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子追逐後 , 其實對手機已經沒了慾望 , 但這次用了一年多的 M7 出現電池衰退的現象
約 15% 電量會瞬間 0% 並無法開機 , 於是被動的興起換機念頭
這次鎖定中階手機 , 最好攜碼續約可以折到 0 元 , 最好有防水功能 , M4 其實看實機其實已經相當心動
但因為爬了文考量到 CPU /GPU 效能 , 發熱問題 , 拍照問題 ....
考慮的機種增加 hTC Eye , Desire 820 系列 , Butterfly 2 , 還有 sony Xperia M4
hTC 非金屬外殼機種也不是說不好 , 就是外型不對味 , 塑膠感十足 , Eye 依照需求費率綁約還要 5-6000
於是 Xperia M4 成了最終選則 , 以下就簡單開箱跟心得分享 ~
非常符合售價的外盒 , 滿粗糙的

850MA 充電頭 , 清庫存的耳機 , 拍完可以直接放回盒內

配件中質感最佳的是 ... 傳輸線


主角現身 XPERIA

SONY , 這四個字母賺了我不少錢 ...

我超愛這種全平面設計 , 從 Z 發表開始就一直羨慕著 , 雖說弧形握感較佳 , 但還是愛平面的質感

背面是塑膠 , 硬度還不錯 , 清理貼紙殘膠時大力擦拭並沒有留下刮痕 , 平面質感也有做出玻璃效果來
(那張很難撕的貼紙 ... 殘膠可用酒精棉片來清 , 不用怕霧化)

前鏡頭 500 萬畫素

主鏡頭 1300 萬畫素 , 沒錯 ... 我在背面貼了保護貼 , 正面沒貼

(M4 被罵慘的拍照功能 , 後面細談)

無蓋防水的 USB , 這是我夢寐以求的防水手機啊 !

喇叭孔 , 聽筒的洞看起來有點大 , 其實內層有防水膜

測試相機功能中的補光燈模式時發現 ... 周圍會有導光效果 , 滿特別的



開箱到一段落 , 以下分享些使用心得 ...
M4 的定價很明確已經是中低階機種 , 所以不能用旗艦標準來審視它 ~ 不過就一般使用下還是有幾個基本項目大家都會在意的
== 外觀 ==
這是會讓人一眼注意到的手機 , 做工很漂亮 , 完全傳承了 Z3 的美感
== 效能 ==
以使用體驗來說 , 最直接的比喻 , 圖形效能略低於 One (M7) , 若不玩 3D遊戲很難感受到 , 測試太極熊貓後
M4 的 CPU/GPU 頓挫感明顯 , 但若是上網瀏覽的用途 , 速度則優於 One (M7)
== 溫度 ==
同上 , 執行大遊戲的時候發熱較明顯 , 上網瀏覽則可感覺到溫度但不至於過熱
基本上 如果做同樣的事情 , 我認為跟 One (M7) 的熱差不了多少
== 續航力 ==
看人使用習慣而有不同 , 以本人來說電量足夠維持一天以上
剛拿到的時候有刻意開啟網路分享 , 讓 NB 連線下載 , 手機不充電丟整晚約 7hr , 電量從 100% 降到 42%
所以充當隨身基地台也可以很稱職 (Z3c 表示 我才是續航力 No.1)
== 螢幕表現 ==
雖然不到所謂的視網膜 300PPI , 但顯示效果與可視角度都相當不錯 , 與 M7 表現不會差太多
沒有過去某些機種側角度看反白的情形

大太陽下的辨識性
![[開箱] SONY XPERIA M4 Aqua (黑) == 2015/07/19 更新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7/mobile01-1d9226e66b094285ce243128c0aa3d17.jpg)
== 喇叭效果 ==
外放音量還算不錯 , 拿 Z3c 當對照組 , 其實效果差不多 , 放大最大聲沒有明顯破音
但 Z3c 正面聽的音效較為立體 , 跟 M7 對比的結果也差不多 (木耳...)
小缺點橫置螢幕使用時容易被手遮住
== 照相功能 ==
其實原本很懷疑這麼成熟的東西怎麼可能做壞 ... 但毫無意外 , 沒有驚喜 ....
M4 的照相確實不佳 , 而且拍攝延遲頗大 , 按下快門的瞬間 跟照片的成果似乎不是相同時間點
全自動模式下 , 機身後製塗抹相當重手 , 有人反映拍下的瞬間是清楚的 , 但儲存後整個糊掉 , 合理懷疑 sony 刻意做出差異
仔細看看相片 , 有對比嚴重不足 , 曝光值偏低的情形 , 切換 M mode 後有改善 , 但一樣表現不佳
SCN 風景模式似乎更有改善 , 但對高反差場景還是沒辦法 , 最高 ISO 只給到 3200 , 夜拍是不用期待的
測試過第三方相機 APP , 雖然稍有改善但仍無法滿意 (當然是以手機的標準來看) , 而且快門鍵失去作用
現階段要給 M4 相機一個形容詞 , 我想到的是 "殘障"
其實我相信這可透過原廠韌體有所改善 , 就看 Sony 是否願意更新
以下實拍分享 , 小弟已經盡力 ... 從 LR 增加對比及銳化




M4 真要說缺點大概就是相機功能了 , 好在個人習慣用真正的相機來做影像紀錄 , 手機的附加照相功能只求能辨識即可
而且這與旗艦機的價差 , 足夠買台高階 DC 來用 (例如 RX100)
改天再來進行下水典禮

=== 2015-07-19 更新 ===
使用至今滿兩周 , 更新一些部份
溫度
說實話機殼溫度的手感是有比較高 , 或許是機身薄的原因
不過幸好熱集中在鏡頭右側的區域 , 而塑膠殼的傳導比較差 , 不至於讓電池在持續高溫環境下運作
而且這點溫度也不至於讓晶片的壽命受到影響
效能
稍微平反一下 , 可能當時開箱的測試的時候 , 背景同步有 APP 更新
後來再開幾次其實使用體驗與 M7 差距不明顯
觸控
很驚喜的是支援濕指觸控 , 過去使用其他手機 , 只要有水滴或是手沒乾 , 一定觸控失靈
瀏覽器
上網的時候發現很卡 , 尤其跑 mobile01 相機版網友分享的圖文 , 滑動時候頓挫感很嚴重
圖片載入很慢 , 不知原因 , 原本以為是效能不足
不過換了海豚瀏覽器 , 脫胎換骨 , 也支援縮放文字重新排版 , 強烈建議使用海豚瀏覽器
相機
這台的拍照很差應該不用多做說明了 , 但成像差不打緊 , 最嚴重的是按下快門的時間跟照片無法同步
約有 1~2 秒的誤差 , 這相當離譜 , 即使兩年前的手機也沒這情況
對相機功能的評語還是那兩個字 - 殘障
有在用手機拍照的人 , 在官方願意透過韌體更新改善之前強烈不建議
官方評測的照片 , 那樣的照片我不知道拍攝者需要多專注 多屏氣凝神才行
而且縮圖縮成那樣 , 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但除了拍照功能之外還是很不錯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