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一下個人淺見使用過兩隻810手機m9&z3+m9使用期間歷經幾次更新,發現過熱問題真的慢慢不這麼嚴重,因此認為810應該是各家調教問題..所以基於品牌喜好換了z3+前幾個月使用中真的被過熱問題困擾很久連續長時間操作,被降頻搞的一點都不像旗艦機種但是經過8月底的更新後發現溫度真的改善不少讓我重拾對sony的信心如今看了sony發表下一系列機種全使用810反而對sony的調教更是抱有期待跟信心相信sony應該沒這麼無聊,知道810過熱問題還全系列搭載吧..所以相信過熱問題應該可以解決的不錯吧吧吧吧吧?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5吋 4k 解析度螢幕, 這明著是要打蘋果.樓上有人問哪家面板可以供貨!? 只要客製, 有量, 大廠都可以提供.剩下的是表現問題.各位想嘗鮮的, 或還未買 Z 系列的, 可以買! 這是芯片大躍進前的逆襲. 為何是叫 Premium? 很簡單! 是為了明年那顆Qualcomm 16/ 14nm 芯片做暖身.後年是 10nm 工藝, 看來蘋果無法再堅持低頻率了.以時間序言, 明年是 4k 顯示好用期, 後年更是成熟期.我比較好奇的是: 蘋果如何因應!? ( 反正都有很多人買單? )還有人提到啥無線充電! 這個我不要, 請給我"曲面式感光元件",估計這個一出來, 無論我手上是有多新的手機, 都會換.末尾來評論一下 5.5吋 4k 螢幕的實用性: 若是配上更優秀的感光元件, 或撥放單眼拍的照片(2400萬畫素相片), 4k 和 2k 的螢幕播放出來的會有感覺! 4k 的隱約有種 3D 的立體感.不要再相信人眼無法分辨這種評論了!當然, 系統軟體的卡通圖是沒差就是了, 有差的是亮度問題.不過新型的 LED 背光模組可是有 300lm/ W 以上, 就看系統商願不願意大成本上嘍!~
人眼無法分辨的原因是大多數人視力並沒有這麼好你有到視力2.0那樣嗎?大多數有點近視矯正後也到1.0甚至有的人還有閃光、矯正後並沒有很好的一些因素看FHD都很難分辨出來更何況到4K我比較希望sony在拍照、錄音、續航力這方面更加強其功能不要只追求螢幕高畫質 螢幕其實到2k已經完全是人類眼睛的極限了
sutzu wrote:人眼無法分辨的原因是大多數人視力並沒有這麼好你有到視力2.0那樣嗎?大多數有點近視矯正後也到1.0...(恕刪) 如果一個是隱約有立體感, 另一個只是感覺細膩而已,這樣有沒有差!?請用專業點的器材拍低壓縮的圖, 不要低光源,不要強後製, 主題的景深夠大(非光圈大),拍出較有水準的照片. 是能分辨的!這幾年來, 網上有流傳一個"號稱"專業的評論站,宣稱要站在 LCD 電視離多近, 才能分辨 4k 解析.還煞有其事的製作了一張漂亮的表, 多大解析度觀賞距離要多少才有意義.我說: 這個站的朋友該打屁股, 測試的是兩條純色的線, 當然是分不出來啊! 若是一白一紅, 或是一藍一綠的兩條線, 會分不出來才有鬼勒!!!現實上是畫面上到處顏色不同占絕大多數! 就說說我看展時 8k 和 4k 同尺寸展示, 遠遠就能分出8k 的好處, 近看才知那個有立體感的是 8k.繞了整個展場, 包含只有 4k 的廠商, 還是覺得8k 屏好! 這樣有沒差呢? 眼見為憑嘍!我近視 500度, 有老花. 相信眼亮如各位,更能分出來差異吧!我的評論和各位略微不同: 既然有 4k 屏,還不快快把"曲面感光元件"裝上, 這樣才能對得起4k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