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ONY XPERIA Z3+ 開箱與使用心得~(06/17新增4G使用,電力體驗)

一、前言:

小弟在SONY家也算是待了很久了,從XPERIA S開始一路到後面的XPERIA Z以及Z1一路使用到現在也好多年了,
這次所謂的Z4推出就還蠻期待的,看看各種升級的地方皆有符合我的需要,
所以就在6/15首發的時候去預購了,
沒想到晚上便到貨了,下面來賞圖吧!

二、外觀:

包裝仍然是老樣子,與以往SONY的手機產品差不多,外殼印的是金色的Z3+。


打開以後是手機本體,以及一張簡單的使用手冊與防水說明。


下層則是充電頭+USB線以及耳機還有各種大小的耳機塞。


再來請出手機本體吧,第一個感覺是非常的輕。


在與SONY合照一張,這是之前買S家相機送的袋子可不是手機送的喔。


再來是背面,碧水藍的背面顏色帶點銀色的感覺,
實際顏色非常多變如果在暖色的燈光下會呈現接近綠的顏色,
若在冷色的燈光下則會呈現藍色,這個質感真的是一流阿,
在我去取貨的時候也聽聞官網上碧水藍一開賣就已經缺貨了,
果然是殺手級顏色。


出來吧Z3!!!
這就是在比較冷色的燈光下呈現的顏色,是不是非常的高雅呢!


背面的局部LOGO就在中間印著SONY四個字,並在下半部印著XPERIA,非常的簡單大方。


這次的背面相機與補光燈,仍是採用1/2.3吋的CMOS,
還有S家的G鏡標誌,解析度是2070萬畫素,
不過小弟對於手機上的相機並不苛求,基本上只要能拍就好,
基本上一定出動FF機才符合我的需要,
但SONY的手機相機也沒讓我失望過,仍是蠻不賴的。


相機實體鍵,有相機實體鍵真的挺不錯的,
基本上就跟普通相機一樣半按進行對焦,全按就拍照。
並且可以看到這次Z3+的邊角部分與Z3相同仍然是採用這樣的方式處裡,
只是在顏色上更亮一些,也似乎比較扁平。


開機鍵,這個鍵從Z採用全平衡概念以來一直是SONY的特色之一,
近拍髮絲紋挺有質感的呢,
旁邊是音量+與-,基本上按鍵與邊框都是採用較亮面的材質,
比起Z3比較有反光的感覺,
也比較方正一點,小弟認為是挺好看的。


剛剛提到的按鍵都在手機的右邊,左邊以往有USB插槽以及磁充口,
在Z3+上這些都取消了,僅剩下一個槽裡面有托盤,
可以安裝nano sim卡以及SD卡兩者整合在一起,讓整支手機的側面更乾淨簡約。


上面提到原來的USB位置取消了,調整到下方去了,吊飾孔也一併移到下方,
並且USB孔有無蓋防水功能,這也是小弟換Z3+的一大原因,
相信用過S家手機的朋友們如果常用USB插槽的話經過一兩年防水蓋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鬆脫,
我手上的Z1就是如此,於是為了省麻煩就把防水蓋給拔掉了,
無蓋防水以後就無此困擾了,真是棒啊!


手機的正面上半部有前鏡頭這次升級到500萬畫素,
右邊的是感應器,以及左上角邊緣有LED提醒燈。


正面整體照,
在Z3之後白色的款式除了背面白以外,正面除了螢幕的地方也都使用白色,似乎還蠻多人喜歡這樣的樣式,
不過對於小弟而言還是喜歡正面全黑,
在關閉螢幕以後顯個十分有整體感,只餘下SONY四個大字在上,十分有辨識度。

正面照透過打閃燈與小攝影棚的明亮環境可以觀察到,邊框與螢幕的分界線
這次z3+與手上的z1可以說又薄框了不少。


三、內容:

1.效能與順暢度:


效能上的測試跑安兔兔5.7.1版64bit的分數大約有5萬分左右,有看到更高分的也有未滿五萬分的,
上圖則是我自己跑的附上圖片。

至於順暢度,之前在使用z1的時候都還算順暢,但是因為記憶體始終只有2g,
在開一些chrome等等吃ram的軟體過後如果要回到桌面容易有卡頓的情形,
再換了z3+以後記憶體增加為3g,讓整體的滑動與點選速度更上一層,十分的順暢我個人十分滿意。

2.音樂性:


這邊是我試聽的耳機sony mdr-1adac,
弔詭的是我使用xperia專用的線材連接z3+之後竟然是一直偵測不到耳機,
然後撥放音樂以後只會從手機本身撥放,這不是索尼你家高階耳機嗎XD
所以無法透過1adac本身的dac撥放音樂(反正透過內建dac播放出來的音效,也是不會差異太大)

