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三星 Galaxy S4 銷售雖佳但可能不如三星預期,數字再下修

2013-05-29 11:56 發佈
機海戰術也將登場......

=========================================
處理器版本另外產生的另一個麻煩是,原本的 Exynos 5 Octa 在自家機型使用量銳減,產能空出,讓三星還要設法去利用這部分的多出來的生產線產能,除了處理器之外,這問題也將開始出現在其他三星自產的零組件上,可以預期三星後續應會利用這些零件,來打造 Galaxy S4 的各式洐生機型,以消耗多出來的零組件,而且洐生機型可能不僅一兩款而已。
=========================================

有趣的是,當一個品牌推出後續產品的出發點是為了去化產能跟自產零件庫存,而不是以產品本身以及消費者為出發點,那也就不用訝異會出現S4這個各方公認缺乏真正實用的創新跟大膽突破的產品了.....

wvkk wrote:
雖然三星自己的新聞說...(恕刪)


這不可能
因為Galaxy S4是全宇宙最強手機

Lake Shore wrote:
產能空出,讓三星還要設法去利用這部分的多出來的生產線產能,.....(恕刪)


那些大談垂直整合是三星致勝因素的,現在要不要出來說個話?



lelotw wrote:
那些大談垂直整合是三...(恕刪)


這個基本還是對的.
只是三星的cpu出包而已.

如果三星日後可以做出符合預期的修正版cpu,
用在其他產品上,
最多就犧牲幾種手機,其他還是可以賣得很好.
S4這次最驕傲的自研發CPU,最後也是栽在這自研發的CPU上!
好好做手機就好,何必把半成品拿出來賣呢?三星真的太有自信!!
joshau wrote:
S4這次最驕傲的自研發CPU,最後也是栽在這自研發的CPU上!
好好做手機就好,何必把半成品拿出來賣呢?三星真的太有自信!!

三星旗艦研發小組有JF跟JA兩個團隊,JA團隊必須採用業界沒有其他公司用過的自家處理器,因此LSI事業部出包,跟著拖累JA團隊......

====================================================
過去是由Galaxy S旗艦研發小組率領所有研發動作,副研發團隊才會跟進。然而Galaxy S4的研發團隊,則是從Project J成形開始,就打破了先前的慣例。此外,內部研發小組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Project J分別是以高通(Qualcomm)應用處理器為基礎,進行研發的JF小組;和以Exynos Octa-Core應用處理器進行研發的JA小組。原本JA可望成為領導團隊,然因Exynos存在發熱問題,使JF反轉領先。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WPIDX=5&ID=0000335371_OVZ4YWE169PYNQ2O2F9PF&CT=1#ixzz2Uf6h09on
====================================================

Lake Shore wrote:
機海戰術也將登場.....(恕刪)


之前說5410成本比較高所以比較高貴的朋友,正在被打臉呢...

之前就說生產線一條龍就是有嚴重副作用,沒有產能讓自家工廠賺的話會有問題...
5410趕鴨子上架本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填補自己工廠產線,只是S4後繼無力,就要用其他產品填補產線...
我看把5410弄到全部S4的30%應該是縮編產線又能負擔的極限了,大家都知道能選S600就不會選5410,台灣確實是單一版本區,NOTE3又還早,S4a沒有聽過要用5410(硬體問題都沒解決了)...

誰再來生產線一條龍打趴其他人?
一條龍只適合在技術成熟+產線足夠穩定的產品才能海放別人,技術不到的產品用這種模式本來就是有點找死...
其實S4的上市,就是那些當市場佔有率份額高的廠商經常會患的大頭症,
純粹是以銷售為導向而開發出來的產品,
所謂銷售為導向而開發的產品有幾個特點,
1,數字面上要比對手好看,舉凡電池容量,像機畫素,尺寸大小,螢幕尺寸解析度,無法占上風,也不能吃虧,
但卻比較不會在在產品內部LAYOUT合理性,散熱,適用壽命強度等下更多的功夫。

2,軟體功能面別人有我也要有,還要更多,不是針對性的以消費需求來下心思研發,
而是只要消費者在比較選購時,別牌有這個功能他也有,卻不知使用深度跟內涵差距很多,
以及行銷人員在推銷時可以很好發揮聽起來很酷很特殊卻不知實不實用的功能。

3,盡量壓低硬體製造的成本,硬體成本做一支就得花一支的成本,跟軟體開不一樣賣幾支軟體成本都一樣,
所以硬體成本能低就低。

這支手機另一個很大的成本來自行銷成本,
行銷花費其實有衍生性長期性的效果,當你品牌打出來後,
一般消費者就很容易有購買習慣,而忽略產品本身的本質與他廠的差異,而去購買這個品牌的產品了。

而這次不同地區兩種版本的上市更是完全以行銷為考量,
明知道雙四核的CPU並非是那麼的完全沒有缺點,但礙於自家工廠生存,總不能工廠蓋著養蚊子吧!
所以就按地區分不同版本上市,那面對還有不夠完美的雙四核CPU要如何推廣呢?
這時該品牌的看家本領就出來了,對!輿論導向,相對於歐美資深媒體的風骨,與理智的消費群體,
台灣,大陸等,第三世界等這些最容易被導向的區域,且已經建構出完整的營銷體系及與媒體公司關係密切的特殊默契,這些弱勢的條件是很容易扭轉處理的,
有到對岸一些人氣3C手機網站看過的網友
應該可以留意一下有對該品牌手機有負面評測文章出現時,
很容易瞬間就被擠出首頁的耐人尋味現象。

本文純粹是個人針對這這個主題的一些看法提出討論,
沒有文不對題,也盡力的做好標點,如網管看不順眼要刪文,
也請明確點出哪裡不妥,會修正後再貼上。
之前說5410成本比較高所以比較高貴的朋 友,正在被打臉呢...

銷售不佳看來就是4+4扯的後腿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