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全新 1/1.8" 感光元件 !

IMX664








4800 萬畫素

4 拜耳陣列

1um 單位像素大小

4 Pixel (Quad Pixel) 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

可能支持 8K 錄影

可能搭配 ToF 鏡頭

ViewFinder: 3840 X 1620,21.3 : 9 的 6.5" "電影級顯示屏",使用 WRGB 排列 (不確定是否 White Magic)





相關思考:


1. 整數命名可能性更高?

2. QPPDAF? QPAF 還是 PDAF? 或者 DPAF? 甚至 TPAF?

3. 1/1.8" + 48MP = 1um? 所以 IMX600 是技術太爛開口率低,1/1.7" + 40MP 居然也才 1um? 還是 0.9um更加可能?

4. 消息稱繼續與高通研發,在 AI/ISP/AIE/智慧場景辨識 上面下了不少工夫,且獲得 Sony 內部嘉獎

5. Sony 被詬病的 HDR,雖然 XA2+/XZ3 有所改善但仍不足。不過似乎這次 HDR 大爆發,內部評價更勝 Google 手機

6. 可能沒有 OIS,不過,新增支援拍照用 EIS (IMX600 都沒有 OIS,P20/M20 的 IMX380 也無 OIS)

7. 原生 4:3......疑,阿原生 16:9 去哪了,16:9/4:3 都支援才是王道。不過何時才有 3:2 呢?

8. 顯示器被戲稱 "魚帶屏" 了...磚頭,半斤,現在是魚帶?

9. 顯示器長那樣,可能支援 "電影特色" 錄影功能,例如長寬比、運鏡、收音、色彩、碼率、實時虛化率鏡、AI 色彩、Log 等











消息傳出的評價稱為: 前所未有的品質 / 極大的進步








各位覺得呢 ?
2018-12-14 17: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感光元件 1/1
單位像素大小 應該是像素合併變成1200萬 2um
如此一來2um + 1/1.8 + 相機調教,這畫質肯定比XZ2P更強大了~
是1/2吋,而且這顆很早就曝光了
https://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51/5109029/1/


5j3rul3 wrote:
IMX664
4800...(恕刪)

IMX664這顆不可能1um
而且SONY不會有這顆,純粹假消息。
SONY會算成本的,要賣肯定破三萬,要賣到這價格一定會改型號。

這消息是慣用伎倆,看多了。SONY的感光元件是依它廠需求來做設計的,為了保持自身利潤和永續經營。
好的規格不會先自家用,因為銷售不夠,會拖跨CMOS業務
會用較高的價格先賣給它廠,自家再過一陣子再使用。(這麼大顆的CMOS成本太高)
pionny wrote:
是1/2吋,而且這顆...(恕刪)


大大好肯定呀


不過,從已知規格來看,IMX664 不是基本好於 IMX586 麼?

回去看 IMX586 就是滿滿的「外賣降級感」?


5j3rul3 wrote:
大大好肯定呀
不過,...(恕刪)

但是有一個事實可以肯定,下一代拍照會變好。
因為相機部門直接接手手機相機業務,這可以期待。
S855發熱量會比較高,還是等後面的處理器會比較好。
7nm處理器快來了。
pionny wrote:
但是有一個事實可以肯...(恕刪)
S855發熱量比較高是哪裡來的消息?
都還沒有相關產品的處理器你就知道他發熱量比較高?
pionny wrote:
但是有一個事實可以肯...(恕刪)



記得當初高通還有特別展示 S855「領先業界的絕佳功耗比與穩定性」(參考 Anandtech 的文章)

同樣滿好奇為何這麼肯定 S855 發熱量比較高呢
pionny wrote:
因為相機部門直接接手手機相機業務(恕刪)


居然有這件事情嗎!?


大家怎麼都不知道!


什麼時後的消息呀,如果是真的,那必須期待的😮😮😮
只針對屏幕發表感想。

21:9,別鬧啦,只有看電影能滿版,看youtube全都是左右黑邊,強行滿版,比例都變形。

玩遊戲也是一樣啦,左右都是黑邊各家遊戲廠都不支援,各種動畫,連續劇都一樣,買一部只能看電影的時候滿版的手機,那我買他來幹嘛阿,哈哈哈哈。

而且是21:9的“6.5”吋手機,那寬度是得多窄?阿不就跟5.2或5.5的16:9一樣的寬度,只是能放到18:9而已,那多餘的黑邊要幹嘛,黑人問號.jpg

流星戰記 wrote:
只針對屏幕發表感想...(恕刪)


同樣的 18:9 也是這樣...
我覺得根本不需要18:9
但又如何 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
uhan wang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