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的紀錄快樂到記錄生活到抓住每(美)一瞬間
每當遇見「肉眼看得到」卻無法記錄下來的窘境,大多是在說「夜拍」
Samsung Galaxy S7 是當代手機攝影的佼佼者
1200萬像素主相機搭配前後 F1.7大光圈,並結合Dual Pixel 對焦技術
究竟 S7 在台灣的夜生活是如何的多采多姿呢?
隨著生活行進的軌跡來漫遊台灣!藉由Samsung Galaxy S7逐步帶領我們進入台灣生活圈: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台灣,一個36,188平方公里的島嶼(總:36,193平方公里)
汽機車是台灣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尤其台灣機車密度是世界第一
公車及計程車則是台灣人生活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
雖然整天的道路交通流量都很大,但也因此才能在夜晚留下這一道道美麗的「光軌」
(圖為承德路七段)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臺北是全台灣第一個建有捷運系統(MRT,Mass Rapid Transit)的都會區
整個臺北捷運系統服務範圍涵蓋臺北市全部行政區與新北市部分地區
捷運可以說是台北人生活中無法脫離的一部分的
台北捷運淡水線則由地上線與地下線結合,但是夜晚地上線車站的美,真是無法比擬!
(圖為捷運奇岩站)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台北車站是台灣運量最大的鐵路車站及交通轉運樞紐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鐵路是清朝光緒年間由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
卻鮮少有人知道第一條鐵路是1887年「台北至基隆間鐵軌,全長28.6公里」
是的,台北車站是最早的車站之一,由地面降到了地下、由蒸氣機車到太魯閣與普悠瑪
而台灣目前最古老的火車站則是1913年啟用的「新竹車站」
(圖為捷運台北車站太魯閣號)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水路,曾經是台灣最主要的經商運輸通道
淡水---大稻埕---艋舺,帶動起台北的繁華
淡水的木造舢舨船主要是由五塊木板所組成,主要為河內的運輸
貿易舢舨的魚眼會畫成「往前看」;捕魚的舢舨「魚眼」則能往下看
夜晚的河道、舢舨和社子大橋,似乎透露著歷史前進的軌跡
(圖為基隆河畔)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緊接著經由各種交通進入台灣人夜晚生活的中心「夜市」
夜市在臺灣,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大大小小的夜市是生活購物必去之處
台灣夜市主要分為四種形態:觀光夜市、街邊型夜市(商圈型夜市)、商場型夜市、流動型夜市
饒河街觀光夜市為臺北市著名的觀光夜市之一
也是台灣繼華西街觀光夜市後第二座觀光夜市
(圖為饒河街觀光夜市)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然而,觀光夜市顧名思義是觀光客居多的地方
而真正切入台灣人生活重心是街邊型夜市(商圈型夜市)
想吃的這裡有!想喝的這裡有!想用的這裡有!雜貨、美食、遊戲、休閒一應俱全
即便是大型量販商場也只能分流部分人群
在台灣人的生活圈裡,夜市/市場是無法脫離的夜晚特色
(圖為石牌商圈街拍)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講到夜市,其實台灣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是「廟宇」
香火鼎盛的廟是人們信仰所在,更是生活休憩的聚集地
台灣人在廟旁逐漸展開商業行為,接著出現了「廟口商圈」、「廟口夜市」
白天通雄偉壯觀的廟宇,就在夜晚時分轉換為肅穆莊嚴的氣息
(圖為三芝福成宮)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夜越深,廟口的人潮不見散去
白天絡繹不絕的香客,被載客的計程車取而代之
夜晚是終結,也是開始,台北其實不很孤單
(圖為松山慈祐宮)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為了表達對信仰的敬重,台灣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宗教慶典
繞境、夜巡是寺廟活動中最多人參與的祭祀活動
對三芝淡水的孩子來講,清水祖師夜巡將淡水瞬間變成「不夜城」
而台灣最著名的宗教盛事是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和東港迎王平安祭
(圖為大甲媽祖繞境活動,遶境活動由清晨到白天再到夜晚)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台灣雖然在世界中算是小小的一個存在
但是,在人文素養上的展現卻是令人驕傲的
文化及學識必須從小扎根,學校,白天是養成台灣人群體活動的小社會
而夜晚,學生回家了,取而代之的是「慢生活」的社區居民
(圖為台北市立大同高中龍池)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所以在放學、下班後的時間,有不少人慢慢的湧入「學校」
運動,是放鬆一天壓力的好方式,不論是打球還是跑步,是相對於熱鬧的一種交集
夜晚的學校是學生鬼故事的好主題,卻是社區居民的好去處
微弱的燈光的操場與強光照射球場產生劇烈對比
而,唯一的共通點是「沒有太陽」,但卻一樣的揮灑汗水
(圖為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操場)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但是當人們需要多一點空間的時候,便會開始往人少的去處移動
由「都市街道換」至「河濱小徑」,夜晚賦予一種時空錯覺
彷彿遁入另一個自我領域...
