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麗的榮耀與代價:SONY XPERIA Z 使用心得

同時作為一位人文學者與關注3C 移動知識的愛好者,相較於科技網站重視硬體效能與各種跑分的數據比較,筆者更重視所謂的產品的「設計文化」與使用者的「實際感受」。


2013上半年安卓陣營的旗艦機中,SONY 的 XPERIA Z、HTC 的 New ONE 和三星的 Galaxy 4 經常是被相互比較與討論的旗艦代表機。相對於 New ONE主打的最新 UltraPixels 感光元件BSI技術、動態Zoe相機,或是類似Flipboard的資訊整合桌面Binkfeed ;

三星的 Galaxy 4 則著重在肢體自然語言上,例如手指懸浮預覽、支援眼球識別的 Smart Scoll 螢幕,前後雙攝像頭同時拍照、攝像、視頻通話等新功能。相比之下,XPERIA Z 可說是沒有獨特的創意特徵,其主打的 STAMINA 耐久模式其他手機也有類似的電源管理系統,而且本系統反而暴露 XPERIA Z 電量耐久不足的缺點,

撇開軟體與特色,單論硬體規格上比較,XPERIA Z 也頂多打平,甚至在各項數 據上略遜一籌,故這隻代表索尼年度旗艦,冠上系列最高級、匯集技術結晶的 「Z」名稱,經常被引以誇口、討論的卻是:「優美與質感的外型」與「防水機能」,而非它的獨創機能。既然如此,我們就從這兩大點來進行討論,故本篇感想的名稱定為:「美麗的榮耀與代價」




Part I 榮耀

SONY在捨棄愛立信,完全使用 XPERIA 名稱後,手機的設計都有一個「年度範 例」,也就是這一台將成為今年索尼的外型標準。

2013年的範例就是 XPERIA Z。所以本文寫作時尚未上市的 XPERIA Tablet Z、ZL、抑或是前幾天公開的 SP 與 L 等,基本上都是採取相同的桌面或按鈕設計。 XPERIA Z 採用了「平衡」與「鏡面」作為設計理念,故機身左右上下均以平衡稱設計、四邊緣飾邊條,利用細微的凸凹邊來營造立體感,修飾中間被框圍的透明橫條,

中間前後均覆蓋全平面鏡面玻璃,螢幕面是日本AGC生產的 Dragontrail 耐用強化玻璃,背殼則是康寧 Gorilla Glass 強化玻璃;前面透光,背後耐磨、強韌,搭配四方邊緣,機身重量平均落在手機的每個角落中,讓手持起來十分的平衡穩當,

在 XPERIA Z 之前我使用 Galaxy Note II,不論兩台手機的重量差異,而是手持後馬上就能感受到 Note II 的重量集中在搭載電池的下部,這部份的設計平衡索尼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一開始也打算選擇最受歡迎的紫色,不過實際試玩後,覺得那個紫色太亮,用久了會「不耐看」,故最後還是選擇了標準配色。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喜歡紫色的朋友請無需理會。


內建28張精美桌布和8種主題,選擇不同的主題,連icon的配色也會更換。



電源按鈕或許是 XPERIA Z 最吸引人的地方。金屬的圓形按鈕,不僅觸感 十分的好,外型上更增添質感與品味。今年的SONY手機應該都會保留這一設計。



通常這種認證 LOGO 編碼等文字都會刻意縮小或隱藏在背蓋內以免妨礙美感,不過 XPERIA Z 卻反其道而行,醒目地用不同字體標示在背面與底部橫條 ,反而充滿質感。

走在陽光下,背殼都可反射樹影搖曳,熠熠生輝。不管是前後雙玻璃鏡面的設 計、包覆機身四周的凹凸邊條所營造的多層次立體感、機身全平衡的絕妙手感 ,再加上精心設計的金屬按鈕。不可諱言,XPERIA Z 在外型整體設計上確實到 達了全新的里程碑。

Part II 防水防塵,當今極品

另外一個 XPERIA Z 主打的功能便是 IP55 / IP57 的防水防塵等級。不僅是防撥水, XPERIA Z 可以在水深一公尺處連續使用 30 分鐘,作為一台暑假帶去游泳池或是海邊遊玩,搭配 1300 萬畫素感光度兩倍的 Exmor RS 背照式鏡頭,不管是直接 在水邊拍照、甚至是水底攝影,完全不需要擔心進水進塵,用來記錄與朋友情人一同出遊的快樂假期再方便也不過。

