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光學鏡頭為何sony不能

118樓最新

--------
一堆人看到"三星"二字就中邪
我改掉好了
針對內文幾點解釋
一.變好看是跟Galaxy S4 Zoom比較不是其他手機
二.我沒說sony要做一樣的厚度一樣十倍光學變焦
三.發在sony就是希望能看到sony出一隻美型又有光變的手機
以上解釋
希望不會再有中邪的人出現


補充:
華晶科我很熟
全部手機評測文介紹文我看過了
只可惜他系統跟規格越出越爛比大陸白牌還不如
華晶科Leo
-----------


一堆人看到"三星"二字
就直接以外型定論
我只想問
當z1或是z2厚度多一點重量多一點
但是有三倍 五倍 甚至十倍光學變焦
這樣不好嗎
這也是我特地提到"潛望式"鏡頭的緣故
-----------------


看到三星之前出了一隻Galaxy S4 Zoom
光學鏡頭為何sony不能

當時覺得外型超醜而且不易攜帶
覺得絕對是一個失敗的產品
沒想到
今年三星出了後繼機
而且更名獨立成新的系列
Samsung GALAXY K zoom

光學鏡頭為何sony不能

說真的外形變好看了
重點依然有十倍光學變焦


只是我想到過去
sony也出了超多潛望式鏡頭的卡片DC
都有這各技術
拿來放在手機上我想厚度一定也不會變多大
如果要考量美型的話
哪弄個三倍光變或是五倍光變就好也可以

只是不懂為何SONY就是不出
2014-05-01 1: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學鏡頭 SONY
SONY 可能有太多的包袱

所以很多突破性東西它都不願意去做

日本大公司向來如此
有啊SONY有出啊
出個外掛式的鏡頭.....
一個非常嶄新的應用,發表之前沒人料想的到可以這樣搞
在某種意義上,SONY成功了
可是叫不叫座又是另外一回事.....
(甚至在店內或是外面從沒看過這東西)
可以參考Sony曾經出過的一台DC....DSC-T7,2005年三月發表的,九年多前
印象中這是至今目前為止擁有光學變焦的DC中最薄的一台,沒聽說哪台比它薄
但是即使是機身最薄處也有9.8mm,鏡組部分的厚度更是約有1.2公分...
現在多少人能接受手機螢幕5"大厚度還超過9mm?Sony願意放棄自家的設計美學?
而且Sony自己也有DC產品線,他們真會放手用手機打擊自家的中低階DC市場?個人持保留態度

PS:這種擁有如DC般伸縮鏡頭的手機,創始者正是三星
很多人都以為這招是抄台灣華晶科(Altek)來的,實際上三星的S2300早在2004年就發表了...
很簡單 SONY的超薄DC要賣多少錢?
真的弄去手機上 DC要賣給誰?
不過十倍光學又怎樣
拍照贏的了單眼?DC?
反而QX 換手機依然可以用 也可以單獨用還比較好
學某粉說的, 基本上用手機拍照的, 都是POST上FB之類的縮圖

連200萬象素都不用到, 現在不是流行動態圖片, 自訂對焦嗎

何必要花心思在畫質上

只要後製, 修圖改的好就行

要照好相的人自然會用單眼, 不然一部手機就可走天下
三星這個公司很獨佔
一支手機各種零件都是自己三星公司或其他韓系公司的產品不假手外包
所以很可能一支三星手機只有跟康寧公司買他們的防刮玻璃外
其他的ic板還有鏡頭或cpu都是自己三星公司出產或跟其他韓國公司購買
台灣的大立光公司專門生產手機鏡頭
始終打不進韓國手機市場
終於三星note2採用大立光公司生產的鏡頭
但三星已經很哈臺灣大立光公司生產的鏡頭成像品質
藉由note2採用大立光代工鏡頭逆工程研究鏡頭成像秘密
不久又宣佈與大立光公司合作終止
三星自行開發手機鏡頭的部門
因此台灣大立光公司向南加州的法院跨海控告三星公司侵權
回到樓主的問題
很多手機公司都是外包鏡頭去購買他廠的鏡頭
三星是自己生產包括處理器(很多三星都是用自己的處理器,而不是用高通或聯發科處理器)或鏡頭
所以三星有專門的鏡頭研究部門
Sony不這麼學三星跟進有他的定位考量
祝大家年年都有頭香可以插!
因為這是手機不是相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在乎拍照功能.

三星的手機老是作的這麼醜我才搞不懂.
這一款..三星賣的好嗎?
如果賣不好,SONY何必學?
如果賣的好,到時又說SONY學它。
raymond0322 wrote:
SONY 可能有太多的包袱
所以很多突破性東西它都不願意去做
日本大公司向來如此...(恕刪)


哈哈... 小朋友, 世界第一台 WALKMAN 是 SONY 推出的吧!
何來不願意突破? motorola 電視在美國被日本電視大敗. 當然 motorola 有做電視機,
可能你也不知道吧! 完全被消滅! SONY 在相機還有手機的努力成果是讓對手無法忽視的.
美國手機會不會像電視那個年代般被消滅呢? 最有可能的就是由 SONY 攻下. 別忘了, SONY
公司內的資源還沒整合完整, 推出的手機已經是這般. 然而, SONY 推出的經常不是去適應消
費者的期望, 而是推出它認為的全新概念.



講光學鏡頭, 不需要提到三星啦! 有這麼容易做嗎? SONY 還得購入 minolta, 再加上
ZEISS 的技術加持, 才勉強站住腳.



三星這台放到我面前, 可能連開機的意願都沒有.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