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正題,有別於 A7 的標準、廣角加景深鏡頭,A9 則是多了一顆 2x 光學變焦的望遠鏡頭,也算是讓手機跨到四眼田雞的時代了

本篇也將會以 A7、A9 的外觀、相機以及其他特色功能為主介紹。台灣雙機這邊都會上市,A7 會在 11 月初先登場,售價則是 10,990 元;A9 會是晚一點的 11 月中下旬,售價目前未定,但官方說會控制在 GFK 定義的中階機價格帶 300-600 美金之間,是說這 Range 也太大.....
·螢幕
A7 6 吋 2,220 x 1,080 FHD+ 解析度 18.5:9 比例
A9 6.3 吋 2,220 x 1,080 FHD+ 解析度 18.5:9 比例
皆為 Super AMOLED,無瀏海
·相機
主鏡頭 2,400 萬畫素 f/1.7 標準焦距
800 萬畫素 f/2.4 120 度超廣角
500 萬畫素 f/2.2 偵測景深
A9 多一顆 1,000 萬 f/2.4 2x光學變焦望遠
雙機採用四個像素合併的 re-mosaic 技術提升進光量
會將單位畫素面積從 0.9um 升至 1.8um
與 S9 / Note 9 可變光圈、連拍的夜攝機制不大相同
獲得 Note 的 AI 場景智慧辨識下放,可辨識 19 種場景並針對顏色作調整
超廣角可以自訂廣角變形校正與否
前鏡頭 2,400 萬畫素 f/2.0,支援智慧美顏與自拍打光燈效
A7 相較 A9 多了一個自拍補光燈
A7 慢動作 240fps,A9 則是 480fps,都沒有陷阱快門設計
獲得旗艦機的虛擬人偶 AR 貼圖功能,並有 36 個表情包
僅有 2D(S9、Note 9 為 3D)
·核心規格
A7 配置 Exynos 7885 八核心 2.2GHz
4GB Ram + 128GB 容量(microSD 512 GB)
A9 配置高通 S660 處理器 2.2GHz
6/8GB Ram + 128GB 容量(microSD 512 GB)
A7 電池 3,300mAh(microUSB,5V 1.55A)
A9 電池 3,800mAh(USB-C,9V 1.67V,有快充)
雙機皆為獨立三卡槽,4G+4G 雙卡雙待,LTE Cat.6 2CA
支援 NFC(Samsung Pay)、VOLTE、VOWIFI
支援 Dolby Atmos(僅耳機適用)
A7 機身尺寸 159.8 x 76.8 x 7.5 mm, 重 168g
A9 機身尺寸 162.5 x 77 x 7.8 mm,重 183g
顏色 A7 黑、藍、粉
A9 魚子醬黑、檸檬藍、泡泡糖粉(多了漸層)
A9 支援 Bixby Vision 與 Bixby Voice,A7 僅有 Bixby Vision

雙機在螢幕上皆 Super AMOLED 材質,且沒有瀏海,比例為 18.5:9 比例,解析度都是 FHD+,比較大的不同則是尺寸上;A7 配置 6 吋,而 A9 則是大一點的 6.3 吋。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前鏡頭有點不一樣,這邊在相機介紹時也會好好來說一下~

機背這邊可以發現,A9 設有指紋辨識器,A7 則是沒有在機背上(稍後再來謎底揭曉~),比較大的差別在於,A9 增加望遠鏡頭外,顏色上也多了一抹漸層感。顏色這邊 A7 相當間單就是藍、粉與黑三色,有漸層的 A9 則是檸檬藍、泡泡糖粉與魚子醬黑。
來看一下三機對比,為何 A9 要叫檸檬藍?從英文的“lemonade”就可以發現一堆端倪,不然看中文一定會想說到底哪裡檸檬啊.....


再來是泡泡糖粉與粉。

最後是黑與魚子醬黑,小編自己是喜歡 A9 的泡泡糖粉跟檸檬藍啦~但雙機的質感其實都做得不錯,也都是金屬跟玻璃材質。

這兩組泡泡糖粉跟檸檬藍的漸層就相當分明,大概也可以看到目前手機趨勢除了多鏡頭、高佔比螢幕之餘,應該就是機背玩漸層這件事了。
- 泡泡糖粉
- 檸檬藍
四向這邊先來看 A9,機頂有 mic 以及 sim+microSD 卡槽、機底則是揚聲器、USB-C 連接埠與 3.5mm 耳機插孔;右側有一只 Bixby 快捷鍵,左側則是音量和電源啟閉鍵;同時側面也會延續機背的顏色設計。
- 機頂
- 機底
- 右側
- 左側
A7 在四項的視覺設計上相同,不過配置則稍有不同。機頂僅有收音 mic、機底則是揚聲器、3.5mm 耳機插孔與 microUSB 連接埠;右側配置音量鍵,以及長相完全不同的電源啟閉鍵(就是整合指紋辨識器啦),左側沒有實體按鍵,而是 sim+microSD 卡槽。
- 機頂
- 機底
- 右側
- 左側
這邊拿 A7 的退卡槽做示範,雙機其實都具備頗實用的獨立三卡槽,並有 4G+4G 雙卡雙待、LTE Cat.6 2CA、NFC(Samsung Pay)、VOLTE、VOWIFI 等規格。