網路上不是有一段把Z丟進火鍋的影片嗎?筆者沒幹過這種事,不過從入手後已經天天帶進浴室、丟過浴缸,也丟進溫泉過了。一邊泡澡一邊上臉書或是看電影動畫,搭配 Full HD 畫面真的是享受阿!隨手肥皂水搓一搓洗一洗,又變成全新乾淨的手機。過去標榜防水防塵的手機大多屬於中低價位,效能並不出色且防水等級也不足,實在很難讓人心動;

但 XPERIA Z 可謂目前最高等級的防水機,不管是性能或是防護能力均屬一流,如果您和筆者一樣喜歡泡熱水,您一定會喜歡這種在濕潤清泉中滑來滑去的快感。也因為這一體驗,筆者也對於即將發售的 XPERIA Tablet Z 充滿期待了。把 Z 帶進浴室的唯一缺點是: 會被老婆罵怎麼洗那麼久….




Part III 有榮耀,也有代價

能載舟,能覆舟;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Z 的優點也同時是它的缺點。接下來筆者想談一下一些實際使用上,XPERIA Z 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XPERIA Z 標榜它防水防塵,故所有的端子孔都必須有保護蓋,但這也是它 不便之處。不管你需要充電、聽音樂,都需要拔開對應的端子;耳機還可以使用藍芽耳機(最近SONY 推出的NFC 配對耳機喇叭其實也是希望消費者儘量少 去打開那些端子孔)

但 Z 並沒有對應 Qi 無線充電,這就使得充電時你必須打開 USB 蓋,再加上XPERIA Z 的電量並不足(其他3C網站使用安安兔在亮度50%、無SIM卡、開啟Wifi關閉 藍牙的情況下測試,使用時間在140分鐘左右),若與 Note II 相比更是天差地遠,使用 Z 必須攜帶行動電源,且經常維持充電狀態,這就使得防水蓋會因為長時間使用而有鬆馳之虞,但目前台灣似乎尚無更換相關零件之服務。

若能如 NOKIA LUMIA 920 / Galaxy S4 支援無線充電技術,對XPERIA Z 而言有極大的方便。



使用 STAMINA 模式可以將待機時間大幅提昇近十倍。在此模式下,螢幕只要關閉就會自動暫停大多數功能以維持電力(但可指定常駐程式),另外電話等依舊可以接聽不受影響。

另外 Z 所附贈的耳機 EX300AP 採用 13.5mm 單元,市場價格要二千台幣以上,比一般市面耳機優異許多,高中低音都會更清晰,這或許也是Z的一個賣點。不過 Z 的耳機孔設計有缺陷。由於防水蓋的凹緣相對窄,一些端孔頭部十分粗大的耳機 很可能會無法插入XPERIA Z的音源孔之中,這點請消費者務必注意,詳細參考下圖。



內附的耳機或是iPhone的Earpods都沒有問題,但是筆者用 Westone 的 UM 就勉強剛剛好能插入,再寬大一點的頭很可能就會卡在防水蓋上。

二、XPERIA Z 是一個非常不適合裝背殼與包膜的手機,或者我們應該更精確地 說:自然、原出 裸機才能展現它的真美。所有的背殼都會使它的高雅鏡面相形 失色,黯淡無光;使其高貴蒙塵,典雅漸俗,如月之蝕,玉之暇。

包膜則十分考驗店家的功力,前文已述,XPEIA Z 的四周邊條為了營造立體感 ,故並非平面,而是有高低上下起伏的紋路。尤其在保護蓋上,為了同時兼顧讓「消費者容易打開」和「完整的防水防護」而有細緻的卡槽設計,包膜的業 者如果沒有對應的功力,些微的空隙很可能會導致保護蓋無法完全緊密蓋上, 降低了防護的效能。這確實是兩難。一方面希望能完整保護,但一方面又擔心刮傷。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XPERIA Z 相對來說十分堅固。



筆者素有「RR機王」之稱號,因為不管買什麼科技產品都經常買到「機王」,抑或是在極短的時間內遭遇戰損與跌落,就算以 APPLE 令人讚賞的高品管,我依舊在七天內連續兩台 買到 Wifi 模組故障的 iPad / iPhone,其他三星、htc等新機災情更是多不可勝數;

