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ian wrote:大大的質疑小弟一開...(恕刪) 3840X1440的解析度還是大於2560X1440阿,所以SONY XZP的畫素大小一定小於G5.我不知道你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你會覺得假4k等於真2k?
方偉 wrote:3840X1440...(恕刪) 小弟並不想在這裡跟大大再去爭執這個,外國文章已經很明確講出是rgb的組合,大大有興趣就自己研究吧如果大大真的很質疑,何不自己做出真4k的5.5吋螢幕來比拼?
所以這塊4K面板的垂直子像素有1440*3=4320個,透過SPR的方式在4K模式下提供2160的垂直解析度?那我另一個好奇的點在於1080P,如果XZ P跟Z5 P一樣大部分的操作都是用1080P的解析度,這個解析度在這塊面板是不是就是一點用6個水平*4個垂直子像素?以它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剛好RGB各會分到8個子像素。
ops0125 wrote:對這張的選項有點疑...最下面是1080/120fps那中間跟上面都是720/960fps嗎?除了中間的僅限一次跟上面是無限次以外,他們兩個還有甚麼不同的地方呢?(恕刪) 小弟在友站有看到解答:中間跟上面的模式:中間是錄影的過程中點選慢動作按鈕,點選的 0.2 秒會錄製成超慢速影片。上面是「One Shot」模式,僅在按下錄影鈕後錄制 0.2 秒的影像,並放慢 32 倍速變成 6 秒的影像。另外,官方透漏以後可能有機會新增「終了觸發」的模式(按下快門後回朔快門前的 2~4 秒慢動作影像)p.s:官方有補充,sony的超慢速其實是放慢32倍(錄影時間是「0.182 秒」,再放慢 32 倍變成「5.82 秒」),取0.2秒放慢成6秒是方便記憶
難得看到這激烈的回覆(不要誤會,個人認為理性討論並非壞事,非理性就壞了),小的看了前幾篇得到以下看法1.目前就手機螢幕來說還沒有其他家廠牌像錢尼推出4K,縱使非全時4K也無論他是哪種排列方式 他就很奇葩(不然前幾篇也不會為此討論成這樣) 你硬要歸類他是LCD的P排列也好或者是傳統RGB也好 她似乎都具備了?2.其實查了一下相關資料就曉得採用SPR無非是減少了子畫素,使得畫素與子畫素在面板上的設計空間得以放寬,良率得到提高;更高的穿透率、更低的耗電量;減少畫素的驅動機制(問GOOGLE得到的解有錯麻煩指證)真要說為何不用傳統RGB應該就是良率、亮度、功耗 不容易達到FULLHD標準(自己就有Z5P可以得到驗證,開到最亮還是沒Z5亮)簡而言之就是就先階段這樣選擇是合適且不至於影響太多?3.真要戰真偽說實話 等其他廠也推了4K手機螢幕再來批判也不晚,畢竟技術的實現本來就牽扯更多環節,要無視成本或良率打造硬體SONY不是做不到而是顧及品質推出來貴死人肯買的就相對更少那不是更不好以下是查到有關SPR的資訊(感謝有人提到我不知道的名詞 長知識了)SPR無論這片4K他是哪種排列我只能說:現役用機Z5P 螢幕顯示94讚! 除了亮度期待可以更高更省電外他真的無從挑剔~
c55103 wrote:難得看到這激烈的回覆...(恕刪) 感謝查證,我就覺得上面不知道在激烈什麼其實關鍵就是第二點,傳統rgb排列在現今技術對於手機負擔還是稍大的。這家評測Z5P的也有提到螢幕,我覺得也可以參考(約11:15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