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定在200Hz,跑分還是能達到1822
K7系列,在720p video順暢度算是K系列測試版本裡,覺得表現最好的
延續之前的說明,有些網友會將SpeedMod的200/300/500Hz與OC超頻的CPU速度混為一談
誤以為500Hz版的跑分一定會高過200Hz版
事實上是不會的
因為SpeedMod調節的是OS的運算頻率週期,間接會影響到包括CPU在不同section的速度,電池續航力當然也會不一樣
對UI(User Interface)的流暢度而言,500>300>200
至於SpeedMod與OC超頻,何者比較省電?
- OC超頻必須搭配UV(nder Voltage)設定,在不同的CPU速度上,設定適當的UV值,才能最佳化。如果只有放任CPU速度超頻,會很耗電。
- 如果熟悉OC&UV的最佳化調控,耗電是會更低於原廠Kernel表現
- SpeedMod,在CPU速度及電壓上,都是沿用預設值。作者其實偏重於最佳化Kernel,讓Kernel的運行效率可以達到待機數小時電量也不會掉等優異的表現。
danieliememe wrote:
我發現同樣的狀況下我使用OC KERNEL反應就是沒有這邊的KERNEL這麼順
我連用K7-200反應都比較快
使用的反應順暢與否(就是我們講的滑不滑),牽涉到的是UI,三星在i9000之前的幾款Android手機為人所詬病的便是UI寫得太差,導致卡頓連連(跟i9000的卡三爽不一樣、也無關)。雖然i9000的UI改進不少,但在xda這群熟悉Linux的高手眼中,還是有不少最佳化的地方可以調校,所以SpeedMod作者就是沿用這思路,進行了一系列從A版到現在的K版之調校過程。而這成果(SpeedMod I版以前的Kernel)後來也被OC Kernel作者納入,對我們而言,包括OC Kernel都屬於Universal Lagfix Kernel,但為何用起來會有差異?
更多細節,建議看一下Universal lagfix 系列核心之快速整理
在後面---FAQ篇---裡的「關於SpeedMod的200/300/500/1000Hz與OC超頻的差異所在」會有清楚的答案
補充一點:
- 卡三爽(Lagfix),並不是刷機。
- 卡三爽(Lagfix),是透過轉換檔案(file system)格式,將原廠自訂的rfs格式換成ext2/ext4等等檔案格式。除此之外,並沒有作其他動到核心或其他設定的地方。
內文搜尋

X