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Acro s進水的用戶請進來一下...

Love_android wrote:
也不能因為防水手機進水是常態,
製造商就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啊,


重點就在於...

丟出問題的人[單純就事論事],
真的有按照操作手冊裡的做嗎?

再次說明,我只是就事論事,因為這是人性。

例如,
「真的就是忘了蓋緊或鬆了沒注意到,造成進水。
 然後宣稱有蓋緊,但還是進水了。
 或者,拿到浴室洗澡順便洗手機,
 我想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防水不等同防水蒸氣。
 其實警語裡面有寫。
 這種情況下,就算蓋緊防水蓋,手機還是會因水蒸氣入侵而受潮。」

通常在十字路口被撞的人都會講「他突然衝出來撞我」,
卻不見得會講「我其實闖了紅燈」或「其實我侵犯對方路權」。

製造商要如何證明手機的防水沒問題,
而是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錯誤?

也因此 Sony 才要公布他們的檢測流程,
進水的手機送到通信行,行員也不敢講是否人為。
但一回原廠檢測,
防水蓋蓋緊後進行測試,功能還真的沒有問題。

那到底是誰的問題呢?
01 已經有太多這種類似想以群眾的力量來撥正至亂來逼廠商就範的案例。
老實講我無法辨識,但我寧可相信廠商。

如果真的擔心自己手上的防水機有問題,
那盡可趁著免費健檢的活動去做測試,
如果有問題就可以馬上調整,
至少不用隨時丟水裡測試是否有問題。

最後,提醒各位也有拿 Acro S 的機友們,
雖然它可以防水,
但如果真的碰了水,離開後請盡快擦乾,
因為難保乾的過程中不會有水氣進入,
至少我自己就是這麼做。
2012-11-03 13:08 by kkchou 只是
GPS 不能在室內用 製造商很難負責
防水功能 防水孔沒密合進水 製造商很難負責
電話功能 在深山沒基地台 製造商很難負責



這回覆斷章取義到了極點
文內有功能正常四個字

還要跳到說室內用gps
深山打電話
真有趣

防水恐不密合本來就是製造商的問題
這就沒護航的必要了

newazel wrote:
這回覆斷章取義到了極點
文內有功能正常四個字


文內有"條件"兩個字, 所以沒照手冊的條件來用,出問題再來東拉西扯嗎?

如果生產過程防水沒做好,就會像10月初的防水平板全面停售一樣,並且召回檢測的做法

等到確定產品製做達到要求,才會再拿出來賣,LT26w在日本賣那麼久了,

我寧可相信是"個案",而不是"通案".

所以我比較相信 TpToday大大的說法~

PS.這次SONY的健檢有公佈他們檢測防水氣密的儀器及方法,我想這就比較有說服力了,可以google一下
"防水手機 測試"就看得到了.


小弟覺得~
廠商推防水與防塵的產品
但消費者買了使用後,卻發生受潮或入塵的事~
這責任該歸誰??使用者?還是廠商?
我想.....
若是和已身有關的話,都會說是廠商的問題!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說實在的,小弟也不知!也不了!

只是小弟覺得~
廠商應該不是笨蛋,會為了一時的利益,而造成永久商譽的受損
或許有人認同小弟的看法?也有人不認同?

反正~
建議、申訴或抱怨~這是消費者的一個權利!
當消費者有提出質疑時,廠商應該針對消費者所提供的質疑,提供資訊解惑
只是......這個資訊,消費者能否接受?能否認同?這......還是因人而異吧!

