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關於視覺細膩度與ppi的迷思 其實大家都被唬了(5/7新增原作者回覆)

作者的結論關於解析度跟螢幕尺寸的部分沒錯,但前題有點問題。

先幫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假設相同大小相同比例螢幕,ppi(單位距離內的點數)越高,自然顯示越清晰

但不同大小時,作者認為不能這樣比,因為還有一個觀看距離的變數存在。
-----------------------------------------------------------------------------
若較大螢幕的手機ppi較低(例如S3或Note),較小螢幕的手機ppi較高(例如4S)

較大的螢幕假設會在"較遠的距離"觀看

此時雖然大螢幕的ppi低,但對人眼來說,顯示清晰度的效果是相同的

甚至更遠觀看的話還會優於較小螢幕、較高ppi的手機。

就像電視螢幕ppi雖很低,但在遠距觀看,並不覺得畫質很差。
------------------------------------------------------------------------------
不過此時要想到的另一點是,這樣"大螢幕"的優勢也同時降低了

因為在較遠距離觀看,對人眼而言,點距視角縮小的同時,螢幕整體尺寸也縮小了。

也就是會"覺得螢幕變小"了。

因為手機之間的比較,不像手機跟平板或手機跟電視的比較差距那麼大。

而是在幾乎相同的距離使用。

所以螢幕大小雖然不同,但卻應該在相同距離比較才有意義。

結論是若要維持大螢幕的優勢,又要在相同距離維持相同視覺品質。

ppi還是很重要的

(眼睛不錯的話,手機起碼要在300以上)。




jim0423.blogspot.com
honwen2157 wrote:
看了01上幾篇有關螢...(恕刪)

跟你講個故事
近幾年,台灣人才都被晶圓廠吸收人才
碩士以上可當製程
學士以下當設備
而研發呢,別開玩笑了,國內製造商有大規模實驗室的少之又少,多數研發作的工作都是如何增進良率,而不是開發新項目,除非買新技術回來研究
至於新技術呢,都是跟外國買的,有興趣你可以去104看,台灣除了台積外,其他有設研發真的少之又少(跟外國比)

我前幾份工作,曾經遇到老闆跟我這樣說,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不要想東想西,去試做也要耗成本,你只要去參考別人怎作把它加進來就好,這就是台灣很多老闆心態

台灣真正有再研發的也只有工研院,或者跟著BOSS的研究項目,裡面少數運氣好的剛好跟對項目,出來可到相關領域去做真正研發....

我是機電相關畢業,同學10個有6個去當設備或製程,有些資歷夠老(有些廠2年算老資歷)跑去當製程整合
有極少同學去當研發,每天都在拆別人東西,看他們是怎麼增進良率或有啥可取之處(難聽點是抄)
名子是滾球王一個搞笑人物,無指涉任何人,請見諒....
[ This comment has been deleted. ]
jim0423 wrote:
這樣"大螢幕"的優勢也同時降低了...(恕刪)

如果你要用大螢幕 想看細節往前看 那當然沒問題
不然正常使用 跟你的說法出入很大。

原因為何呢?

原因是,大螢幕的優勢就是大,
並不是讓他解析度更高。
就像說,書本高解析度,你會離超近距離使用嗎?

大解析度就是,保持距離,才不會近視。

主要是 舒適 以及可以許多人輕鬆自在地一起同享
不然就變成一昧地追求硬體

目前蘋果的策略方針 都不算是一昧地追求硬體
因為就計算結果 他廠平板解析度真的還沒到肉眼極限


pokkys wrote:
4.3吋螢幕的好處在於同樣距離下,畫面比較大。
而不是要讓你拿遠一點,攜帶起來不方便一點。...(恕刪)

應該是要 稍微離遠一點 螢幕還比較大
畢竟螢幕太小 想看細節時就會不自覺往前
而解析度不夠高 往前也沒用 直接放大細節比較實在

每個人習慣不同 眼睛也不同
雖然我覺得3.5吋螢幕比較適合攜帶(但為何沒更輕?)
不過我東西通常離很遠在閱讀
(用你的數據 我看書比你看影片還遠...還不用戴眼鏡)