(圖為松山區松河街)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是的,腳踏車與慢跑是台灣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風潮
「河濱腳踏車步道」是夜晚漫活的良好選擇
為推動環保概念的綠色交通工具,台灣各縣市都規劃了多條單車騎行路線
混合「都市景色」與「鄉野活力」,是在河濱漫步的一大特色
(圖為北投區洲美街基隆河畔)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明亮的河濱降低用路者的恐懼感
完善的設施保護用路者的安全感
夜晚在印象中是一種「孤寂」
但,在現今的夜晚,人們存在自己的「目標」
(圖為基隆河自行車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三五好友騎著自行車,聊天嬉鬧,讓寂寥的夜晚增添不少熱鬧
「人」是夜晚活力的代表,即便是暗夜也是一種光的存在
(圖為關渡保護區河堤自行車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光」是夜晚的唯一的顏色
沒了光,記錄不下這美好的一刻
但,不需要強烈的光源,微微的就能保留眼前的一瞬間
自行車道建設的美輪美奐,沒有白天五顏六色的干擾
夜晚,經由光的襯托,顯現出一致性的美
(圖為基隆河自行車道)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隨著光的照耀,我們踏上連接的橋樑,再次通往都市的喧鬧
引領我們方向的光,在夜晚是一種重要的存在
目標在哪裡?指引在哪裡?往哪個方向?夜,看似危險,卻迷人
(圖為成美長壽橋)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回到了都市,文化展演是下班生活中另一份放鬆
室內,聚光於作品之上,讓人體會作者細膩之處
(圖為台灣藝術大學日本工藝之美-人間國寶美術館典藏特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另一種室內的下班生活是「電影院」和「KTV」
而我偏好看電影,但是電影院裡無法自行掌握光源
倚靠螢幕上影片換場的微弱閃光,尋找票券上的標號
(圖為國賓戲院)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電影散場後,唯一有生息的是影片的捲動介紹
工作人員一句「沒有彩蛋喔!」人們慢慢的留下等待下一位客人的椅子
(圖為國賓戲院,電影結束後才使用相機的)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最後,介紹最近時節上很紅的「櫻花」
不論是台灣、日本,都對櫻花有一份過分的著迷
但,不是壞事!倚靠街燈的光源,展現無比的生命力
生命的美延續到了夜晚,是另一種幻境
「賞花」,是台灣人休閒的一種活動
(圖為三芝公正街兒一公園旁)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在台灣的道路旁隨處可見的美麗植株
近年有很多地方種起了櫻花,讓都市叢林多了點生氣
櫻花已經長出綠色嫩芽了,接下來台灣人的生活圈該賞什麼花去呢?
(圖為承德路七段路旁)
「油桐花」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Samsung Galaxy S7 在這個禮拜陪我走過許多地方
沒有刻意用專業模式拍,因為它需要融入我的生活圈
不是為了要拍照才出門,不是為了測試相機才出門
三星最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完整的3C生態,但是如何讓使用者願意讓他融入?
方式其實我們都知道,簡單、方便、不干擾,智慧型手機就是這樣進入的
這次 Samsung Galaxy S7 在攝影上的表現是非常的棒
使用的模式皆為「自動模式」,目標在顯現機身自體能力
不論是鏡頭還是軟體校正,成品表現上都是一等一的細膩
我很願意讓它隨著我四處記錄我的生活!
「本文係參加Galaxy S7│2016年度夜拍大賞」[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