那泡水的手機送維修站應該先進行一下防水測試,
如果防水測試正常也應該提供檢測時的照片或畫面給用戶,
這麼做不只保護Sony本身,也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證明是你自己沒做好防水措施,不是我的錯,
檢測畫面應該是消費者可以要求的部分,
我的HTC Explorer泡水,他們都還可以提供主機板氧化的照片勒,
照張照片或提供手機畫面而已,Sony不可能做不到。

Love_android wrote:
那泡水的手機送維修站應該先進行一下防水測試,
如果防水測試正常也應該提供檢測時的照片或畫面給用戶,
這麼做不只保護Sony本身,也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證明是你自己沒做好防水措施,不是我的錯,
檢測畫面應該是消費者可以要求的部分,
我的HTC Explorer泡水,他們都還可以提供主機板氧化的照片勒,
照張照片或提供手機畫面而已,Sony不可能做不到。


我同意這位大大的說法!
當初去拿手機也向sony要了檢測數據但是他們的工程師說檢測數據是sony公司所有不能提供給我們消費者,而且去拿的時候又問了一次入水點說法竟與電話中說的不一樣!電話中是說無法判斷,但是去拿的時候說是從USB口進水的,還有本來兩張試紙都是白的,拿回來後sd槽那張試紙竟然變色了...

我想sony的工程師應該是測完防漏之後就沒拆機子了,因為我拆開後重要零件看起來都沒有受損,進水量看起來不多,但是電話中工程師說碩多...,所以個人是覺得sony只做到了檢測防漏並判斷是否人為,並無做到嘗試修復這塊,感覺sony的方法是測漏過=人為要價15000,測漏沒過=換隻新的給消費者,但是我們都看不到檢測過程!

另外:我的acro s拿回來後經過拆機+簡單處理後,它復活了!
平常都有聽俺機的習慣
耳機孔蓋子變得很難蓋 也不知道有沒有蓋緊
要拿去維修嗎?

剛入手一個禮拜多
洗過衝過幾次手機 目前都正常
快拿去修吧,順便請他測防水功能是否正常
我覺得樓主應該去看看SONY手機防水測試的標準機制是怎樣的。

我看過後印象中,凡是手機外表受過傷害,基本上就不用作防水測試了,一概編入人為損害。有蓋的試紙受潮也會直接編入人為沒蓋好防水蓋。這兩項都沒問題就會測試防水測試孔鑑定收集放水機能是否正常運作。之後才會交給工程師鑑定。

另外有網友說防水蓋無法密合,我認為既然無法密合,那就不應該下水啊!應該先送去維修防水蓋,而不是出事了埋怨SONY防水蓋無法密合。買的時候,應該可以當場檢查防水蓋是否密合吧!既然檢查過,那之後為什麼有不密合了?原因可多了!用久了逐漸退化不密合了,之後的使用粗魯損壞了防水蓋導致無法密合等等各種人為問題。就算工地的安全帽也有使用安全期限,過期的安全帽是違規的。那手機的防水蓋也是如此,既然無法知道安全期限,那下水前起碼做到檢查防水蓋是否密合。

SONY也有提供防水須知,接觸非純水必須馬上清水沖洗。這不是在告訴你防水手機只防清水,而是要你保護防水設備,避免腐蝕性液體傷害防水裝置失去耐久性。

這裡也提出了一項重點,防水用的塑料塞是會損壞的,為什麼要檢查防水該有沒有蓋好,也是要確保塑料塞是否正常。如果怕麻煩而忽略檢查,那能怪SONY嗎?自己的裝置要先自己負責,而不是出了問題都怪到SONY頭上。既然那麼不信任防水手機,那當初為何還要買?ACRO S不是第一台防水手機,而且日本已經有的參考,不能說因為是第一手貨,不知道防水手機是怎麼一回事。


繼續等我的V。
台灣索尼官網說......如圖所示~

圖片來源...台灣索尼官網

看到沒,他說可以拿去沖澡~

[2]

本產品根據國際防護等級,評定為 IP55 / IP57。IP 評分的第一位數 (5) 表示該裝置防塵。第二位數表示裝置的密封抵抗溼氣或水分進入的防水等級。IPX5 表示手機在直接受到來自所有方向、使用 30 mm 內直徑噴嘴、距離大約為 3m、每分鐘 12.5 L 的水量且壓力為 30 kN/m² 的情況下,能持續運作至少 3 分鐘。IPX7 表示手機在裝置落入淡水中 (水深最多一公尺,時間最長 30 分鐘) 時,能持續運作,且沒有水氣進入。

去消基會檢舉他廣告不實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