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看起來很不錯的心得,能讓大家更了解i9000
來源
-------------------------------------------------------------------------------------
小弟身為 Android 系統的開發工程師,希望就我本身的觀察和理解,
提出稍微不一樣的分析與心得。字寫得很多,感謝耐心的閱讀。
沒有刻意拍照,圖片很少。敬請見諒。
其實我目前正跟 Samsung 合作,開發 Android 的平板電腦產品,
而且使用的正是和 i9000 的 CPU 同等級的 S5PV210。說實在的,
我對 Samsung 一直有小小的抱怨,因為他們給我們的支援,實在少
得可憐! 開發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困難,都無法從原廠得到解答。不過
經過體驗會之後,我有些覺悟。或許 Samsung 的 Android 工程師
通通傾全力,來打造這支 Android 手機的機皇,以致沒有時間理我吧?
一方面,我對此 CPU 的強大 3D 表現,頗為激賞。從原廠給我們
的 benchmark 看出,它的 3D 效能較我正在使用的這支 Nexus One
高出至少兩倍。因此,或許我比其它的網友,更迫切的想要了解,
以這顆 CPU 做出來的真正產品,有什麼令人驚豔的表現。
i9000 內建了 16GB flash,其中 2GB 切出來做為安裝程式用,也就是
/data 目錄。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程式都小於 10MB,因此 2GB 的
儲存空間實在是非常的足夠。這點解決了其它 Android 手機所為人垢
病的一大問題 -- 安裝外部程式的空間不足。為了讓大家了解 2GB 的
空間究竟有多大,主辦單位特意設計了小遊戲,讓大家試圖把它塞爆。
因為擔心所有網友會擠爆 Brown Suger 的無線網路頻寬,我們這組的
網友還特地 share 出它的 3G 訊號讓我們上網。只可惜,在規定的三
分鐘時間內,我也只能塞進大約 210MB 而已。
16GB flash 另外的空間可做為 sdcard,讓使用者擺放照片、影像等個
人資料。不僅如此,i9000 還可插入另一張容量最高 32GB 的 micro
sdcard。我突然明白這是罕見的雙 sdcard 的設計,提供無比的擴充性。
要知道原始的 Android 系統只能支援一張 (micro) sdcard。Samsung
特別修改的 Android 系統,除了把內建的 flash 當做第一張 sdcard,
還可掛載外插的第二張 micro sdcard。當初在研究 Samsung 給的
Android BSP 時就看到 EXTERNAL_STORAGE2、/sdcard2 之類的 code,
當時不很明白為什麼,現在終於懂了!
我必須說這實在是很很聰明的設計。它不像其它競爭對手的 Android
手機,非得插入 sdcard 才能讓很多用到 sdcard 的程式正常運作。
i9000 內建的就已經很夠用了。但若你真的不夠用,你還是可以擴充它。
不像 iPhone 之類的,雖然內建 flash 夠大,但沒有擴充能力,用完了
就是用完了,你只能想辦法殺資料。這點應該打到 iPhone 用戶的痛腳吧?
還有網友質疑為何要把 16GB 切成只有 2GB 能裝程式? 這是因為 Android
的設計中,把應用程式和使用者的資料分開放在不同的目錄。這樣子做比較
乾淨,不會把程式和資料混在一起,要重裝或恢復出廠設定,也不會清除掉
使用者的檔案。就像許多人也會把 Windows 系統的硬碟切成 C: 槽放程式,
D: 槽放資料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也不是不能改,只要你會 root,要怎麼改都行!)
