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實務上,要做到IP67以上的防水等級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才能達到,加上生產良率不高,所以產品的價格當然就居高不下。但,這也不代表產品出來就一定完全防水。所以廠商才會在每個可能的開口,貼張進水標籤,只要標籤變色,就說你沒蓋好蓋子而進水。這其實是很不合理的,但消費者就是會買單。
有可能是防水蓋本身氣密性不好造成進水,或是公差偏差,消費者使用的方式和工廠不同,所以工廠檢查沒問題,但消費者認知的"正常使用"卻發生問題,所以這往往也衍伸出一些消費糾紛。
所以,不用太迷信防水防塵這樣的噱頭,只要產品做到一般的生活防水即可。
你不可能拿手機去撈金魚,也不會帶著它去游泳池一邊游泳一邊聽歌,更不可能在浮淺時用手機去拍照。那,你買一支多出這麼高成本的手機是為何?
我也中標了!
26日買.27日網路還沒開.放著沒用.28日開通了一碰水......
就不能觸控了.後來開始閃.相機都還可以拍.電話也打得進去.但無法接聽
新機總共摸不到2小時就掛了要送檢10天.....
如果檢測說是人為的話我真的瘋了!
我真的不敢相信防水功能了.根本就是要用賭的
有人每天洗還是頭好壯壯.倒楣的人就是一試中標!

等到量產,若要每隻都防水,在QC時就應該加入 浸水測試 選項 ,但是,可能嗎?
加上廠商永遠不會清楚告知所謂的防水應該怎樣怎樣(哪邊該蓋哪邊該關....),算撇步好了
預估在人工組裝下,只要一個工人沒確實把類似防水設備安裝妥當(若趕工就不用說了)
或上游零件廠在生產零件時沒有每個都QC的話(一般都抽樣QC),
假設如防水膠條一次生產上萬,包裝或運送中變形,有無可能??或像晶片一樣封裝仔細,
一個膠條一個封裝,別傻了~搞不好用捆的,壓力等因素造就多少變形了
所以那種防水了不起只能說適用於【不小心防潑水100%】
只能佩服還真的拿手機去沖或浸到水裡...好自為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