雙機在指紋辨識上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位置了。A9 是採比較主流的機背樣式,而 A7 則是好久不見的整合電源鍵設計(跟 Razer Phone 2 相同),厚度上也有維持一定輕薄外;機背的一體感也更為強烈,小編是比較喜歡 A7 的設計啦.....明天在跟設計師訪談時再來問一下為何 A9 沒有做。

除了指紋辨識外,A7 跟 A9 也同樣有臉部辨識可用於解鎖。

雙機也都支援 Dolby Atmos 環繞音效,但僅有在插入耳機時才能支援~

這邊也同樣可藉由 Bixby Vision 的方式,透過鏡頭來辨識各個物件;另外,A9 左側的實體按鍵,也是觸發 Bixby Voice 語音助理的快捷鍵,這邊就可以發現 A7 不具備 Bixby Voice 了。


相機這邊先來說說 A7 的,從上至下分別是、500 萬畫素 f/2.2 景深偵測、2,400 萬畫素 f/1.7 標準焦段,以及 800 萬畫素 f/2.4 120 度超廣角鏡頭。

A9 從上至下則是 800 萬畫素 f/2.4 120 度超廣角、1,000 萬畫素 f/2.4 2x 光學變焦望遠、2,400 萬畫素 f/1.7 標準焦段,和景深偵測的 500 萬畫素 f/2.2 鏡頭。

在拍攝技術上,由於 A7 / A9 都沒有 S9 和 Note 9 的可變光圈加上疊合方式的夜景應對方案,這邊則是用了一個四像素的疊合技術“re-mosaic”(感覺跟 OPPO 的 Pixel Binning 有點像?);根據 PM 的回答,會讓單位像素從原本 0.9um 提升到 1.8um,再搭配昇 ISO 與降低雜訊的處理方式,來提升進光量,增加低光源的拍攝能力,也會自動偵測環境來切換是否使用。這點在後續試拍時也來看看效果如何。

前鏡頭則都是 2,400 萬畫素 f/2.0 光圈,先前有提到 A7 前面多了一個東西,其實就是自拍補光燈.....後續也來問問看設計師為何要在這邊多出差異。

A7、A9 相機介面其實延續一貫的風格,不過因應四 / 三鏡頭的關係,在自動,或是從 Note 9 下放而來的 AI 場景智慧辨識中,都能看到標準、廣角的圖案;A9 則是多了一個望遠的圖示.....
這個是 A9:


這個是 A7:


搭配 120 度的廣角鏡頭時,一般都會有比較嚴重的桶狀變形,有些人會當作類似魚眼的特殊效果。A7 / A9 在相片編輯器中也多了一個「形狀設定」的功能,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做修正,也是一個日常生活會常用的功能.....
- 形狀校正
- 已校正
- 原始
雙機在自拍上也有智慧美顏,以及瘦臉大眼等中階必備的功能,小編試拍一下發現是走自然路線啦.....在後續實拍分享時再來好好檢視一下。

另外,A7、A9 也多了旗艦機沒有的專業打光,雖說是專業打光,但與目前部分人像光效的原理不太一樣,可以在臉旁的正上、左上、右上與整個上方做加亮來達成模擬打光。

雙機也獲得旗艦機的 AR 虛擬人偶下放,偵測與製造過程這邊就不多說了.....細節也能調整髮色、瘦臉與眼睛、鼻子等特徵,最後會生成 36 種貼圖;且官方強調因應雙機主打年輕族群,部分貼圖也會走生活化一點的路線。

在 S9、Note 9 上算是相當實用的 960fps 慢動作錄影,轉往 A9 / A7 就沒有完整下放了。首先 A9 還是稱為超慢動作攝影,但幀率降到 480fps;A7 則是僅有 240fps,雙機也都沒有陷阱快門的設計。


整體這樣看下來,可以發現 A7 / A9 比較大的不同,除了在外觀質感指紋辨識位置、處理器和一些比較小的功能上都有微幅差異;比較大的重點,應該就是在想不想用那顆 2x 光學變焦鏡頭了吧?
不過在中階手機上第一次導入旗艦機沒看到的東西,不知道三星這邊是會將類似的概念延伸並複製在明年初的 S10(四鏡頭搭可變光圈!?),還是說會有什麼樣的改變,也是蠻讓人期待的


後續也還會有 A7/ A9 的實拍比對,以及找設計師訪談來解答一下目前的眾多疑問.....大家有什麼想知道的話也可以來留個言~我會幫大家一起問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