再來另一個令我驚豔的地方是 i9000 的多媒體支援能力。要知道原始的
Android 系統採用 opencore 做為多媒體支援的核心。開放源碼版本的
opencore 僅支援 3gp 和 mp4 兩種影片格式,因此絕大多數的 Android
手機都只能播放這兩種格式的影片。儘管在 Market 上可以找到能播放
多種影片格式的播放器(如 yxflash),但那不但要錢,而且用軟體解碼
的效果,肯定不會很好。
Samsung 修改過的 opencore 利用了 S5PC11x 系列 CPU 的 MFC 5.0
driver,使用硬體解碼器,可支援多種常見影片格式,播放 720p 的
影片也是輕鬆愉快! 還不只如此,i9000 可輸出 5.1 聲道,更支援
tv-out,這表示可以把它放在客廳當做高畫質多媒體播放器了! 這樣
的多媒體播放能力,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尚無出其右。
i9000 的網路功能也會讓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它的 wifi 支援到
802.11 b/g/n。產品經理 Peron 特別強調這個 n,提供更高速的無
線網路傳輸速度。一般只在筆電之類的產品上才看得到,現今的手機
還極為罕見。其實這正是 i9000 的 CPU 強大的一個證明,因為它夠
快,才用得起 802.11n。其它手機的 CPU 恐怕無法負荷 802.11n
帶來的龐大資料量。
內建 MobileAP 功能,可以輕鬆分享 3G 上網功能。我們在體驗會上實
測,開啟了 MobileAP 之後,讓我的 Nexus One 很順利的連線上網。
玩家級的網友應該曉得,Android 直到 2.2 版才將這樣的功能納入。
在 2.1 版之前如果想分享 3G 上網,你得先 root 手機,更新 kernel,
再安裝一個叫 wifi tethering 的軟體(可從 Market 下載)才能辦到。
Samsung 知道這麼好的功能,大家都想要,因此很貼心的內建了。
你不必再 root 你的手機,也不必苦等 2.2 版,現在就可以享用囉!
不曉得大家是否注意到,i9000 的中文字型似乎與 Android 原本的
中文字型不同。我覺得更細更漂亮! 繁體中文的輸入法也內建。還有
Layar 實境瀏覽器附贈 50 萬筆台灣景點,真是大大的實用。而且
i9000 在全球同步上市,還包括台灣,實在令人感動。畢竟像台灣這
麼小的市場,許多國際大廠還不屑一顧。頂多給你出簡體中文版就很
了不起,想要繁體? 慢慢等吧! (我沒有說是 xPad 啦...)
大家記得 Wii 多久之後才在台灣上市嗎? 而且連中文介面也沒有!
Samsung 對台灣市場的誠意和重視度,值得大家好好鼓勵!
(HTC 加加油好嗎? 不要讓 EVO 4G 只獨厚美國人呀!)
另一個我很想體驗的功能就是 i9000 的 3G 視訊通話功能。這是現今
第二支(?)能支援視訊通話功能的 Android 手機。可惜現場詢問小組長
後才知道,體驗會上的手機並沒有安裝 3G sim 卡,因此無法測試視訊
通話功能。我真是頗為失望! 不管智慧型手機有多麼的智慧,它畢竟還
是一支手機,通話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呀! 怎麼可以不讓我們體會一下呢?
雖然小組長說可以插上自己的 3G sim 卡來體驗,但是抱歉,我剛好沒
帶來。我個人覺得這是體驗會的一個敗筆。如果說 Samsung 來不及準備
這麼多 3G sim 卡供體驗會使用,不妨在事前提醒參加的網友,可以自
帶 3G sim 卡,以便體驗視訊通話的能力。
當然不能只報喜不報憂。來談談我看到的幾個缺點好了。首先,
Android 手機必備的按鍵 Back 和 Menu 分列手機下方兩側。或許是
為了讓質感較佳,這兩個按鍵做成背光顯示,只有按下去時才會亮起來。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我一開始操作時常常找不到 Back 和 Menu 鍵在
哪裡。當然這只是習慣問題,用久了應該就 OK 了。不過既然這兩個鍵
都是固定的,我想直接把圖示印在機殼上就好,還可節省成本和用電。
再來是照相的介面有個缺點,i9000 並不像原生的 Android 系統,拍完
照之後會把拍出來的照片縮圖放在右上角,也不像一般相機,會定格幾秒
鐘,呈現剛剛拍出來的照片。因此我按下拍照鍵之後,還很懷疑到底拍好
了沒有? 還得把相簿叫出來看才行。這是不大方便的地方。至於沒有補光
燈的問題,我個人是不大在意啦。平常拿數位相機在拍照時也很少開閃光
