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個「景深功能」拍大大景物看效果,這失望了......原圖(其景深功能提示,有效距離只在1-1.5米內。所以當要大於這個距離時就不適用,拍下就會如無限遠的在拍風景一般,一切景物都會清楚呈現也就突顯不了「標的」。)自搞後散景之後再模仿一下相機上的....抽掉後景顏色功能(可以更突顯?)註:拍攝這「標的」用26mm焦距是很恰當的,但它要在約3米之外才能容得下,然要有可大於3米距離者,我只有400mm F2.8的大砲;以上這樣搞很累人,就不要問我...,只是心血來潮玩一玩。
AbdA wrote:再來一個「景深功能」(恕刪) (其景深功能提示,有效距離只在1-1.5米內。所以當要大於這個距離時就不適用,拍下就會如無限遠的在拍風景一般,一切景物都會清楚呈現也就突顯不了「標的」。)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以下兩張一張有開景深模式一張沒有人物距離手機應該超過三米了原圖直出景深效果失敗應該另有其因
gramps0922 wrote:景深效果失敗應該另有其因(恕刪) 1-1.5米,相機本身就會時時的提示,這無用質疑!然它可能是千遍一律的在提示...,a.在柔焦強弱的調整上可以改變一些、b.用大一級的52mm預視,後散景就可看的更好,但穩定性不是很好(猜想才用千遍一律)、c.我那圖是採用26mm拍攝的,改用這級看看吧!
AbdA wrote:1-1.5米,相機本(恕刪) 大哥不用那麼激動我只是把我測試跟你說的狀況不同列舉出來而已這個假淺景深就是自有它一套演算法怎麼運作的我不確定只是覺得它的功能提示未必100%正確即然您又另開話題用等效26mm來試那我告訴您在26mm等效焦距下,被攝物距離超過兩公尺構圖時放個前景進去它的假淺景深就又出來了喔~
gramps0922 wrote:大哥不用那麼激動我只(恕刪) 哪有什麼激動,我是在分享。而我不是說不穩定?但只要在它的規範下,不就會好好的?只是,我拍了那景後,認為要在這個範圍內太可惜有TOF的功能,而把心得說一說罷了,其實也有很期盼SAMSUNG可以改的更好適用。這就如我一直在求...,要給三個鏡頭都能在專業模式裡使用,且都要給可保存RAW、曝光時間要至少可用到30S等一樣(前面有很多我的分享請回憶、回憶)。另說到這個專業模式,其實不用等什麼Google的功能釋放,SAMSUNG早就有一台Galaxy NX可交換鏡頭相機,就是用Android OS,可以自己搞跟本不用要Google的釋放,這機當年我很愛但要買台灣就不發行。而我那時的交換鏡頭系統就是用NX30、20後又有10,但它們的行銷很怪樣,每一新相機一定都要搭配它們的一個標準鏡頭,而不單賣機身。服務人員還說,你可以把這鏡頭賣給同好,然都大家都有了,那要賣給誰。註:這一台Galaxy NX是屬可交換鏡頭的APS-C無反相機,當時的功能就不輸給目前SONY最新的A6600,就只差沒有五軸防手震功能,只不過在那時最後一摶失敗後就不續搞了,而大都認為是它們那種行銷法的問題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