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到底要感應nfc sim位置還是要感應手機的 nfc 位置然後我在nfc的設定中看到這個他在這邊可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拿來設定感應位置?爬了一下文,討論這個的網友不是很多,所以特地發文詢問另外如果還有不知道的朋友這邊附上香港三星官網的所有搭載nfc型號的感應位置http://www.samsung.com/hk/octopuspayment/index_m.html
stainyu wrote:那個是三星以前就有...(恕刪) 其實不一樣~這邊講一下當初是叫S Beam 從S3時主打的它跟Android Beam最大不同在於用Wifi-Direct直連的方式傳送資料 速度比藍芽快了N倍但是後來逐漸淡出不過可以替代的軟體也滿多的 例如Super Beam而三星新機上又導入新的大檔分享功能可以臨時將檔案放上伺服器進行分享會直接給出一個網址讓你快速分享喔~這樣就不用再上傳雲端硬碟 然後開共享 複製網址給朋友了(步驟太多)
tablet wrote:其實不一樣~這邊講一...(恕刪) 我知道你說的,但現在S beam已死(咬手帕),現在還想念這功能的大都去下載super beam了但你說的應該是這個功能吧?這算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捏…但不可否認這個功能用久了其實比Sbeam好用太多…
NFC感應一定是要對準NFC晶片的位置每台手機設計晶片位置都不同NFC-SIM也是透過NFC晶片發送悠遊卡/一卡通資料給讀卡機因此要手機要放到讀卡機 要對準的的位置是晶片位置 而非SIM卡位置經常有人放錯位置 怎麼刷都不能讀卡偶爾讀成功 也只是商家的卡機感應面積大 剛好碰觸到晶片位置才得以成功
看來看去好像都沒有回到樓主想問的部分首先,那個設定跟感應NFC的位置完全~ 沒關係~這個設定主要是選擇系統如何儲存和管理行動支付的加密文件處理方式以台灣的行動支付來說,t-Wallet需要使用SIM卡上的加密儲存空間所以在使用t-Wallet做行動支付的時候需要使用到SE Sim卡這個選項而現在開通的Android Pay和玉山自己的App使用的感應付款是屬於HCE類型的支付,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處理另外嵌入式元件 Embedded Secure Element (eSE)這個在台灣比較不常見他是在手機硬體上劃出一個加密儲存空間在HCE出現之前,其他國家有一些銀行App的行動支付就是靠這個不過並不是每一款手機都會內建這個安全晶片所以有HCE後許多銀行App都慢慢轉移到HCE技術了!以上,就是將卡片資料存在哪裡的選項而不是調整NFC感應的地方!~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