中的 5 年~
現 21:9,前XZ3 是 18:9,再前是 16:9...

來看下近年主要機款螢幕比例...
三星
S21 20.5:9
S22 19.3:9
S23 -S24 19.5 :9

蘋果 i12 -i15 19.5:9
Pro/Max 20:9

小米 19.5:9 - 20:9
OPPO 19.5:9

以前兩年全球手機市場現實看,約是如下的比例...
三星 @20%
蘋果 @20%
小米 @15%.
OPPO /傳音(Transsion )@18%
其它陸牌機款約 @20%

剩下它牌機 ex.Moto/Nokia..不到 7%~
& SONY Xperia 佔 0.xx %?~~~


inben2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恕刪)
坐等日拍夜拍照片...過去種種我不管了..我就看現在好不好用...能不能用
索尼用戶有沒有中文稍微好一點的?
szeto903
szeto903 樓主

中文不好,抱歉

2024-05-23 9:43
光看標題滿打中我的,幾天前回覆版上文章

"身邊用Xperia的朋友,始終堅持不用Samsung也不用iPhone,可是也就這麼一個"

但看了內文,卻好像沒看,特別是拿XR來相比... 我可以說你是索黑嗎?
szeto903
szeto903 樓主

索粉終究都是黑

2024-05-23 9:42
fulosunny

索粉自嘲起來比索黑雞歪

2024-05-23 16:3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