加上使用頻率頻繁和習慣不佳,經常新機都會在入手的一個月內傷痕累累,所謂「手機無處不刮花」,便是在形容在下,不過筆者依舊越挫越勇,繼續挑戰繼續買,



XPERIA Z 雖然強調了全平衡的設計,但由於側邊條並非圓滑平整,所以其實並不好緊握,手持觸感並不算十分理想,

托此之福,這次 XPERIA Z 也在一週內從胸部(大約140公分處)跌落兩次,維持了筆者「輝煌」的使用記錄。不過令我驚豔的是 XPERIA Z 相當堅固 ,並沒有留下太多的「傷痕」,四周緣角的烤漆也十分耐磨,Z 在做工上確實十分細緻。

另外也有幾個使用上的小抱怨是:首先是由於 XPERIA Z 下方採取了螢幕瓜 分的方式來提供操作功能按鈕,這使得完整的全螢幕被瓜分,這點讓筆者有點 不滿意;更糟的是,中間的 APP 程式和下方的首頁按鈕靠得太近,經常容易誤觸,



其次就是電池溫度太高。

雖然大多數網站評測電池溫度時指出電池在 39-42 攝氏溫度間算是相對正常,但筆者只要連續使用二十分鐘以上,便能清楚感受到背殼 XPERIA 標誌上方約一個手指寬處傳來「過於溫暖」的呵護。

雖不致燙手, 但明顯與其他機身有落差,可作為暖暖包使用。另外相機啟動過慢,如果沒有暫存的話,大約要三秒才能啟動(目前在更新後有小小改善)、 GPS 定位速度也不如蝴蝶機與 Galaxy S3 / Note II ,在使用的順手度上,SONY顯然還不如三星與 HTC。

Part IV:榮耀與代價:感想與總結

如果智慧手機的發展已經在短時間內抵達了硬體與性能的極致,接下來追求的便是軟體的創意與品牌價值,使其作為一個「精品」存在,就像餐廳到了一個程度後追求的不只是飽足,而更是一種品味與質感的追求。

我認為 Z 代表著 SONY 對於智慧手機的另一階段思考與創作,所以這次毅然把象徵自家品牌技術結晶的「Z」賦予這隻作品。 XPERIA Z 在功能與創意上並沒有太多令人驚喜之處,標榜「ONE SONY」政策下的統合服務,例如 Play Station 遊戲或是 Unlimited Music / Video 等雲端影音服務 ,甚至不同容量的規格選擇,在台灣的我們至少暫時都無法享受到,這些都略有可憾;

不過再過不到一個月,筆者可能就會開始使用 New ONE 或是 Galaxy 4,但我必須坦白地說,我確實十分喜愛 XPERIA Z。如果XPERIA Z 願意把操作條獨立 出來、電池效能進行優化,並支援無線充電技術的話,我願意再買一支;是的 ,我願意。



書法寫得如何就不重要了.....

Source
2013-03-26 23:07 發佈
這篇寫的挺中肯的~

身為持Z的一員先來補血~


所謂.機無完機,挑一個適合自己的就好了,否則糾結不完阿~
我只能說

財力雄厚

常常換手機~~

機會就像老二 - 握緊就會變大 - 時間就像乳溝 - 硬擠還是會有
寫的真是不錯

分析的很好

結論是...


有錢人真好...

^^
^o^

RainReaderL wrote:
同時作為一位人文學者...(恕刪)



我上一支也是NOTE2

溫度問題 老實說我不覺得相差很多...(不過兩者都沒遇到熱當過就是

無線充電確實很可惜
希望我下一個想入手的目標也能夠支援

不過螢幕真的打下NOTE2很多
跟我借同事蝴蝶機一樣感覺!
樓主分析很直接....
卻又讓在下頗為認同....

只是Z有他獨特的一面 ~
每一個產品都有著設計師灌注於此的心血
消費者願意花費金錢買下,就算是認同這產品價值 ~
xxxxxxxxxxxxxxxx
RainReaderL wrote:
但 Z 並沒有對應 Qi 無線充電,這就使得充電時你必須打開 USB 蓋


Z 有一個(在台灣是選購的)配件叫充電座。

RainReaderL wrote:
同時作為一位人文學者...(恕刪)


好文,雖然主觀了一點,也有些資訊不足的疑慮...

但還是要加個5分!

就像樓上說的,他是有充電座可以購買的,搭配上wifi傳輸

現在手機幾乎可以說,從買來就未曾開過蓋子了。

提供給樓主參考一下
有這樣的財力常常換用最新手機真讓人羨慕

兩年才靠續約換了手機的人 留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