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en2 wrote:不一定是偷工減料!1...(恕刪) 我也覺得是偷工減料,少了傳輸線無關快充,接頭的轉換,線的含銅,線徑幾條才是關鍵,市面上無傳輸功能的快充線是省掉傳輸線的成本,加大電源部份,傳輸腳短路,好讓機器判定為充電模式,用較大的電流進行充電市面上還有一種叫快充頭轉接頭,我自己也做過,就只要把23腳短路就好了
Jonry wrote:樓主的觀念沒有問題,...(恕刪) 怎麼會觀念沒問題你手機在插上後選僅充電功能不就得了,靠偷料的線這樣做事幹嘛呢....你要充的快那就是買高瓦數的充電器和強調粗線徑的USB線來充SONY 三星 LG 一大堆這類原廠支援快充的線也100元上下吧
windsky2008 wrote:怎麼會觀念沒問題你手機在插上後選僅充電功能不就得了,靠偷料的線這樣做事幹嘛呢....汗 樓主的手機是哪一支? 哪一個Android版本? Android 6.0以前有這個充電或傳輸的選項? 基本上最省事的就是用無傳輸的充電線一插就用,不用再去選擇,這種觀念一點問題都沒有。我還有支Sony Xperia V專門和大陸的親戚朋友聯絡用,平常就只接在電視機的USB孔上,保持手機永遠有電。但就是要用無傳輸的充電線,才不會讓電視機一天到晚跳出插入外接式儲存裝置的訊息!另外,無傳輸的線不是偷料,而是把USB第二、三pin加電阻短路,就是所謂的跳線,這是在早期的手機,靠這種方式去判斷是AC充電還是電腦USB充電。AC充電就可以用1A以上的電流充電,而電腦USB 2.0就只有500mA慢慢充。只是時代在進步,現在的充電機制愈來愈多,加上QC 2.0或3.0都要用正常傳輸線才能發揮,除非還有像樓主或我這種人,喜歡用USB Host裝置去充電,卻又不想干擾手機或電腦,這樣有跳線的充電線就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