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年頭 手機都快不手機了,想當年我用過的3310,到現在短短十餘載讓我有了手機製造商一定有偷藏密卡登的嫌疑

這次運氣很好 在我的紫Z送修的時候 看到有體驗會活動,心中的小惡魔又被喚醒
抱著比別人早一點玩到新機器的心情 就來參加了 現在...也該把欠的功課交一交

想當初 XV的廣告 那撈金魚的小妹妹在我的心上開了一槍
忍了很久 當SONY推出Z的時候 我的錢包就失血了 以Z之名行搶錢之實
拿到了Z之後我就開開心地去逛夜市撈鯨魚(誤)
這次的ZU 大家都知道 最主要的特點就是 大 大 大
大到手機廣告可以拿來遮雨了

看 SG 拿得很吃力

看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可以料想這隻的主要對手是三星 的筆記本或是MEGA

體驗會場地分兩邊 一邊是體驗區 分梯次體驗20分鐘
一邊是有人解說功能 隨意排隊適用
當天有許多高手很專業,相機比大台的 還自備尺規 等工具
另一方面我相信各大論壇也會有專業的主編 跟大家介紹手機效能
或是規格等等,所以我就不贅述了,相關的評測就勞駕各位去大神的文章
這裡我就只是談談我的使用感想跟(上傳一些SG的圖片)

根據SONY官方統計 手機主要的功能在於娛樂

所以就推出了這台(目前)之最的手機

噁心的薄度 我覺得他一定偷藏了密卡登,根本黑科技

這次面板變大,畫面也要變得更好,因此應用了兩個 BRAVIA 電視的技術在這支手機上

敵人有S PEN 這台什麼 PEN都可以

目前市售機最強規格? 只能說 這次SONY出貨速度比以往快多了 感覺比較沒有發表是機王 發售就稱臣

SONY 的主打 還是防水 IP 58 很夠力
SONY的經理有說 防水手機品牌第一名 IS SONY


隨後看了廣告 找了大仁哥 但是我的心在小羅莉上...瞧 那晴天娃娃好可愛


隨後 就開始各自活動 體驗
防水手機 SONY還是使用跟Z一樣的技術,所以充電還是用底座比較保險
這次的底座台灣似乎是一起賣 跟Z台灣版不同
底座的設計也跟以往的不一樣 採磁扣 還蠻好玩的感覺
原想買來看能否給Z用 可惜接點 配重都不合
SONY其實可以考慮拿ZU的底座去改良成通用型 我一定支持

開始比大小 6.4 VS 5

正面疊疊樂

這個金屬按鍵 似乎跟透明帶一樣 可以成為經典了

比厚度

裁判~犯規阿 犯規

電源鍵上方放SIM卡跟SD SIM 卡跟Z依樣要放底盤

耳機孔在右上方 外露

另外一邊是USB孔

這次的防水蓋比較長,外加外框式圓弧形,導致我感覺很難蓋上(跟Z比較)需要比較用力

ICON 數量比較 Z 4X5 ZU 5*6 真的差很多 眼睛都快花了

同畫面比較(這不準,現場的工程機還沒效調好 一樣是BE2

吃糖果~! 相信未來會持續升級 應該不會被放棄吧


連拍模式

高速連拍蠻爽的 拍完後開相簿看會自動分開 連拍的會另外分層

這次的相機就相對遜色 800萬 沒閃光 感光元件大小我沒注意 不過還算堪用

鍵盤多了單手模式 這是右手版

這是左手版 按 箭號可以左右轉換

最後不免要測試IP58

連我的Z也一起跳下去了
這次ZU比較可惜沒有實體相機鍵 都做到6.4吋了 沒差那一個小小的按鈕吧

==========================配件區==============================================

因應大螢幕 所以使用配件提升方便性也是很重要的

SW2 按鍵跟ZU很搭(阿不就一樣)

戴在手上

SBH52 這我蠻喜歡的

可以直接當聽、話筒

=====================隨手拍拍=======================

都叫我拍了....







認真認真認真
==========================總結心得======================================
ZU 不錯 效能跟畫面都比Z提升很多
可惜只是試用體驗,有些情況必須要用久一點才了解
例如 使用後是否跟Z一樣會熱機、跑一些高畫質影片的情況
播放歌曲音質,WIFI連線的狀況等等...這些就等其他人的評測吧
小缺點就是相機畫素下降、沒閃光燈,但是有強調夜拍功能強(確實比Z強)
以及喇叭跟Z一樣 可以用手遮著就沒聲音(但是位置變了 比較遮不到)
寬度跟護照一樣 但是真的很大 比較不適合放在身上 丟包包比較OK
這對手機一定要放口袋的人就比較沒法接受了 (雖然展示時是從西裝外套拿出 看不到痕跡
但總不可能都穿著外套吧ˊˋ
體驗心得在此結束~~!!
以上全都由本人編著 而本人算小SONY 控 故此文章並非抱持著公正獨立的心情編輯
純粹是個人感覺想法 所以各位看官若是覺得不太舒服 那在下先跟您說聲抱歉
此外 照片拍得不好 傷眼 也在這裡一鞠躬 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