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Xperia 1 VI 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antiver wrote:
前鹽下...SONY...(恕刪)


OLED pentile像素要折算,7~75折左右,396*0.75=297,小於330屬於肉眼可見範圍。
LCD採用RGB排列,像素不用折算,因此iphone 4的330 ppi細膩度沒懸念的比1 VI好。
可以觀察到蘋果使用OLED的設備PPI都在450左右,LCD則是330左右,差不多差了0.7~0.75倍。

我自己的視力是1.0,但是PPI小於330的設備在30公分使用距離是看得出來的,而且很明顯不用對比。以前曾長期拿過Vivo NEX S,那隻PPI只有388,有夠痛苦。拿遠一點看不到字,拿近一點有點糊,拿更近看更糊,最後只能把加大字體並設成粗體。

1 VI 396PPI不會好到哪裡去,但如果使用手機的距離都在35公分以上,那麼1 VI對於半數人來說不會有差別。可是有時候手機使用距離會小於30公分,此時不到300 PPI就會很明顯。所以我才說,VI可以買但請拿遠一點用。畢竟還有更糟的zenfone 11 ultra 388 ppi直接重現我當年的惡夢,我覺得Sony這邊的論壇水準很高,Asus那邊真的完全不能嘴ㄟ。388 ppi到底有什麼好護航的,妥妥的千元機PPI。

PPI跟螢幕大小也有關,旗艦機中螢幕比他大的很少1080p,螢幕比他小的沒有720p。1 VI PPI低於95%旗艦機我覺得其實差不多啦,畢竟七年以上一堆LCD手機根本不用折算,最早開始用OLED的三星從note 3開始就是2K。十年前旗艦機流行2K 5.7吋 LCD面板。接著五六年前OLED開始普及,但礙於屏占比,螢幕普遍不大。之後幾年被1+7 pro帶起2K面板,螢幕做大的同時也流行2K面板。這一兩年中國製OLED開始普及則次旗艦都換掉1080p改用1.5k。我能想到PPI比他低的這大概也只有s21+, 22+, 23+還有zenfone 11 ultra,都是近幾年螢幕越做越大,卻還硬要省成本下才會出現的手機。

三星被一路從s21+罵到s23+,s24+終於改回2K。重點是s20+ -> s21+降解析度降價了五六千塊,Sony呢?蘋果用戶九成看不懂參數的,加上蘋果最愛閹割了,為什麼始終不動PPI?不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多數用戶會發現。降了解析度續行提升難道不好嗎?蘋果用戶難道不會覺得這代提升了嗎?甚至無印系列沒有高刷沒有LTPO也依然堅持PPI要在450左右。

螢幕解析度用1.5K、2K最為平衡,4K降為2K、1.5K雖不是整數但並不會比原生2K、1.5K畫質還要差,甚至可能會更好,例如a7s3 4.2K超採到4K確實有讓銳度提升。對於手機來說,超採並不會占什麼運算資源,GPU早就有相關的指令集直接幫忙做掉了。也就是說,2K螢幕看4K影片妥妥的會比1080P螢幕看4K清晰度要好上不少。沒有原生2K的片源完全不是個問題。

至於利用AI提高1080P螢幕的畫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最終畫面呈現就是1080P。只有一種情況成立,影片本身被壓縮過。Sony音訊上的DSEE extreme就是如此,如果遇到無損音源最好關閉,因為沒有提升效果。但是那是影片本身的問題,系統解析度的上限還是被螢幕給綁住了。Sony將這些AI升頻技術用在電視上,是因為電視基本上都是4K起跳,而現在8K片源不夠多。為什麼是提8K是因為4K的影片被YT之類的平台壓縮過,AI升頻技術依然能帶來提升。在手機上有這精力去搞AI畫面提升,不如用2K面板然後開發演算法最佳化1080P升頻到2K或是4K超採到2K的畫質。這東西如果加入AI不會是件難事。

在我看來Sony不採用1080P、4K以外的面板只是單純成本考量。在某些情況下非整數的升降採樣確實會帶來一點損失,甚至是偽像。但工程師該做的是寫演算法讓他沒有損失,而不是直接棄用其他解析的面板。念過數位信號處裡的就知道,有一大堆現成的演算法可以去套,效果也都很有保證。真的沒有就隨便找個幾篇paper來看一下就有。還是不行就FFT/DCT轉過去補0再轉回來就好,就是複雜度高了點,但手機應該都有內建DCT或是DFT的電路吧。很容易就可以保證使用1.5K面板的使用體驗絕對大於1080P面板。

1 VI棄用4K是好的,為了自己的堅持捨棄其他使用體驗也不是件好事。但是一舉降到1080p就不免被人拿出來討論,相機上也只有微距跟焦段小提升,用不到微距的是不是可以回去買1 V呢?
boy10803

一堆沒有在用的說有差,真的笑死[笑到噴淚] 真要說續航還比較有感勒[偷笑]

2024-06-24 14:00
cordinator921

我拿IV,有去門市跟實展機做比較,確實ppi部份是有感的差距,但那要很近看才有感,一般使用距離下其實差距不大,影片上的表現甚至是不遜色於IV的,可能是受惠於Bravia技術吧!