我在猜啦 每個人極限的ppi根本就不一樣
自己體驗最準 體驗細膩度與舒適度 你說iphone細膩也是真的
我看4.3放在3.5旁邊 比較舒服 也是真的

jim0423 wrote:
作者的結論關於解析度...(恕刪)


偶個人認為....
樓主用人眼距離螢幕的數據來訴說,就錯了...
這不在可控制範圍之內...(老人家有老花眼,看東西都拿很遠..所以也不用用解析度太高的手機就是= =?)
依我看來...這樓主比較像在唬人的....

不過這樣的討論文還真棒 真相越辯越明阿~!!!

randyj wrote:
人的眼睛是會養壞的T...(恕刪)

恩...人的眼睛的確是會被養壞
我一開始就在嫌iPad 2的解析度不好了,
因為我是先看過iPhone 4的螢幕之後才去看iPad
針對解析度有不同看法

NEW IPAD 2048 x 1536 像素,264 ppi 解析度
IPAD2 1024 x 768 像素,132 ppi 解析度

一張 2048*1536 像素 的照片在 NEW IPAD 上,可以每一點像素對到每一點的顯示像素
如果拿到 IPAD 2 卻4個點像素,只能顯示在1點上

這樣試問誰的顯示比較細膩?

而且官方就有提到視網膜螢幕的名稱由來
就是在使用者正常使用下的距離,能夠提高無法辨認很清晰的畫面
不會像IPAD2在50公分左右的閱讀距離還是看得出來字體的毛邊

想太多!

其實DPI越來越細本來就是科技的趨勢,自從有顯示器開始,有本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量產最高DPI螢幕的廠商,拿DPI來當宣傳銷售要點的是持續不斷。沒辦法跟上的,就會跑出來找理由說"沒必要",最常見的理由永遠是"根本沒有那麼高解析度的影片/內容"。 APPLE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iPAD2 解析度不如人它就說"使用者用不到,沒必要"! New iPAD 它就拼命的說Retina 的解析度多高! 從有電視以來就是這樣,同樣的攻守戲碼也一直重覆在演。

那何時會結束呢? 也很簡單,當科技進步到,你貼著螢幕(印出物)看,能完全看不到點點時,這個玩了70~80年的宣傳把戲就玩不下去了(約600DPI)。

DPI 重不重要? 當然重要! 只要需要顯示的從影幕到印表機都在拼這個。拿遠拿近,那是廠商的宣傳手段,最終追求的就是"你貼著螢幕看不到點點"。就像印表機一樣,當所有廠商的量產產品,都能超過人類眼睛能辦別的DPI時,就沒人拿來當宣傳要點了。




史建仁 wrote:
跟你講個故事近幾年,...(恕刪)

深有同感
這也是台灣除了晶圓廠以外,其他產業漸漸被三星趕過去的原因!!
不想自己研發,想省成本撿現成的
所以曾經叱吒一時的面板廠才會搞成現在這樣
http://www.android4tw.com/?fromuid=5565
BBdog3388 wrote:
其實DPI越來越細本來就是科技的趨勢,自從有顯示器開始,有本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量產最高DPI螢幕的廠商,拿DPI來當宣傳銷售要點的是持續不斷。沒辦法跟上的,就會跑出來找理由說"沒必要",最常見的理由永遠是"根本沒有那麼高解析度的影片/內容"。 APPLE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iPAD2 解析度不如人它就說"使用者用不到,沒必要"! New iPAD 它就拼命的說Retina 的解析度多高! ...(恕刪)


的確是這樣
"沒必要"是給跟不上的人用的藉口....
AMOLED如果可以克服色偏,衰退,烙印,毛邊,高成本的問題....大家就會用
就像TFT也是一直在進步把缺點克服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