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實測 Qualcomm Snapdragon 810 的溫度這次被控制住了!

本質就是那樣怎麼調都沒用
只能說每艘船上都有污點
別去碰地雷就好

s810拿去高緯度國家賣還不錯
至少有暖暖包的附加加值
八月信徒 wrote:
我覺得Z5一出都直接...(恕刪)


z1c都和z1一起升級啊

閣下還好嗎?
說真的~

一堆人說Z3+放生放生
到底甚麼叫放生??

SONY有說不幫Z3+更新了??有說沒有Z3+/Z4這款手機了??還是直接不承認有這支??
如果有的話,就麻煩大家貼個網址吧~~那小弟馬上跟各位說對不起
一堆放生放生有的沒的,科技產品不是都有個周期性,長跟短差別而已,買到喜歡的才是對的吧??
放生是怎樣,被害妄想症??

前幾天的Z3+更新就直接忽略了是吧??5.1很急嗎??
一堆放生...

就像這次TGS展,沒有展出PS3的消息,就說放生,現在是怎樣??
要廠商顧終身喔??

買東西不就是買外型、買心情、買用途,感覺現在都本末倒置了,有說過要放棄掉Z3+了嗎??把Z3+當成黑歷史了嗎??
它掛在Z系列,基本上不擔心它的後續,早跟晚而已


題外話:
依舊一成不變的模式,只要有新機上,就在那攻擊東攻擊西,以前來論壇找教學,找用法、找分享等的討論都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就是一堆鍵盤神人對未上市的產品找縫鑽,810不是明顯的在那了,軟體改不了就從硬體下手,這次變厚有一半原因不就是為了導熱嗎?另一半是為了指紋辨識,怎麼還可以看到從厚度攻擊,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不就像要電視保固保終身??想找一個輕薄又要續航力可以連續拍攝500張的單眼!!或者要有50倍變焦,體積卻只要手機那種厚度~看到這類文章,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淪落到酸東酸西。到底~現在是怎麼了??都是剩下攻擊文章(攤手)
看不慣的人就別看了~最近各版都變成這樣,感覺~已經沒有以前的歡樂討論串了
z3+其實就有銅導管
只是只有一根外加散熱貼片

z5改成雙導管加散熱膏
效果好像還不錯~

aliona wrote:
說真的~一堆人說Z3...(恕刪)


因為810真得滿糟糕的

神仙也救不活,之前出過810的廠商都只出一支就不敢再出了

不知道索尼為啥那麼堅持,連4.6吋的小機身,也敢塞這顆

我只能說佩服佩服

要不熱只有降頻跟關核,銅管只是導熱好,散熱還是看機身表面積還有材質的散熱系數
aliona wrote:
說真的~一堆人說Z3...(恕刪)


趕快把對S810的調校給Z3+更新,不要降頻關三大核
MONS777 wrote:
因為810真得滿糟糕...(恕刪)


沒錯,被動式散熱的缺點就是無法直接對核心進行有效降溫,並不像電腦能使用水冷,或極限OC時使用LN2來主動降溫,即使電腦CPU裝上在大的塔形空冷,但只能讓核心廢熱不易累積增溫,但基本的溫度還是有的,並沒水冷有效

更何況手機只能透過導熱的方式使廢熱不易累積,或累積的速度慢(增溫曲線緩和,降溫曲線斜率高),但在怎麼導熱還是有基本廢熱在,即使使用十根導管,極限就是在那,不改善功耗,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用S810都挺慘,即使是M9也熱

現在就看第一波使用者體驗心得,看導熱速度是否能趕得上S810
其實什麼黑科技都是騙騙小孩的
前面已經有人提過,被動式的散熱效率有限
在硬體架構沒法更動的情況下(意指S810)
要有效即時散熱只能從降頻跟關核心兩大方向著手

在不可能裝個小風扇主動散熱的情況下
其實差不多就是這樣而已,改善幅度不會太大

梅子BOY wrote:
看裡面核心溫度,用溫度槍測外面溫度,是沒核心高的,國外影片也常這樣測,每次看到都超無言,這就跟車子引擎很燙了,你卻只測引擎蓋的溫度,告訴大家不

專業,
基本上測手機表面溫度沒用,
把核心散熱才是關鍵。

看起來這個S810沒用了,
家裡兩隻Z1分別用了20、17個月左右,
開始觀望換機,
Z5就敗在還是使用S810,
真的非換機不可的話我還寧可換Z3。

解決熱的問題,
從發熱源去解才是最好最穩定的,
透過後面散熱來降溫並不好,
萬一有人套了導熱很差的全罩式保護套呢?
假設原本錄影要30分鐘才會過熱的搞不好5分鐘就過熱了,
因為散熱機制有可能被破壞。

再來,
發熱高的核心就是耗能高,
同樣阻抗下跟電流^2成正比,
意味著耗電量高,
因為缺電而邊充電邊使用的話溫度還會更高,
高熱因這種惡性循環而更熱,
最後損傷的就是電池。

記得以前三星S4有很多電池爆炸的文章例子嗎?
恐怕跟高溫脫不了關係!!
我突然想到 初代xbox360 的三紅問題 因cpu和顯卡溫度過高加上無法快度散熱
導致脫焊,造成三紅而故障 當時我換了四次 也許Z3+不會如此誇張,但溫度過高長時間下來.
真的不會影響到其它零件問題嗎? 但也許是一年後的事也說不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