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設計真的不是簡單幾筆撇一撇就出來的東西,尤其又是對SONY來說。
為什麼SONY的手機質感總是可以高人一等,每次新的風格總是能讓人驚艷,
這背後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而延續了好幾款產品的OmniBalance元素,不知道是不是跟SONY的不景氣、裁員有關
(純屬個人猜測,該不會連關鍵設計人員也被裁掉了)
感覺現在的情況是:設計頭頭消失了,沒有新的風格走向出現,
只好沿用舊的,然後做點小修改,就套用在新產品上。
事實是不少人只重"規格""跑分",
不會特別去在意手機的外觀造型,只要硬體很強、跑分很高就滿足了。
(當然硬體規格也是必要的)
面對這陣子竄起的高規格平價品牌,SONY似乎沒什麼招架之力,
讓SONY在設計上的付出被人忽略了,然而設計卻是SONY的強項。
從S的透明帶,TX的arc元素到Z之後的OmniBalance,
短短兩年就走過了三種風格,卻都能不失SONY的輪廓,
這在其他廠牌上是看不到的。
近期又流出了不少Z3還有Z3 Compact的諜照,不少人看了是有些失望。
(雖然不能說那些諜照就是絕對,但個人誠心期盼諜照都是假的)
當然真面目還沒現身以前,都還不能下結論,只要還有那麼一絲希望在......
我會期盼SONY能實現諾言,推出新風格。
另外就如前幾樓的大大所說的,UI似乎也需要新的風格。
很多軟體真的也是需要再改進,例如自家的相機,軟體調教的還不夠到位...等等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不求硬體規格多強大、多凸出,只要達成以上幾點就滿意了。
我想大家會選擇SONY多半不是完全因為規格,而是SONY的設計。
在這個手機市場極端競爭的時代立足真的很厲害。加油SONY,不要讓大家失望了

lusam65 wrote:
小弟一直熱愛 son...(恕刪)
主觀的說一些我的看法...

我也很愛SONY...第一隻智慧型就是拿Arc.在當時照起相來讓我非常滿意,
但直到近幾代...
感覺外型近期每代都差不多,雖看似有設計感,但到現在Z2感覺就是沒有太多的進步。
(也許可以解釋成經典就該傳承延續,好吧.......
)強迫作防水機種,有些人若不需要防水的,
就必須把費用花費在這用不到的部分上。(指旗艦硬體規格機種)
如果可以,倒是希望能多元選擇。
當然這可能就扯到SONY的開發及生產成本?!
相信不少人就算知道自己手機有防水,也不敢刻意去泡水,
而不幸進水時,廠商也多半會解釋為人為吧?

相機成像似乎跟他牌比起來已經不會差別太多,早期K810i到智慧型的ARC,
真的都還算是在市場上照相手機屬一屬二。但現在相比之下,沒有很驚艷的感覺。
(這也許是手機相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階段,而視覺上已經覺得都很OK了的關係)
但我希望能來個完全的手動模式吧!!開放多點設定空間...
另外似乎還存在著怪異色偏問題...越看越沒有信心了。
心目中的SONY不該是如此才對,雖不同開發部,但畢竟他在相機界也是有名聲的廠商。
不過我依然很愛他的鏡頭位置(橫拍時左手有更多空間可握)及實體快門鍵設計。
漸漸也從實體按鈕變成觸控按鍵,最後又變成設計到手機螢幕裡,
也許無實際按鈕是個趨勢,但希望可以不要把按鍵做到螢幕下方,
停留在觸控按鍵就好,不然使得手機外有很寬的一個閒置空間。
最後就是不少人吵得很多兇的換電池問題,
這就不講太多了,總之還是認為能換電池就是多一種續航的選擇,
(可直接換電池100%,可以尿袋慢慢充,但是較便宜且總容量較大,
全看使用者在下一個時間點要怎麼用手機來選擇)
多種選擇對使用者來說就是多一種便利、多一種優勢。
我沒有說SONY很差,也不敢說改進建議,只是一些個人感想罷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