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ote 4螢幕好藍...該不會買到機王了!!


ddcatt wrote:
你知道所謂的「色域」...(恕刪)


我覺得你的敘述有問題,
所謂的色域是指三角形所匡起來的地方(分別為RGB)
所謂的色準是圓點(螢幕顯示顏色位置)是否有在方匡內(標準值)
當色域變廣時,顏色不該偏移,因為這樣就失去色準,

舉個例子:
假如測試標準中某一色為RGB(210,000,000)
螢幕顯色能力為R220,顯色位置在R210,那這個螢幕就是準確的。
但是如果螢顯色能力到了R250,那顯色位置仍然要在R210才準確。不然無法測試。

這是小學生實驗「控制變因、應變變因、操作變因」的基本問題,
操作變因:不同的螢幕
控制變因:相同的色碼
應變變因:時間測試出的結果

因此色域與色準毫無相干。

TypeZero.PTT wrote:
螢幕顯色能力為R220,顯色位置在R210,那這個螢幕就是準確的。
但是如果螢顯色能力到了R250,那顯色位置仍然要在R210才準確。不然無法測試...(恕刪)


半對半錯,
這樣說吧,
今天一個色域較小螢幕,它純紅的色點CIE-xy在(0.6,0.3),
那橫豎都達不到sRGB規定的(0.64,0.33),
一個連顏色都「顯示不出來」的螢幕,要來論顏色準確?這不是很奇怪嗎?

另一半是對的,就是不管色域再大,那些中間色彩,該在哪裡就在哪裡,
也就是你圖中的方框跟圓點必須重合。

量測手法上,你必須先固定要比較的基準,例如準確的sRGB三原色的色點,
然後才能據此算出其它中間色對應的位置,
然後下一步才是輸入同樣的RGB訊號,量看看受測螢幕出來的顏色在哪邊。
受測螢幕的RGB色點「不可能」跟sRGB指定的色點完全一樣,
就算色域相同也不成,
所以後續的色偏,當然就要靠色彩校正引擎去計算,
今天輸入訊號比如說是(255,200,180), 但實際輸出必須在(253, 210, 179),
才能得到指定的CIE-xy值,是這樣來的。

色域由大變小很簡單,要準確就要精密的色彩管理,
色域想由小變大,一句話,沒門兒...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lovebean wrote:
Samsung可怕的地方在於, 常常當你以為已經看到他們車尾燈的時候,
沒想到卻發現他們又突然拉開一個距離, 又把自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恕刪)


說實在,五六年前大家還在同一起跑線附近,
今天不要說車尾燈了,大概只能勉強聽到一點遙遠的引擎聲吧...
不管在glass還是flexible,
OLED的進入障礙已經形成,
那是一個無數專利跟know-how堆起來的東西,
尤其近年螢幕往高解析度走,
三星已經用Pentile證明OLED即使到高解析,至少還能端出WQHD的等效「規格」,
人眼也看不出優劣(與真實解析度相較)
其它廠家,光是解決驅動電路就已經搞不完。

LCD到了WQHD,因為開口的關係,亮度/power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OLED因為上發光,解析度增加時,power是不會改變的!
flexible算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大概基於這個原因,各家都還不敢輕言放棄OLED吧...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我會回那些文章,基本...(恕刪)

D大,戀人也量產了
連結
odf1719 wrote:
D大,戀人也量產了連...(恕刪)


在打入主要廠商供應鍊之前,
我實在很難認同那樣叫做「量產」...

OLED你每個月做個幾百幾千片很簡單,良率低沒關係,多做一點下去換,
但是主要廠商,一拉貨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片的時候,
沒有良率,要如何「量」產?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在打入主要廠商供應鍊...(恕刪)

已經上到屏庫這種網路交易平台,良率應該不是問題了把。
ddcatt wrote:
說實在,五六年前大家...(恕刪)

大概從Note 2開始, 就感覺到他們已經飛上天了,
但我們還留在地上...

也許是台灣的企業資金不像南韓有政府充裕的金援,
新技術的開發常常只做半套, 或根本就不想花錢,
更有甚者, 是要看到對方做了才開始抄,

我不知道在設備能力、起跑點、資源,
可能連大老闆的遠見都不如人的狀況下, 是要怎麼跟人拼呢
lovebean wrote:
我不知道在設備能力、起跑點、資源,
連大老闆的企圖心都遠不如人的狀況下...(恕刪)


我的看法啦,三星OLED之所以成功,
除了大家認為的研發決心、經費等等,
三星它上中下游全包、又剛好搭到行動裝置大爆炸的時代,
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OLED開發初期,需要從各個面向取得各種回饋並建立學習曲線,
這包括找一些產品當作測試性的平台,
因此早年OLED產品其實不怎麼樣,但光靠OLED這塊招牌,
加上當年IPS也還不普及,
因此螢幕品質上有誘因,又有出海口,這其間練兵的機會就多了!

而今日就算其它廠家要投入OLED,
品質不達到一個階段,根本沒有人要,
對手不只三星,還有其他IPS LCD,
OLED偏偏又是那種需要從量產中慢慢調良率的東西,
這個門檻,比當年又高得太多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啊 我買白色的 但是多工鍵和反回鍵回都漏光
本想 還ok 但這幾天用下來 還是覺的礙眼
明個再那回去看看

lovebean wrote:
大概從Note 2開...(恕刪)

為什麼大家都不看好台廠,我覺得台廠去年跟今年用4k,打了韓廠一個錯手不及,表現不錯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