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

▲這次場地在台北的菘菸文創大樓,當然要有立牌來歡迎大家。

▲參加的當然都是VIP啦,專屬的報到處。

▲參加01的活動,當然就是要當VIP01號,非常幸運的拿到一番。

▲在周五的晚上,隔天還要補班,所以一定要吃飽才能好好體驗。

▲剛才拿到的資料中,黑色紙袋就是近期懸浮投影的工具。
二、簡報介紹
一定要聽一下原廠的說法,來看看X系列有什特殊之處。

▲主持人登場啦。

▲這是SONY官方的人員來作介紹

▲一開始先介紹一下SONY手機的歷程,從智慧型手機到娛樂運用,再到現在雲端世界

▲自行調查目前使用者對手機的需求排名,看來效能、電池是首選

▲根據調查,這次X系列就朝向三大方向來啓動,相機、電池與外觀

▲X系列一次推出三支手機,包括高、中、入門三款。

▲先從最頂級的PERFORMANCE開始

▲相機是SONY的核心技術,把單眼的設計理念拿來用

▲這是對台灣消費者的調查結果。

▲特別設計了預測追蹤對焦功能

▲還有只要不到一秒的快拍

▲當然廣角、低光源的自拍也是重點。

▲這是對手機電池的期待。

▲特別對台灣使用者調查出來的結果。

▲特別的充電技術,使電池老化速度變慢

▲旗艦機當然規格頂級,特別支援4G+3G的雙卡雙待

▲TV的技術也會用在手機上,從之前Z系列就如此

▲力推的高解析音樂也是存在其中

▲一次推出四款顏色,特別是用金屬法絲紋。

▲顯示色調也與顏色同步,更有一致性。

▲再來是中階的X

▲整體來說與旗艦機的功能皆類似,主要差在CPU與RAM與4G網路速度

▲再來是入門的XA

▲整體外型還是非常一致,但相機考量成本,降成1300萬,顯示螢幕降成720P

▲但是該有的技術還是存在

▲電池也沒有打折

▲這二款外型與旗艦差異在於沒有法絲紋。
三、開始實機體驗
早期體驗皆沒有一人一隻,網友也非常抱怨,但近幾次的體驗會都修正了這個缺點,這次可以足足完整體驗1小時,還有不同場景可以運用。一開始來看一下手機本尊吧。

▲這次體驗是X這隻手機,首先來看機身與螢幕顏色一體的感覺。

▲正面來看上下橫條是喇叭,而左上有貼一個圓形貼紙是NFC所在,沒錯,這次NFC設計在正面。

▲背面主要就是相機,LED補光燈是單色的。

▲側面一面,只有SIM卡槽,它不用退卡針,所以看設計可聯想,它是一隻防水手機,沒退卡針在使用上更方便。

▲另一側面,一樣有電源鍵(一樣是有指紋辨識),音量鍵,還有SONY獨特的相機快門鍵。

▲這就是SIM卡槽退出來的樣子。
以下照片皆是採用SONY X來拍攝的。

▲強調0.6秒拍攝能力,該物品只會出現0.6秒,看來是可以捕捉到。

▲雖然沒有撈魚,但是防水性能一樣強。

▲這是前鏡頭在暗房拍攝的結果,主要字體都拍得到。

▲這是後鏡頭在暗房的結果,解析度較高,進光量少了些,但字體也能拍出來。

▲使用內建的AR效果,這次使用起來,手機明顯不會發熱,看來S820應該不會像前一代有發熱的問題。
最後,捕捉幾張主持人的照片如下。



四、體驗後感想
用條列的方式來說明這次體驗感想。
1、這次X系列的宣傳很有主題性,主打相機、外型,這是可體驗得到的,包括預測追焦、快速拍攝效果皆非常好。另外,電池部份,因為時間無法體驗,只能留待實際使用者來評分了。
2、就外型的部份來說,2.5D的玻璃觸感不錯,整體金屬質感也佳,至於顏色一體性是否很好,有點見人見智,但至少它是可以調整的。
3、很多承續的傳統,包括高解析音樂、降噪功能、防水功能、原色顯示等,在X系列多有進化,雖沒特別強調,但整體表現也是不錯。
4、另外,又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5“螢幕是否適合,可能永遠沒標準答案,就一手掌握而立,它可能是最佳尺寸。但若長期使用5.5"的人,初看之下一定會覺得螢幕有點小,這個選擇只能留待每人去思考。
5、SONY客製化的OS,一向改變幅度不大,用起來也簡潔,不過一個使用上的問題,就是SONY沒有實體鍵,但是螢幕上的功能鍵只有在看照片、影片時會消失,若能像其他廠家,可以設定功能鍵的消失與否會更佳,這樣更可利用5"螢幕。
「Sony《Xperia X系列手機》體驗會心得分享–台北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