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可愛P wrote:
我沒有想用大陸牌還是(恕刪)
其實樓主的憂慮和擔心,這我可以深刻體會。
早在Xperia XZ2系列開始,我就對索尼手機感到失望,過去有看過我發言的人,應該都會有點印象我這3-4年對索尼手機的批評是不間斷,能酸的就酸,能罵的就罵,能嘲諷的就嘲諷。直到Xperia 1M2出來後,日本索尼在這支手機上的用心和努力,才真正看到日本索尼還是相當地重視這一塊市場。畢竟日本索尼高層為了要消除手機和相機部門之間的摩擦和內鬥,把2個部門的部長直接做輪調,這個手段非常的高明。所以自從1系列和5系列的第二代手機登場之後,我對於日本索尼的批評聲就漸漸地減少,只有讚賞聲。但是......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台灣索尼了,首先是手機定價和產值的問題。
就如同樓主所說的,1系列和5系列定價漲價太多,雖然公司要營運要獲利要宣傳這點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制定的價格毛利抓得未免太過於誇張,1支手機新上市不到3個月價格先跌個3000-4000元,半年再跌個3000-4000元?
我以Xperia 1M2這支手機來說好了,2020年6月上市35990,過了2-3個月跳水32500,再過2-3個月跳水到27800? 當初我拿1M2時,是直接找地標拿貨,購買日期是2020年10月(我生日月),那時候我帶著9000元振興劵+16500元現金購入,從6月上市短短不到半年,從35900跌到25500,這毛利差了29%,直到1M3一發表後,價格帶就停留在21000-22000左右,最後到它停產價格約21000上下,這代表什麼? 代表從手機大盤商開始到台灣索尼手上,台灣索尼抓得毛利大約是40~42%左右,這點實屬誇張,而且送的贈品和優惠又沒有比國外好,當台灣人是盤子?
台灣索尼高層說「以產量來控制價格,要以價格來獲利」,老實說「非常難」。為什麼? 因為安卓手機不是蘋果手機,就這麼簡單。
因為連蘋果公司都不敢幹「以產量來控制價格,要以價格來獲利」這點,所以在市場上還是都買得到iPhone12,蘋果公司也不可能說賣不到1年就給它停產,因為還要考量到維修料件和消費者手頭預算問題。
可是台灣索尼卻這樣子給它硬幹下去,請問1M2和1M3的銷量是賣得很好喔?近期索尼手機在台灣的銷量排名,我想大家都清楚(?
短期獲利只會把SONY這個品牌給玩爛。
索尼旗艦手機的價格合理帶,若是以想要跟三星、OPPO、小米等作競爭,還有獲利長期考量,我認為1系列定價在32900-34900算是合理範圍,又不失台灣索尼的定價習性。獲利問題應該要控制市場價格,特別是中盤商,接著定期推出優惠方案,優惠折扣和贈品送好一點,不要像2019年送那什麼賣不出去的爛庫存機助聽器,國外都直接送真無線1000X系列,台灣索尼送那什麼爛東西啊? 再來每半年一次降價15%毛利,過個1年差不多下一代新機上市後舊旗艦再賣個3-4個月,利潤帶抓個9%~12%後再停產,剛好新旗艦也上市3-4個月左右,消費者可以舊機換新機無痛升級。接著上一代旗艦還有零件可以修理賺維修費,這才是真正獲利長期考量。
以上算是我的見解。
對於台灣索尼,我只有失望二字。光是2021年新電視為了那17%關稅閹割調節器,閹割有很便宜? 好像沒有耶?三星和LG電視沒閹割還不是照樣壓著你死死的? 手機更不用說了,市場策略錯誤,三星的策略行銷都做得比你們台索好,不知道那些台灣索尼那些高層腦袋在想什麼? 難怪這幾年索尼人才流失到三星和LG、蘋果去不是沒有原因。
希望台灣索尼的高層不要把 「SONY」 這塊招牌給玩臭啊~
台湾、日本と韓国のデジタル家電を観察し、分析し、評価する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