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有資料的話還請貼給我看糾正我一下
RS的技術改善不是減少同感光面積下感光元件的體積嗎?
簡單來說就只是減少體積...
1/4吋明顯的感光面積是比1/3吋小
再來不要在雜訊來雜訊去的了,反正其實手機等級的都差不多,雜訊抹多一點就畫面乾淨卻油畫,銳利度高一點就感覺清晰卻較多雜訊,這只是取捨問題,除非感光元件技術有進展性的突破,不然感光元件面積不增加,那個程度就是到那裏!
如果低雜訊,但是銳利度比較不夠,是大家都認為比較好的成像,那為啥版上一堆問說Z拍照怎麼老是糊糊的有油畫感的人?
我不是想說抹雜訊不好,但是我認為沒有雜訊少銳利度不足<雜訊多銳利度較高的說法...只是喜好問題.
至於SP拍得好不好,我看一些網站的實拍,我覺得普普通通,也就是我看不出和R有啥太大的差異....
CPU和GPU的話,SP的會比V的好,好多少請自行參閱跑分,但不管是SP的還是V的都很夠用.
電池V的容量較小但可以換,SP的容量較大但不能換
V有防水,但是SP有透明帶
兩台其實差不了多少...
不過如果後續SP降價速度比V快,那SP會有不錯的CP值
這兩支都不是sony旗下最貴的手機(或最高階)。
如果是我,會選SP,因為至少是「最新」的。
一萬多元,怎麼不考慮簡單的手飾之類的…
此外,關於磁力儀,總之就是羅盤。直接地使用,其實…迷路的話,開GPS比較實在。
但若有一些特別的興趣,像是「觀星」,或有使用類似的軟體,或是「要寫類似的程式」的需求的人,沒有就是不行。
拍照的方面,其實也不用想太多。因為我也想換手機,老實說,想了也等了半年多。雖然還沒決定理想的手機,但有一個並不正相關的結論。那些會講一大堆術語,像:感光、成相、光圈…的人,真的要拍照的時候,會拿出他們的單眼(然後你會想給他們一拳)。基本上我打從心裡感謝那些專家提供的知識,但或許它能足夠讓您們記錄下重要的回憶,其實就夠了。
怎麼還沒看到網友詳細的分享文?
中階手機似乎沒 Z 來得熱烈..
TX . SP. V 現價差不多 (12,500~12,8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