2024-06-26 20:30
hsujim2 wrote:

你說的,我大多認同,不過有兩段我有不同的見解

hsujim2 wrote:
至於利用AI提高1080P螢幕的畫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最終畫面呈現就是1080P。...(恕刪)

我其實提過很多次"解析度不等於畫質"(高畫質的四大因素:解析度、色彩、對比度、階調)
假設給你的8K解析度,但色偏、低亮度、低對比這樣你會看得舒服嗎?
我只能說你過得辛苦,按你的標準1080P會讓你看得痛苦,你會少掉很多選擇
因為1080P已是多數人可接受的舒適解析度了

降解析度給人規格降級的差感
但用AI模擬BRAVIA等級的色彩、對比、階調,不完美但也是種平衡高畫質的作法
重點帶來省電超有感,對我來說1080P、1.5K、2K、4K,我寧願選1080P換高續航力
當然對那種三不五時就在充電的人來說,1080P應該就很反感了
還有就是像你這種眼睛已經被養刁的人

給還沒買有再考慮的人一個建議:一定要實機體驗一下,這解析度可不可以接受再決定
雖然我覺得下一代SONY有極大的可能性,將螢幕解析度做升級當個賣點
但我還是私心希望維持在1080P就好了,出門不用考慮要不要充電,我喜歡這感覺

hsujim2 wrote:
在我看來Sony不採用1080P、4K以外的面板只是單純成本考量。...(恕刪)

省成本的說法我也認可一部份,但這一次SONY拿到了三星M系列等級的螢幕
(三星M系列螢幕是三星最高等級的OLED螢幕,以往三星獨家且只賣蘋果
也就是說這等級的OLED螢幕目前只有三星、蘋果、SONY有)

用LTPO技術的OLED螢幕,因新技術良率不高,所以一直以來都比一般OLED螢幕貴

同等級下1080P一定比2K螢幕省成本,但拿之前4K解析度的一般OLED螢幕
跟現在三星M系列採用LTPO技術1080P解析度的OLED螢幕比
成本不會比之前的4K_OLED螢幕便宜,甚至更貴都是可能的

降解析度就是降成本的說法,不是絕對
一般等級螢幕換到高等級+新技術的螢幕,各位可以想想真的有比前代省成本嗎?
主因是索尼量體小,成本本來就比別人貴,才會有1080價格&別家2K機種一樣價格,如果下代換2K+s8gen4,256g可能來到43990,512g來到46990,屆時一堆酸民又說為何人家一樣規格可以壓在40K內,為何索尼要賣超過40K?,不管如何都有人嘴,所以結論,自己喜歡就好
s2525252525a wrote:
你說的,我大多認同,...(恕刪)



  1. 它牌一線旗艦機的螢幕規格多是以2k + LTPO基礎,再配上各家的獨家顯示技術如:廣色域 or 原彩顯示 or 全能液態螢幕 or Gorilla Armor超低反光屏 blablablabla等,上市時也都如sony的工程師訪談般行銷包裝了一番,並無你所假設:只有4k屏但低亮度低對比還色偏,甚至很多品牌在這些解析度以外的面向也勝過1 VI。這時1 VI開出的售價與這些旗艦機相當甚至更貴,除了螢幕又無其它更優的規格或功能(連HDR權利金都繳不出給Netflix了),不就意味著屬於降低成本拉高利潤嗎?
  2. 跨國大型品牌,旗下的各事業體都是獨立經營各負盈虧,xperia要alpha相機的cmos要花錢跟影像事業體買,不然它們何不拿來賣別牌能賣更多更貴?而哪項產品持續賺錢,隔年就能取得更高預算做更好的產品賺更多錢,反之就很少。成本預算是有限的,不然ceo把好學生如相機、耳機、電視等事業體賺的錢移給後段班做為明年預算,沒有了公平性這公司要怎麼鼓勵各事業體衝刺賺錢?大家都擺爛就有人來救了,這是很基本的管理原則。sony這般老企業各部門自掃門前雪的山頭文化很嚴重,平井一夫才會一直呼籲one sony,希望大家能通力合作。以上應能合理推斷Xperia拿不到多的預算。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69083-hirai-is-retiring-and-sonys-one-sony-dream-is-on-the-verge-of-being-realized

基於上述,我自己是認為銷售數字越來越差的xperia,會採取省成本拉高利潤的手法,這作法在各公司也都很常見。
s2525252525a

1.假設只是解釋"解析度不等於畫質"不是說其它手機不好;2.不跟它家比,真的有比前代省成本嗎?新長焦+新螢幕+均熱板三賣點下,3.5耳機孔優化電路+新音效IC、換較大的雙喇叭、電池優化,真省成本可不做

2024-06-24 3:39
黃中政 wrote:
本身一直都是sony...(恕刪)


