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用iphone或s20

小弟用6s已經四年了,只能說在耐久度跟系統順暢度上根本完勝很多四年前的旗艦(如果還用到現在),甚至比一些兩年前的旗艦機還要順暢;很久之前用過三爽的手機,印象停留在samsung s2的王者時代,那時候用的是中階的s5830,剛開始是很炫很好用,但兩年後當得要死、非常痛苦。
現在想考慮我的下一隻手機,以旗艦為主要目標,四年前samsung s6 edge那時真的經驗到我,那個曲面可能是我看過最美的手機,但礙於對三爽不好印象,所以決定用蘋果,但在昨天摸過s20實機後,當場快哭出來了,根本是劃時代的科技,輕巧的手感、滑順的操作加上不會誤觸的曲面,根本讓我想當場結帳,但綜觀以下疑慮,希望有使用過的大大幫我解惑。

1.(最重要的)系統的順暢在兩年後能跟現在一樣,是否和iphone的順暢度一樣?

2.曲面問題:保護殼是否能防手機噴飛造成的螢幕碎裂、螢幕保護貼好不好貼、買(考慮螢幕下指紋辨識的問題)

3.現階段s20的各種災情是否能解決?
2020-06-11 16: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Phone
Greensky99599 wrote:
小弟用6s已經四年了(恕刪)


綠天:

3.現階段s20的各種災情是否能解決?
=> 怕,就別用

反正老弟你已經用了四年的6s,你都說在耐久度跟系統順暢度上根本完勝很多四年前的旗艦!!!

你到了2020年還能用6s....你就是輕度用戶

1.(最重要的)系統的順暢在兩年後能跟現在一樣,是否和iphone的順暢度一樣?
=> 你可以買SE 2020年

2.曲面問題:保護殼是否能防手機噴飛造成的螢幕碎裂、螢幕保護貼好不好貼、買
=> 你就買SE 2020年
Greensky99599 wrote:
小弟用6s已經四年了(恕刪)


大大,小弟覺得你擔心這個,你就繼續用iphone就好了
搞不好今年蘋果也出5g了,那大大會不會又後悔不等一等看看

而且訊號問題,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那到底你要當有還是沒有?

大大,現在買三星手機不是來想著兩年後順不順暢,而是來享受它的多功能
小弟用三星手機到現在,都是在享受它的外接大螢幕的功能!

S20外接螢幕鏡射最高可以4k 60hz,最低也可以FHD 120HZ,就是一台電競手機了。
而且用DEX功能,雖然是FHD 60HZ,但是程式修正成16:9全螢幕。
DEX也可以擴展32:9螢幕。


填滿32:9全螢幕,播放youtube也是填滿32:9全螢幕,沒有因為比例留下黑邊
這已經比電腦播放youtube還方便太多了

小弟是覺得,如果大大平常沒有用iphone 連接大螢幕的習慣,
也沒有一定要用120HZ,
也不會一定要辦5g,
不如考慮note10就好了。
我個人用過的手機:
iPhone 4s→Samsung S3→Samsung Note2→Samsung Note4→iPhone 6sp(2015.12至今)
即使6sp因個人手殘有拿去修過,回來還是順順的很好用,預計今年底讓它退役。
工作上有機會接觸蠻多安卓手機,有些摸起來感覺確實不錯,但個人還是會選擇續用iPhone。

使用輕重度我不知道該怎麼判定~
現在6sp畫質拍起來是真的醜,但拍照佈景是我個人可以決定的,
後續用APP或PS調色就好,何況還有相機可以支援。
遊戲看複雜程度,跑跑薑餅人、食物語、陰陽師這種可以用手機,
劍靈、完美世界這種練功打怪型我會用電腦模擬器玩,
然後我也不喜歡用手機看影片,畢竟手機螢幕再大都比不上50吋電視

但手機真的每天都要用,跟客戶講電話、傳訊息,
通勤的時候看看新聞摘要,臨時查查資料,google map等等。
網路跟順暢度都還是很重要,不然會滑到想發脾氣
買旗艦了還在問順暢度;
不好意思,我真的覺得是月經問題,因為對正統旗艦來說,順暢度根本是基礎到不行的問題,基本上跟iphone是不相上下,各取所好,你如果拼極速開啟,這邊是不會輸的,但體驗是各有所好

重點今年S20全面搭載120赫茲螢幕更新率,順暢度已經不是問題

科技在進步,建議多爬文多用展示機,不用花錢也可以追到最新的使用體驗
Greensky99599 wrote:
小弟用6s已經四年了(恕刪)


蘋果只建議等12,11系列目前只有pro的整體規格比較有競爭力,
且最被批評的屏佔比已追上許多安卓低階機,可惜太貴沒CP值,
輕度使用者想要買平價的旗艦SOC機種 不用牽就SE(A13降頻版)這麼復古的規格,
下半年台灣就會有更多選擇,
喜歡紅蘋果其實也可以選便宜的高通865紅米,
深度客製化學蘋果學得很像,旗艦規格才台幣8000多起(人民幣21XX),比蘋果賣3~4.5萬的划算多了
猝不及防!Redmi K30Pro降至新低價:真香!