然而放棄以上這個試聽方案,
改接3.5mm訊號線直接驅動耳機,竟然出現讓我很驚豔的聲音,
之前用z1使用3.5mm端子接1adac,讓我覺得這耳機真的值這個價嗎,
低音根本出不來,高音中音糊在一起,
但是在用z3+接上之後,神奇的是低音全回來了,又Q又彈的低音好過癮阿!
本來要接耳擴才有這般低音的呢,而且Z3+本身並沒有動任何設定,
等化器、模擬音場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關閉,
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但一樣的推這隻耳機還是不夠力,
推起來在某些地方還是蠻刮耳的,
但這個改變已經使用覺得這次換機真是值得了,
以後不一定要帶walkman及耳擴才能享受好音樂,
僅用一台Z3+也可以讓我小小滿意了。

然後手機本身的喇叭也很大聲,大概開3/4就是之前Z1全開的音量了。

3.溫度:


再來要說的便是大家所關心的溫度了,相信高通S810代表什麼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熱情阿!
昨日去店頭試玩展示機的時候,也是碧水藍的Z3+說真的當下我心中打了退堂鼓,
那時的感受是這支手機真是燙,小弟家中也有HTC M9所以對於810的熱度也有覺悟在了,
但還是期待SONY給我一個驚喜的,可是店頭展示機無情的打擊了我,
不過最後我還是咬牙一衝,拿回家以後開始安裝APP與各種設定資料,
奇怪怎麼不像店頭那台Z3+這麼熱,
就是微溫而已跟我本來用的Z1差不了多少啊,
上面的溫度便是我插著USB充電時一邊傳輸資料的溫度,
這個溫度很OK實際體感小弟很能夠接受了。


而這個是小弟在玩了五分鐘的梅露可物語之後的溫度變化,
說實在的跟我的Z1差異不大甚至更好些,
但有一點要說的是,可能是Z1機身厚的緣故所以在兩台機子相同溫度時,
我會覺得Z3+的CPU部位體感溫度會較高,
這僅僅是我的猜測,但經由這半天的測試跟體驗下來,
小弟我是很能接受這樣的溫度,
但也可能有的人稍微溫了些就會覺得過熱了,那可能S810的機子就真的不適合這些人了。


上面這個溫度則是小弟用手機開CHROME看了半小時以上的小說的溫度,
這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之前用Z1開CHROME看小說,
可能因為網站上總有些廣告cpu跑起來比較吃力會導致CPU處有點暖,
但Z3+竟然只是這個溫度而且連暖也算不上。


以上的溫度是我拿來玩戰爭帝國十多分鐘的溫度,
這個遊戲優化的蠻差的,之前用Z1玩的時候就覺得會發出高熱,
果然在Z3+也不例外而且我是插著USB邊充電邊玩,所以溫度就上到這個程度,
與我之前Z1在玩的時候相比體感溫度在手機背面CPU部分都可以感到熱量存在,
但也沒有更燙的情形出現,仍可接受。

4. 4G LTE體驗:


小弟本來使用的Z1是支援3G,辦了Z3+以後去電信門市升級4G的NANO SIM卡,
Z3+支援4G LTE cat.6 ca(載波聚合),只要手機上的4g圖示顯示上面的4g+就是了,
上圖是在台中房間測出來的速度,跟3g簡直天差地別阿!
比我家的光世代100m還快,有機會再多測試理論上應該還能在更快一些。

5.電力:

在省電部分z3+一樣都有sony手機老功能,stamina省電模式從拿到手的時候就有打開了,
配合綠色守護的使用電力的流失真的不快,昨天一個下午使用下來還借給朋友把玩,
電力還有70%,比起我之前的z1真的是頗滿意的。

ps:另外要提醒各位的是,z3+是使用nano sim卡的,
所以有要準備入手的大大們,記得先換好卡了。
2015-06-15 21:45 發佈

傲慢與偏見 wrote:
一、前言: 小弟...(恕刪)


大大拍的超~美~的~

碧水藍顏色果然


不過開箱文看到現在,小弟蠻好奇目前有多少人今天不是去買碧水藍的...
大大的照相技術真的一流

是說金色也缺貨了怎麼沒看到什麼金開箱

傲慢與偏見 wrote:
一、前言: 小弟...(恕刪)

有水喔!!讚讚讚!!~

感謝分享美照~
有個地方有筆誤
"解析度是2070畫素"
少了個萬

ops0125 wrote:
感謝分享美照~有個...(恕刪)

哈哈感謝OPS大提醒,已修改嘍~
Z3+金色入手 可是要怎麼打舊手機的APP轉移到Z3+來呢 登入GOOGLE之後只有通訊錄而已
1F補上後續實際體驗內容,算是越使用越喜歡這支手機了!
對沒錯! 它這次連53歐姆阻抗的耳機都能正常地推動
一整個爽!

照片拍得好漂亮
請問現在螢幕還有防爆膜嗎?還有正面螢幕關掉時,似乎螢幕不夠黑,還看的出邊框,手上的Xperia s就真的很黑,還是因為拍照角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