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去年此時推出的中階機 Gaalxy A52,以及後續換新的 A52s,除了同級幾乎沒有的防水規格、亦有螢幕指紋辨識、杜比全景聲的雙喇叭等好料,在當時的性價比幾乎是殺翻整個同規競品(雖然 A52s 不支援悠遊卡....),稍早前三星也在直播發表會中,正式公布後繼產品 Galaxy A53,就外型、整體規格來說其實跟 A52 差異不大,最顯著的改變除了處理器的更換,就是電量終於來到中階機必備的 5,000mAh 了。 Galaxy A53 螢幕與 A52 幾乎相同,搭載 6.5 吋 FHD+ 解析度 Super AMOLED 中置開孔螢幕,並有康寧大猩猩第五代玻璃,先前主打的 120Hz 更新率、光學螢幕指紋辨識等規格也一樣維持。
A53 / A33 這次螢幕上也有以演算法來增加亮度的功能,但跟 S22 的 Video Booster 不知道相不相似,有機會再問一下官方;另外,這次 A53 螢幕規格沒有提到亮度,或許跟 A52 雙機的 800nits 亮度(HBM)一樣吧?
這次 A53 一樣有四種顏色,分別是蜜桃豆豆、水藍豆豆、潮黑豆豆與沁白豆豆,外型設計也是採 A52 出發的豆豆相機,搭配同色的背蓋與鏡頭模組,可以看到這樣的設計也延續至先前的 S21 FE,以及 S22 系列上。 Galaxy A53 機身尺寸為 159.6 x 74.8 x 8.1mm,重 189g,與 A52 的 159.9 x 75.1 x 8.4mm,重量 189g 相比之下,整體窄長些許,但也變得更薄。另外,本次因應環保概念,在機身按鍵與退卡槽則是用了回收材料製作。
為了環保,A53 系列也把充電器拿掉了.....這個盒裝之薄!
相機組合部分,A53 主鏡頭配置支援 OIS 光學防手震 64MP f/1.8 廣角, + 12MP f/2.2 超廣角 + 5MP 景深與微距鏡頭;前鏡頭則是 32MP f/2.2,規格上跟 A52 雙機一模一樣,屆時測試時再來做個比對。
這次 A53 也導入 S 系列才有的自動影片幀率調整功能,可因應環境亮度在 60 / 30 / 24fps 中做切換。
相簿編輯也多了 S22 系列加入的物件橡皮擦功能。
有別於 A52s 當時導入 S778G 處理器,這次是先前傳聞的 Exynos 1280,或許 A53s 會是 S778G+?)Ram + Rom 組合則有 6 + 128 / 8 + 256GB 兩種,並內建基於 Android 12 的 One UI 4.1 作業系統之餘,這次也多了虛擬記憶體功能,最高可調用 8GB,讓記憶體最高可達 16GB。
- 處理器
- 處理器
其他比較特別的地方,一樣還是在 IP67 防水防塵、杜比全景聲雙喇叭之餘,電量也從 A52 雙機的 4,500mAh,一口氣提升至 5,000mAh 的水準,充電一樣是 25W。 除此之外,這次三星沒有推出規格最高的 A73 系列(4/22 會有更多訊息),至於台灣應該也不會引進的 A33,整體規格與 A53 差異不大,一樣有 IP67 防水等功能。差別在於螢幕小了 0.1 吋(也變成中置瀏海)、更新率降至 90Hz,廣角(還是有 OIS)與超廣角變成 48 / 8MP 等。
- A33
- A33
上市資訊部分 A53 4/1 開賣,售價 449 歐元,A33 則是 4/22 開賣,售價 369 歐元。也附上官網的規格圖給大家參考,我這邊拿到的新聞資料規格也是差不多。台灣上市價格部分,Galaxy A53 共有 8 +128、8 + 256GB 兩種版本,售價分別是 14,990、15,990 元。Galaxy A33 則有 6 + 128、8 +128GB,售價則是 11,990、12,990 元。
- A53規格
- A33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