燈,因為我不喜歡照出來那種不自然的感覺。
內建的首頁程式(Home)據說滿像 iPhone,不過我用得並不習慣。還是比較
喜歡 Android 原生的介面。不過這也不算什麼缺點,畢竟使用介面是很個
人主觀的。再說應該可以自行替換成原生的 Launcher2,或是 Market 上可
下載的 LauncherPro。
最後談一下升級 2.2 版的問題。儘管產品經理表示有升級計劃,但時程未
定。其實這是可以想像的,畢竟像 i9000 這樣經過高度調校客製的系統,
不是直接拿 2.2 版的 code 來套上去就可以升級的,要修改的幅度一定不
小。
但是說實在的,2.2 版令人垂涎的新功能,i9000 幾乎都已經提供了。它
不需要 app2sd,內建的 2GB 就已經用不完了。Adobe flash 也有(雖是
lite 版)。剩下的大概只差了一個 Dalvik JVM 的 JIT 吧! 這是 JVM
(java virtual machine) 的一種優化技術,在執行時期將 java bytecode
動態的編成原生碼(native code),藉以提升執行效能。2.2 版號稱效能提
升 2-5 倍的,就是靠著這個 JIT。但這只是 benchmark 的結果,JIT 並
非萬靈丹,實際上也不可能將手機的整個執行速度提高 2-5 倍。這是因為
JIT 能加速的只有 java 的 bytecode,然而大多數系統耗時的部分,早已
用 native code 改寫了,這部分 JIT 就幫不上忙。還有像 3D 貼圖或影片
解碼,JIT 也無用武之處。因為這些部分都已經是靠硬體來完成的。
以我個人的使用經驗,把 Nexus One 換成 2.2 版之後,操作起來是有快一
些些,但絕沒有 benchmark 號稱的 2-5 倍。講這麼多並非要否定 JIT,只是
澄清一下,不要對它有過度美好的幻想,以為升級到 2.2 版之後就可以讓手機
飛起來!
我倒是能給 Samsung 一個建議,就是以 i9000 現有系統為基礎,僅升級
2.2 的 JIT JVM。以我對 Samsung BSP 的了解,他們對 Dalvik 的修改並
不多,而且 JVM 在 Android 系統中是相對獨立的元件,單獨升級並不困
難。我個人就幹過,將 1.6 的系統搭配 2.1 的 JIT JVM。相信以 Samsung
的技術水準,這樣的工作不用一個禮拜就可以完成。這樣 i9000 就有一個
幾可媲美 2.2 的系統了。日後再慢慢升級其餘部分不遲。
(如果做不出來可以找我! 哈哈!)
在家或在外連接Wi-Fi 只要線路不是太差...下載最快遇過1.3MB/s
當初也是看上這點衝i9000
至於JIT這點 這個優點我覺得到Android 3.0就會失去意義了
WHY? 就如同這個工程師所說得 耗時的幾乎都用native code改寫
變成最後加快只有開啟程式這段時間
這也是可能導致Android 3.0的硬體需求要提高
不過相較這個 我比較在意的是kernel對CPU優化
像HTC在這方面真的做的很好 Kernel也是有在更新版本 現在好像是2.6.35吧?
雖然不知道比2.6.32多哪些功能 但是相較之下 HTC對於kernel在意程度
這點三星必須多學習~
ezvgjami01 wrote:
轉貼~看起來很不錯的...(恕刪)
幫你補上出處,原作者是 cwhuang1,他發表在 Mobile01 上的 i9000 的體驗會分享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1611055
作者另外也發表了一篇參加 Galaxy Tab 的體驗會分享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1802342
轉貼文還是公布一下出處比較好
尊重原作者的原創心血
ezvgjami01 wrote:
Samsung 修改過的 opencore 利用了 S5PC11x 系列 CPU 的 MFC 5.0
driver,使用硬體解碼器,可支援多種常見影片格式,播放 720p 的
影片也是輕鬆愉快! 還不只如此,i9000 可輸出 5.1 聲道,更支援
tv-out,這表示可以把它放在客廳當做高畫質多媒體播放器了! 這樣
的多媒體播放能力,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尚無出其右。
(恕刪)
在I8000上三星也是這樣搞的...用硬解比較省電!
3C產品真的是內行人才懂得欣賞
當有業代推銷產品別把他揪出來,他們會檢舉你,網管配合找爛理由停權來封你口。"因為"靠營利目的的論壇,他們是同一陣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