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Xperia XZ3 Dxo分數 出爐..... 你相信嗎?

果不其然,鐵衛隊的兩大打手也來黑一下了,尤其是獵戶K哥到處放火,看到他們來這裡黑也不意外,就當笑話看看就好
三爽被人黑不就是你們造成的?整天吹捧全世界就你們最厲害了,沒有你們這些人我想三爽還不會被人討厭到哪去,不過
他們官方自己也要檢討一下,論預購裡不及國外..論價格也沒有比較便宜,NOTE 7預購的還比後來買的人還要快拿到手機
最後討厭的不是三爽而是那些把三爽吹捧到天上去又不准讓人評論的人
根據網友實拍照 這分數我相信
SONY AUTO 太差
夜拍沒ois 偏暗
只能期待x1表現
baphomat83 wrote:
如果你有看這些評論,...(恕刪)


等等,評測本來就是評手機原始的照相能力了,
本來就沒有人否認壞器材也可以拍出好照片這件事情,
但大家在比的就是同一套量測標準下,哪一台相機的表現會更好。
XZ3拍照確實可以很好看,這無庸置疑,十年前的 Sony Ericsson U1 Satio 拍起來也可以很好看,問題有很多可被量化的標準是差很多的。

你可以聲稱,自動模式不好,手動可以拍出很好,這件事情也是無庸置疑,但就顯示出 Sony 對自動模式調教的不好,而對於方便搶拍的手機來說這件事情是很傷的。
再者,手動模式下能調節的並不多,曝光三角中光圈也沒辦法調,快門也非常有限。最多白平衡和對焦點等等。評測中關於邊緣散失和變形明顯就是鏡頭的光學品質問題,剩下的很多都是軟體演算問題。

就是說,XZ3作為一部手機的相機功能,在很多體驗以及成品方面是遜於他廠的手機的,我們不否認硬體和攝影師的能力都能左右一張相片的好壞,而差的硬體在好攝影師手上也可以有好成品,事實上一百年前的相機也有許多好相片流傳於世。但問題就在於,同樣的條件下他成品表現得比較差,無論對於攝影師或一般人來說,許多時候體驗都不是那麼好。
很可惜的是,相片好壞很難量化,而好相片往往取決於攝影者的操作,所以你提出的論點其實是很沒有意義的,因為所有的相機都能因為好攝影師變得出神入化,而所有相機的基本調節都是為了讓使用者再笨也能有最低品質的成像。換句話說,一台相機的upper bound是由攝影師決定,而lower bound則是由相機廠決定,很明顯,Sony的lower bound不合格。


應該做的是督促Sony進步,期待一下 Xperia 1 的表現。而不是看到不盡人意的評測就說別人收錢、不公正,批評其他網友不懂相機。這樣層次不會提高的。

ferrari906227 wrote:
多學學OPPO吧
不用送任何評測
前後兩千萬,拍照更清晰

SONY的問題不是在於鏡頭跟感光元件,而是在於調較

SONY在軟體調較這方面我只能說...人材都給相機部門了嗎

完全沒用心在手機上

市面上比較大的牌子裡面...我認為SONY的軟體調教最不用心
DXO官方說法評測一支手機要拍上千張來計算分數,這些相片不可能全放上網
而放出來的樣張拍很差很正常,這是為了要說明這支手機拍照的缺點有哪些
這樣使用者才可以參考在哪些環境下不適合拿這支手機拍照
跟一般網友拍照分享出來的自然有落差,因為正常不會把拍壞的照片放上來讓人笑
Viert wrote:
DXO分數本來就是參...(恕刪)

又在找藉口
分數高就說正常
分數低就說不正常
dxo是什麼機構
怎麼塞錢
只有送測的機子拿錯了還比較相信

ds934117 wrote:
等等,評測本來就是...(恕刪)



但你的重點似乎也是錯誤的

說真的 這串很少人去在乎到 分數是否有超越其他廠 或什麼


而是 分數低於自家XZP這檔事


尤其僅用4張圖 囊括所有優缺 其他家 評測 卻是多張照片 再來點出優缺 (包含各種場景)


重點是在這裡


輸其他大廠 也認了 畢竟SONY 自動就是沒那麼好


最後對我來說 DXO 依舊是 不可參考的評測網站 很抱歉 不管今天給高分或低分依舊是一樣

畢竟太多爭議了

前面有看到的話 給個笑話 小米酒 4k


要看這間的 我寧願去看 gsmarena 同樣是有指出優缺

其各大旗艦pk

送測本來就要收錢阿不就1W鎂,索尼又不是付不起,DXO也只保證送測這台手機可以拍出跟他一樣,他可沒說後面賣的手機能拍這樣,這東西就索尼鏡頭+買高價算法=實際產品,所以米9能打過正常,因為有買算法
SEBI7248 wrote:
但你的重點似乎也是錯...(恕刪)


我是在說我引用的那串結論是有問題的,那一位的邏輯很明顯是有問題的。
而輸給 XZP 這件事情在前文內早已有指出來,數據上 XZ3 確實有很多問題了。

而且很多時候DxO一開始就不會放出所有圖片,例如S10也是最近才補齊所有圖片的。
這只是寫文章的問題而已,但評測標準他們早就都有公開了,該拍多少個數量級的照片和多長的影片等等。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他們不會只拍四張就做完全部的測試。

DxO 有趣的地方在於,他提供了一般的媒體做不到的量測。
而這種量測很多時候是很反直覺的,但卻是相對客觀的。
無論是照片的數量級、量測的標準、人員的圖形與電子專業程度都是勝過一般媒體的。
所以對我來說 DxO 還是一個更可貴的存在。在這種網紅當道的時代,電子媒體看起來確實變得專業許多,
但現實是電子媒體的專業度其實也只比一般人多一點。
大多還是用主觀角度去看待,當然這也沒關係,
但現在有一個提供專業量測標準的公司來做這件事情,我覺得再怎麼反直覺,他的參考度還是很高的。
講難聽點,要用錢來收一個媒體或網紅簡單多了,對於行銷來說成本更低而且擴散更廣。

ds934117 wrote:
我是在說我引用的那...(恕刪)


但下面的官方回文 說 要縮小文中 內文量 ?

所以才放這麼少?


有這麼剛好的事情@@

DXO 我依舊認為評分方式有問題就是了 就算今天不是SONY

其他家 我想應該也有蠻多人哀哀叫過

我寧願看 gsmarena 那種制式 場景都一樣 要自動 或手動 參數都有 甚是

高低光 那些反應也都有 並附上 與他牌旗艦的參照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