詳解什麼是最順暢的系統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610/35422728.html

參考這個 紅米k30 pro2(屏佔比約93%) vs iphone SE2(屏佔比約65%) (評測)
SE整體很像是7年前的4G入門機配置,
唯一的優點只有成本1000多台幣的A13,但因為是降頻版的對上高通865也沒有優勢,
除非真的被綁在蘋果生態預算又很有限才會建議
https://www.bilibili.com/s/video/BV17a4y147Xa


Apple iPad mini (2019) 7.9吋(約70%) vs Apple iphone se (2020) 4.7吋(約65%) vs zenfone 3 ultra (2016) 6.8吋(約79%) vs huawei mate 20X 7.2吋(約90+%) vs samsung S20 ultra (約94+%)

其實android旗艦機在2017後已經無有大問題了,動畫順暢度上可能還有差,但速度比有漫長 animation 的iphone快。
這是用了2年10個月的xzp系統流暢度,在使用了它一年後因手殘在耳機孔還有水時插耳機導致耳機孔壞了,執行了雙清,所以應是連續使用了1年10個月


最近換了s20u,再看到我媽的iphoneX和我妹的iphone se2020 也感到lag,看來iphone 12 再不上120hz 就會被旗艦 android 拋離了
很多人在用幾千至1萬多的中低階android,然後不斷抱怨很慢很lag,換3至4萬的iphone就説iphone很好,android 很差。其實如果肯嘗試旗艦android 可能會有更好體驗。
個人意見,不喜勿罵:iPhone雖然有更好的生態,在不同apple設備之間的資料傳送(airdrop),但論手機使用的方便程度還是android較好。例如back鍵,在browser中不用按左上角退出,直接在屏幕邊緣滑一下就行。又例如 control centre ,iphone不能長按圖示直接跳去設定(捷徑),而且ios自定功能較少
不過最重要是自己習慣,上面的意見參考一下,自己需要和意願才是購機的主因,畢竟不是我用的
weiannn wrote:
蘋果只建議等12,11(恕刪)
六樓為了推小米產品 把連結標題都改了
而且文章有上下兩篇 只挑有利小米的部分.................

[閒聊] 詳解為什麼iOS是最順暢的系統
[閒聊] 詳解為什麼iOS是最順暢的系統(下)

那個過場動畫是人機介面互動的表示
透過動畫回饋 可以知道操作了什麼動作
要不要進一步操作 還是停下來等待
讓使用者不會過度操作 進而錯誤操作

因為錯誤操作 還要將錯誤恢復或是跳過才能繼續執行原先的操作目的
多了錯誤操作等於浪費時間
也是操作不順的原因之一

---------------------------

而這個人機界面互動 以及很多非線性的操作 其實早在蘋果桌面系統上很久了
蘋果的滑鼠不知在幾年前就已經是非線性的系統加速輔助了
快速移動與慢速移動 鼠標移動距離不同

在我初次接觸蘋果作業系統OS7時就已經有這功能
而蘋果OS7是1991年的產品

微軟一直到W8(2012)才有與蘋果較為相似的鼠標系統加速
之前的產品不是等比加速 移動多少鼠標就照設定等比移動距離
就是非常低速的系統鼠標加速
還被說用不慣系統鼠標加速 鼠標會對不準 移動到比線性操作時還遠的地方(註)
恢復原先線性的等比加速才好用

這使用不同稱之為「手感」
然後就是很難解釋清楚的為什麼蘋果手感好?(要解釋就是這一長篇)

1991-2012 蘋果整整領先微軟21年有系統鼠標加速

---------------------------

一樣在桌面移動滑鼠5公分
微軟系統:在螢幕移動5公分

蘋果系統:
很慢的移動 在螢幕中移動1公分
普通的移動 在螢幕中移動5公分
快速的移動 在螢幕中移動10公分
甩鼠的高速移動 從螢幕最左移到最右

---------------------------

註:因為當時微軟的系統鼠標加速 沒有減速功能
就是「很慢的移動 在螢幕中移動1公分」這功能
只有普通移動與加速
所以一加速就是超過預測的線性移動距離 而跑超過鼠標停止目標
需要不斷回頭去對準圖示
(類似高解析滑鼠 鼠標移動速度調太高 對位過頭要來回對準)
被說很難用

---------------------------

再來說一下這系統鼠標加速帶來的好處
可以用低DPI的滑鼠在高解析螢幕上使用 而不必換用更高DPI的滑鼠
這顆在640x480螢幕中使用的滑鼠 一直到2K都還夠用
直到4K才會覺得滑鼠移動距離不足 甩鼠甩不遠 鼠標無法從左甩到右

線性的話低解析螢幕移動五公分 在螢幕解析提升越高 移動距離只會越來越短
而需要高DPI滑鼠才能移動更遠距離

高DPI滑鼠與低DPI滑鼠 哪個成本貴想也知道 這價差就是利潤所在
蘋果用軟體輔助硬體獲取這個利潤 用低規達成高規使用
                              彈幕濃!
在軟體/服務上可以有許多多餘的支出那就不一定要選微軟+安卓(GOOGLE),
不否認蘋果有些細節設計值得其他廠商借鑑,
蘋果產品除了大量採購的soc外要上極高價的pro系列才能拉近市場主流規格,
同樣是中國製造溢價真的過高,
真無線耳機也是水很深的產品,
主要幫蘋果代工耳機的立訊都能拚到市值破兆,
市場絕大部分的利潤都被本身沒有任何生產能力的美國蘋果吃掉真的是好事嗎?
Greensky99599 wrote:
但在昨天摸過s20實機後,當場快哭出來了,根本是劃時代的科技

你6S不管換現在哪個廠牌旗艦應該都有劃時代的感覺吧哈哈
建議你用習慣了就用IPHONE12吧有上高刷順暢度提升很多,應該12會上不能可能落後人家一大截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