不怕樓主問,
但問了樓主會怕呀。
除非是鐵粉呀!!
hsujim2 wrote:
OLED pentile...(恕刪)


https://youtu.be/1ia9wf1w2qw?si=kqmBbI7oV8IiTrrn&t=358

終於有人願意認真測sony這塊螢幕了。講結論吧

1、降成1080p確實省了不少電,但是螢幕本身比起三星的2K更耗電,且sony螢幕還更小。不過因為系統的渲染分辨率比三星低很多,所以續行優於三星。

2、亮度提升明顯,但是依舊不如三星的2K,並且也是依賴微稜鏡,側看會有偏色。

3、PWM調光降低成240hz。

綜合亮度跟功耗表現這應該是幫忙清以前三星E4、E5材質的庫存品。看亮度感覺E4加上微稜鏡機率大點。順帶一提現在外賣最新的是E7材質,所以1 VI的1080p才會比三星s24 ultra用的2k 120hz不外賣的M13基材還要耗電,甚至s24u螢幕還比較大。

重點是sony自己知道解析度降低字體跟圖標邊緣會比較模糊,所以這代改變了默認DPI,加大字體跟圖標的大小。

再次強調,我沒說這塊螢幕很糟,也許色彩表現真的調得很好。

但是同樣是數學,如果有個人微積分考100、線性代數不及格。他可以去當微積分助教上助教課教學弟妹微積分。但是線性代數還是乖乖回去重修。而且以後找工作每個主管都會問你,為什麼線性代數不及格?
1 VI解析度PR5,當然不及格。

想買的人還是去現場體驗看看,尤其著重看字體邊緣,如果能接受再買。
cordinator921

總覺得樓上有點難以接受別人的看法,我拿過1跟1IV(現役),確實拿去跟實展機比較是有些差距的,有的人就是會很在意這視覺差距,所以我也都跟我朋友說,你要換之前先去看看實展機,能接受再換

2024-06-26 20:35
hsujim2

是的每個主管跟教授都問,我工數、微積分都95以上,線代79就一直被問了,更何況不及格。很多東西是只要認真並拿出誠意,就會及格的。希望某廠下一代改進。

2024-06-29 5:19
喜歡、有優惠就買就辦,綁機方案真的會省下蠻多錢的。。。
原本買手機都只買白色的我,也對這次的紅色非常心動。。
只能說索尼很會出顏色啊。。!
maidreamin

紅色不是只有官網跟直營能買嗎? 電信商可以綁約?

2024-06-25 9:16
antiver

電商只有三色,紅色就官網/專賣店的單機... 但據說有的專店有合作的門號方案吧!~

2024-06-25 15:08
而家拍攝連續按快門鍵
仍然會出現delay 或者 慢左嗎?
不過因為系統的渲染分辨率比三星低很多,所以續行優於三星。

你這說錯了,影片明明是說Xperia 1 V渲染分辨率調低,從4K變成跟VI的1080P接近

SONY省電除了螢幕,另外就是效能上,調校的較保守,限制了最高效能所以功耗也較低


亮度提升明顯,但是依舊不如三星的2K,並且也是依賴微稜鏡,側看會有偏色。

我覺得你這樣說,會讓人不懂的人誤會只有SONY的會這樣
三星在OLED螢幕中加了一層"微稜鏡",有光聚焦、增加亮度,降低功耗的作用
副作用是可視角度變小,側看色偏,簡單說只要用上三星OLED螢幕的
都有這問題,只是可視角度影響多寡跟色偏明不明顯而以

再說了現階段比三星亮的螢幕,也只有華為、小米、vivo、POCO

綜合亮度跟功耗表現這應該是幫忙清以前三星E4、E5材質的庫存品...(恕刪)

大多新聞都是說SONY拿到三星M系列基材的螢幕
個人推測可能不是較新的幾代,所以給人一種規格上輸給
使用新一代E系列基材的1.5K、2K螢幕


所以這代改變了默認DPI,加大字體跟圖標的大小。...(恕刪)

解析度變動本來就會影響字體跟圖標的大小
就像你電腦的解析度調整,字體跟圖標的大小也會不同
DPI無調整正常變動下,越低的解析度,字體跟圖標就越大
反之亦然,越高的解析度,字體跟圖標就越小
antiver

網路沒門,無法限制有心者就來扯鈴的!~...老索能正面看到不同時期索機的轉化即使造型,不燃一堆不就離開更乾脆~...各代間能正多大于負已然值得索友欣然,追著一梗蝦打像傻逼也!^_^~~

2024-06-25 10:51
stephenchenwwc

說到省電, 1 VI 用我一樣使用的慣性強度, 目前已撐到 2天半, 有可能可以用滿三天. 我是沒玩手機遊戲. 做為一樣是 4nm SoC, 這表現很可以!

2024-06-25 15:10
差不多價格我會願意買ZF11U,硬體規格比較好一點,AI現在也都釋出都很實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